2009年春节前几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商洛市的山山峁峁,居民们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购置年货,准备过年。忽然一天早上,一群皓首老人拥到商州区委门前,他们敲锣打鼓,点燃长长的鞭炮,在冲天震响中,老人们手捧大红感谢信,声称要见区委书记朱崇和。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朱崇和来到老人们面前,双方的手紧紧拉到了一起。老人们激动地说:“感谢区委一年来对我们离退休干部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区委朱书记对老干部的一片赤诚之心。” 读者不禁要问:这是一群什么人?为什么要在年节时下到区委门前送感谢信?为什么专门提出要感谢朱崇和书记? 他用“爱”字统领老干部工作 中国有句古话:好不好,问三老。其意是说:老年人经见的事多,阅历丰富,判断力强,一般老人说谁好,谁肯定好,老人认为谁对,谁肯定对。反之亦然。 今天,老人们约齐到区委门前送感谢信,那就是商州区委在老干部工作方面一定做出了让老人感动的事,朱崇和书记在执行老干部工作政策方面一定是花了心血,付出了真情与爱心。的确,平时在朱崇和嘴边常常挂着一句话:老干部工作的核心是一个“爱”字,必须倾注爱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工作才能做好。这是老干部工作的立脚点,是根本,也是前提。 朱崇和来商州区任区委书记是2006年年初的事。他一到任上,就不断有离退休干部前来上访,有的是住房问题,有的是工资问题,有的是子女低保或老伴户口问题,有的是老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问题,还有的是数十年来不断上访的遗留问题……对于一个新上任的区委书记来说,全区要抓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大事、急事已很多,老干部工作似乎并不是太大的事,交给老干局管就行了。但是,朱崇和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老干部工作是大事,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功臣,为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他们艰苦奋斗,辛勤创业,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们年纪大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这些老同志仍然在用各种方式回报着社会,为社会发挥着余热,作着新的贡献。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他经常说,老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老干部们满意不满意,实际上也是一个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问题。作为一名区委书记,不重视不做好老干部工作,就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因此,每逢过年过节,朱崇和都亲自去老干部家看望、拜访,再远,他也要去。 朱崇和主政商州区委工作的五年中,在他督办与主持下,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商州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相继解决了老干部退休费按月发放和医疗费按季度报销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离休干部医疗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老干部重病生活困难补助机制;与单位、医保部门协调,为大病、重病老干部解决了医药费负担过重的困难,赢得了老干部的一致赞扬。 商州区现有离退休干部3689人(其中离休干部50人)平均年龄83.5岁,他们曾是革命的火种,是革命的财富。朱崇和要求干部对老干部不摆架子,不打幌子,说话办事不绕弯子,始终把老干部当作自己的长辈,始终把自己摆在后生晚辈的位置上。在落实两个待遇上,他首先把生活待遇放在前面,时时关心老干部的衣食住行。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精心开展“双高期”离休干部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备有健身器材和娱乐用品。二是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做到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反映情况必访,老干部生日必访。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对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及时给以解决。区上领导每逢重大节日,都要看望老红军、老抗日战士和老干部老党员。使他们时时能感觉到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仍然深深地敬重和爱着他们。 他用“实”字落实老干部工作 采访朱崇和书记,很费了一番周折。安排采访他那一段时间,正逢他调任商洛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期间。在难得的采访之间,我开口就问,朱书记,请说说这些年你对老干部工作的认识吧。朱崇和说:离开商州区,真还有些恋恋不舍,我跟这些离退休干部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就像我的父母。我在来商州区之前,在镇安县任县长,在那儿干了11年,就和不少离退休干部结下了很深的感情,虽然离开镇安五年了,但那儿的一些老干部还和我来往着。 在我与朱崇和书记的短暂接触中,感到他是个说话做事都很实在的人。他说,老干部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一个“实”字。面对这些满头白发的革命老人,只能办实事,不能说空话,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与尊重。在任期间,他对全区的老干部工作提出了“三实”的要求:一是对老干部要实心对待,不玩虚的,不搞花架子;二是要实事求是,老人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三是要措施实在,办到点子上。要求把国家有关老干部的政策用足、用活,不仅思想要重视,更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用实际行动和举措温暖老干部的心。 前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部分企业由于改制而破产或从属关系的改变,出现了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费无法解决的问题。反映到区委后,他立即开会研究决定,区上每年从扶贫解困资金中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企业离休干部大病重病医疗费补助。不断提高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7000元。建立了长效救助机制,区上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老干部应急解困资金,用于解决老干部和遗属特殊困难。对全区90岁以上的离休干部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100元的高龄补贴。 为了解决遗属生活困难,由区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给予解决。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给以解决。如1995年至2003年,商州企业全面改革、重组,改制后,一些企业不存在了,有48名企业去世的老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没了着落,拖欠费高达7.4万元。为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朱崇和要求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符合补助条件的42名老干部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费全部纳入财政拨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高兴地说,商州区委真是我们老干部的亲人和知心人。 他用“快”字推动老干部工作 朱崇和常说:离休老干部,大多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很多人身体还不好,给他们办事必须要讲个“快”字。对他们的事情不能拖拉,不能等待,只要是符合政策的事,就坚决去办,看准的事,立即就办,决不能拖泥带水。有些事情需要钱,我们哪怕先借用,先办事,过后再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而耽误老人的事情。 在对待老干部生活待遇上,他们争取做到三点:一是对符合政策的就积极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耐心给以解释。二是坚持每年春季对老干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并及时通报病情、制定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三是为了方便老干部就医治疗,对大病住院、转院的老干部,及时与医保单位联系,优先办理有关手续。到外地探亲、居住的老干部有病可在当地医院看病拿药,回来后给予报销。从2006年到2010年,区上共解决老干部医药费863.86万元。 2008年,为老干部的事,由书记和区长主持召开了6次专题会,协调解决了老干部的住房、历史信访、工资、子女低保、老伴户口、遗属困难生活补助等一批棘手问题,给老干部和家属解除了后顾之忧。 为了解决区委老干楼冬季取暖问题,经研究,由区财政拿出28万元专款,给区委老干楼安装了暖气。给老干部解决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老人们高兴了好一阵子。 区上有一位81岁的老干部因历史问题,“文革”受害,含冤40年。10年冤狱出来后,年年上访,遗留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朱崇和书记来后,他仍在上访。我们见到这位老人时,老人对我们说:朱崇和书记是个好人,我上访到他那里,他很和蔼地对我说:老人家,你不要急,老干部的事,我们会慎重处理的。此后,朱书记责成有关单位,认真查阅案卷,廓清事实,对照国家相关政策,只要是处理不当,又符合有关平反政策,就要迅速彻底地给老人平反,不留后遗症,该给补钱就补钱,算多少补多少,一次性给这名老干部补了25年的工资26000元,彻底解除了老人的冤屈。现在老人精神很好,逢人就说,朱书记是位好清官。 朱崇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看准的事情,就坚决去办,大胆去办,迅速去办,匡扶了社会正气。 在采访中,朱崇和对记者感慨地说:过去在老干部工作上只讲“管”,现在我们重点讲“服务”,思路稍一变,就出了新面貌。 他的真诚付出取得丰硕的成果 人心换人心。在朱崇和和区长主持下,近几年来商州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61.5亿元,比“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15%;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比“十五”翻了一番多。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6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两番。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14.6:34:51.4调整为12.2:38.6:49.2。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被纳入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省级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延长集团、新华联、陕西有色、华润万家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商州。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区团结、社会和谐分不开,也与离退休干部的通力配合分不开。老干部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区上的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原区政协主席马妙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老年人事业,于去年组织成立了商州区老年协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老红军王忠德、老抗日战士杜国恩、老检察长姬长发、老解放战士柳天相等“老干部宣讲团”成员,经常深入到机关、学校、车间、田间地头、烈士陵园和监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老干部张宽省吃俭用,9年来,坚持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农村贫困中小学生30多名,捐资5万余元,义务帮助17名农村贫困初中学生进城学电脑技术并推荐工作,2007年从北京引资45万元,为李庙乡张涧村修建一座两层28间的希望小学,被评为省“精英老人”。近年来,老干部自愿捐资近12万元,救助贫困中小学生630名,大学生55名,结成帮扶对子620多对。 区委关心老干部,老干部不遗余力地支持区委、区政府工作,已蔚然成风,形成一个十分和谐的良性互动局面。 在采访结束之际,我问朱崇和:马上就要离开商州区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你还会继续关心老干部工作吗?朱崇和微笑着回答说:老干部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过去关心老干部工作,今后依然会关心老干部工作,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长辈,是我们的亲人,我永远尊重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