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河南】洛阳张松涛:血,总是热的

2014-10-29 15:19|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385| 评论: 0|来自: 洛阳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这是一片炽热的土地,洛阳老区的每个村落都写满传奇;这是向贫困宣战的土地,正在大步走向富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洛阳老区建设的热浪中,在帮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攻坚中,有一位被老区群众称为“ ...

    

    这是一片炽热的土地,洛阳老区的每个村落都写满传奇;这是向贫困宣战的土地,正在大步走向富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洛阳老区建设的热浪中,在帮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攻坚中,有一位被老区群众称为“贴心人、好公仆”的老共产党员,有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烁的退休干部,他就是洛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松涛。在担任老促会会长10年间,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这片红色的土地;3600个日日夜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离职不离岗、永在第一线”的豪迈誓言。

一、义无反顾的选择

十年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张松涛,又一次面临着选择:一是在家养花喂鸟,乐享晚年;二是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的选择,缘于他对老区人民那份深厚的感情。在分抓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时,张松涛就是洛阳市老促会副会长。在到老区农村调查时,他被有过光荣历史的洛阳老区的贫困状况深深刺痛了:老区农民年均纯收入仅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左右,基础设施落后,一个山村的农家孩子考上大学后,因为村里没桥,竟在筹借学费时被洪水冲跑……老区,那是染过鲜血的红色土地呀!退下来后的张松涛由老区想起自己的父亲。张松涛的父亲曾在老区工作过,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冀鲁豫党的秘密邮路的负责人,老区人民当年冒死支援革命、护送邮件、物资的情景,父亲常常谈起,多年来历历在目。“老区人民不过上好日子,我们怎能睡上安稳觉?”对老区人民真挚的爱,就发自张松涛内心深处的对老区的这份深深的情。正是这种老区不搞好,“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的心态,使张松涛义无反顾地接过了洛阳市老促会会长这付担子。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洛阳市老促会引资引项突出,声誉鹊起;十年,老促会的扎实努力给洛阳老区带来了可喜变化。

二、深入调研,为老区脱贫致富探寻新路

      上任伊始,张松涛首先想到的是要摸清老区的现状,他常说:“老促会工作要创新思路,如果说调查研究是‘虚’的话,我们就要‘虚’功‘实’做,虚实结合,虚实互动,多为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虚促实。”他适时组织市委农工委、扶贫办等15个部门,同老促会一道对全市革命老区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收集、整理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数据。很快拿出了一批有见解、有分析、有措施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他亲自执笔起草了《关于加快洛阳老区发展的意见》,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以洛发〔200823号文件予以印发。之后两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年年下发文件,督促23号文件落实。

      为了把调研这个“虚活”做实,张松涛要求老促会的同志要深入实际,到领导走不到、看不到、不常到的地方去,听领导听不到或不容易听到的话,鼓励大家讲实话,说实情,准确分析,观点鲜明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十年来,老促会完成上报有关老区发展的调研报告近50篇,平均每年5篇以上,不少调研成果进入了上级决策程序。老促会组织力量历时数月完成的“洛阳深山区独散居户的搬迁扶贫”调研,引起省委领导高度重视,两任省委书记都先后来到洛阳了解整体扶贫搬迁情况。根据此调研报告制作的《大山深处的呼唤》光盘,报送北京后,山区整体扶贫搬迁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并批复国家每年列出2000万元、省每年1500万元资金,连续五年用于搬迁扶贫。国家和省扶贫办在洛阳召开现场会,洛阳的做法被上级推广命名为“洛阳搬迁扶贫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老区的搬迁扶贫,有效地解决了洛阳老区深山独居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老促会近几年开展的老区贫困乡村产业分类发展、偃师缑氏镇葡萄产业发展开发、栾川重渡沟旅游深度开发、科研院所与乡村挂钩示范项目等调研成果,都对促进老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次调研前,张松涛都亲拟提纲、方案,带队深入乡村,回来后重要章节亲自动笔撰写,以至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他经常累得支撑不住。2013年夏天,张松涛在老区县乡跑了三个半月,开展产业经济调研,回洛阳后亲自执笔写调研报告,累倒在桌旁,住进了医院,输了20多天液才出院。老伴心疼地说他头发白了,身体瘦了,张松涛却呵呵一笑:为老区脱贫“鼓”与“呼”,心里舒服!

三、多办实事,用心血浇灌老区发展之果

     张松涛同志对老促会的同志经常讲,从事老促会工作,为老区多办实事、办好事是头等重要的工作。要办好实事就要脑子想着老区的发展,心里挂着老区的群众,嘴里呼吁的是老区的事情,双腿跑的是老区的项目,把为老区办实事、办好事始终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老促会抓住落实老区发展政策这个关键,通过持续加强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协助党委、政府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使洛阳老区442个贫困村有300余个得到优先整体推进,路通了,吃水解决了,群众外出打工有门路了。其次是通过产业化扶贫,扶持老区发展特色经济,让群众增收。第三是创新合作理念,促进企业与老区结对帮扶。上海普洛斯公司原打算在项目地每省建一所小学,在和洛阳老促会的交往中,深深被老促会同志为老区建设牵线的“热心”、“诚心”所打动,连续为洛阳老区建了三所小学,第四所已于今年开工,总投资近300万元。洛宁县罗岭乡罗岭村吃水困难,张松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老促会积极协调,由港澳救世军慈善组织牵头,从澳大利亚引资50万元,建成了吃水工程,解决了这里群众的饮水难。

      近十年来,张松涛带领老促会人员跑北京,跑上海,以诚心感动了慈善组织和爱心企业,先后联系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桂馨基金会、上海普洛斯公司等10余家慈善组织和企业,为老区建设注入资金。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由洛阳市老促会引入洛阳老区的建校、助学、吃水、修桥等项目164个,资金达7275万元,显著改善了老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教学条件。赢得了老区人民的一致好评。

四、弥补“缺失”,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洛阳市是河南省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是全省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经历史考证,并经各级民政部门认可的革命老区县(市)、区有10个,革命老区乡(镇)有86个,革命老区村有1089个,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

2007年初,张松涛带领老促会同志在收集编纂《洛阳革命老区故事选》一书时发现,一些革命老区乡村反映过去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革命故事很少有人知道,曾经发生在乡村的战役战斗被逐渐淡忘,甚至一些很有影响的英烈人物也无人记得。这引发了他深深的思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老区宣传工作抓什么?在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思想迷惘的大环境里,怎样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在思想教育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乡村,靠什么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张松涛敏锐地感到,加强老区基层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老区的乡史、村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仅可以弥补“缺失”,还可以通过开发红色资源向社会传递强大的正能量。2008年开始,老促会把在革命老区乡(镇)、村建设革命历史展示室作为宣传老区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开展起来。老促会的倡导得到了市、县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张松涛多次到基层了解、指导老区精神展示室的建设工作,围绕弘扬老区精神来谋划展示室的建设。通过在本地动员群众搜集、外地调查获取、革命史志查找、走访健在的革命前辈回忆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到了有价值的先辈遗物、回忆录和反映革命历史背景的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将这些反映光荣革命历史、优良爱国传统、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成果的内容纳入展示室,既展示革命战争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史实资料和英烈人物,也展示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本乡本村优秀的人和事,使展示室有乡土味、说服力,群众喜闻乐见,可信可学。几年来,全市10个革命老区县(市)区共建了50多个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42个,经过洛阳市委宣传部和市老促会逐一检查验收,于201120122013年先后3次以市委宣传部、团市委、老促会、关工委四家的名义联合命名33个“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室。洛阳办好老区乡村革命历史展示室的做法,2011年在全国老区建设工作会上发言后,受到与会同志高度称赞。洛阳建成的这些老区革命历史展示室陈列有大量红色文物和史料,为基层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和教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展示室建成后,老区很多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增强了,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村容村貌变化了,社会安定了,邻里矛盾少,家庭和睦了,学生用功了,升学率提高了。偃师市申阳村是偃师首个建立党组织的老区村,在党组织活动遗址建起展示室后,参观学习者络绎不断,当地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群众脱贫致富劲头高涨。

今年,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市、县先后组织上万名党员、干部到“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红色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这些展示室充分起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用。

十年来,张松涛同志以对老区人民的深情挚爱,倾心尽力、无私奉献,为让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美好新生活而奔走忙碌。他和老促会同志的辛勤付出,赢得了老区人民群众的交口赞誉。洛阳市老促会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老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全国先进单位”;2013年两次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加快和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先进单位”和“全国先进老促会”。多次被洛阳市委评为老干部先进集体。张松涛同志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离退休先进工作者,获得省委、省政府“老区特殊贡献奖”、“全国优秀先进工作者”,2010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谈起这些荣誉,张松涛总是淡然一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到老区山村时,老百姓拉着我们的手直夸共产党好,没有忘了老区人民时,我才是最高兴的!”从不满足于已有成绩的他,现在又在和老促会的同志研究上报豫西山区高端生态产业园建设和深度旅游开发等项目,积极探讨下一个十年老区发展的蓝图。

革命老区的明天,仍在牵动着这位“伏枥老骥”“壮心不已”的老人滚烫的心,他仍在用忘我的工作展示着共产党人的精彩人生!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