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永生:惊涛拍岸 英雄永生
邢永生,1920年出生,山东寿光邢家茅坨(现邢西村)人。1938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历任渤海军区特务营文化教员、1连连长、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45年后历任军区特务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华野10纵82团团政治处主任、副团长。1949年3月,任28军244团团长兼政委,同年10月下旬,率部参加金门战斗。因战斗失利,受伤被俘后被国民党押往台湾,关入台北内湖干部集中营(新生总队干部大队),坚强不屈,1950 年1月被国民党调出集中营,秘密杀害。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谨以此文缅怀英烈! 【渡江战役】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九日下午,长江北岸,江苏江阴六圩港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的部队正在紧张操练,244团前身为山东渤海军区特务一团,始建于1945年9月。1946年为山东解放军7师1团,1947年编入华野10纵,改称28师82团,1949年改番号为28军82师244团。该团历经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淞沪、福州诸战役,战功赫赫,全团有华东一级人民英雄七名。该团是28军的主力团,也是这次军的渡江先锋团。团长邢永生,时年29岁,已是参加革命21年的指挥员了。此时,他正在亲自指挥部队训练,只等军首长一声令下,就打过长江去。 四月的江风,吹拂着邢永生年轻、英俊的脸庞。此时他想起自己可爱的不满二岁的女儿,因生在战争年代,孩子一直跟着在部队卫生队工作的妻子林光,转战南北。战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孩子体弱多病,吃了不少苦。自己身为团长,战事繁忙,从南到北,一仗接着一仗打,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可就苦了妻子。现在林光又有了身孕,第二个孩子该是12月出生。估计到那时,全中国已解放了,战争也该结束了。这个将要出生的孩子会与和平一起成长。一家人能过上安定、团圆的好日子。邢永生想到了胜利,憧憬着胜利后全家人的团聚,喜悦的微笑浮现在脸上。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国民党拒绝了我党提出的和平八项条件,谈判破裂。同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了渡江命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我解放军百万雄兵集结长江北岸,秣马厉兵,箭在弦上,严阵以待! 四月二十一日19时40分,渡江作战开始了。邢永生指挥的突击队244团1营指战员头戴钢盔,枪上刺刀,威风凛凛,在江阴六圩港口强渡长江。20点45分1营首先登陆成功,后续部队象潮水一样涌向南岸。国民党官兵丧魂溃逃。 6月14日,28军在常熟召开的庆功大会上,244团1菅被授于“渡江先锋营”的光荣称号。渡江战役后,244团东进上海,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攻坚战。之后又马不停蹄,兵不卸甲,挥师南下,一路作战,一路风尘…… 【备战金门】 一九四九年九月下旬,福建省同安县的莲河。受十兵团之命攻打金门的28军在此集合待命,这时的邢永生已是244团的团长兼政委。(上海战役后,原政委龙飞虎调任)他站在大海的边上,遥望着对面隐约可见的金门岛,思绪万千。 部队自从八月份挥师南下。解放了福州,打下了平潭岛,势如破竹,士气高涨。可是,这些胜利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助长了一些人麻痹、轻敌思想。认为:眼下金门这一仗,是解放战争的尾声,国民党今非昔比,已是昨日黄花,区区一个金门岛,收拾它来还不易如反掌。 厦门解放后,十兵团的主要精力用在城市接管上,把攻金任务交给了28军前指。28军骁勇善战赫赫有名。此次攻金的主力部队,原系山东内陆部队。指战员都是“旱鸭子”不会驾船,不会泅水,缺乏两栖作战的经验。加上十兵团想乘胜追击,求胜心切,时间就非常紧迫。攻金部队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海上训练,问题多,困难更多。 首当其冲的便是渡海作战所需的船只严重不够。为了这次攻金战斗,244团由组织股副股长宋诚然带领的船管队沿海南下,四处征集船只。没想到费尽了千辛万苦征集到的几十条民船,在返回大嶝岛时,被敌机轰炸和风浪损坏得只剩下七只。 在军前指召开的攻金作战会议上,各参加部队都着重强调船只的重要性,必须要有足够的船只和船工。邢永生提出:“一定要有可靠的、熟练的船工,船工不够不能打。咱们自己可以学驾船。但这不是三天两头的事,海那么宽,战士们都不会水,可不能开玩笑。”那时闽南刚刚解放,找来的船工中,不少都是吸毒成癖,抽足了毒品,才开得动船,思想觉悟也不高。82师师长钟贤文也说:“这是我们解放大陆沿海的最后一仗,可不能打坏了。”根据,这段时期备战的情况,各团领导也都结合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发动攻金作战,务必确保准备好能运送6个团的船只,使第一梯队登陆时,取得绝对优势。而且金门岛上目前敌人兵力情况还有待进一步侦察清楚。 由于轻敌思想和对困难重视不够,兵团决心已下,将攻打金门的时间定在10月24日晚。兵力是:以82师全部并指挥84师251团,29军的85师253团,87师259团共6个团,分成两个梯队进攻大金门岛。 244团加强246团3营,251团、253团这三个团为第一梯队首先登岛。登陆成功后,船只全部返航,再接送第二梯队245团、246团和259团上岛参战。 本来找船已是一波三折。然而对金门岛上敌兵力情况更是掌握不准确。原来以为岛上只有李良荣兵团的三流部队,后又发现岛上还有青年军和胡琏的部队。直到10月24日20点左右,兵团指挥所才通报胡琏的12兵团已在大小金门岛登陆。28军前指再次要求推迟进攻时间,兵团回答:“按原计划执行,决心不能变。 10月24日晚,邢永生在莲河临上船前,还打电话问师部:“胡琏来了,敌人又增兵了,还打不打?”得到的答复是:上级攻打金门的命令不变!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邢永生是军政兼优的干部,执行命令向来是不打折扣的。胡琏兵团的到达,敌人兵力大增,可见国民党对金门战略地位的重视。 邢永生心里沉甸甸的,他预感到:金门这一仗是远离大陆作战的恶仗、险仗。此一去是凶多吉少,也许会“革命到底”。师长钟贤丈在电话里说:“老邢,再见了!”邢永生说:“没有再见。我们可能再也见不着啦!”说完,镇静地挂上电话,向海边的团指挥船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