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014-10-23 09:32|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377| 评论: 4|原作者: 姜玉亭

摘要: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高密老科协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高密市孟家沟水库是一项列入国家水利部“十二五”规划的建设工程,水库建成后,可解决周边村庄农业灌溉、防洪等一系列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最初提议并引起高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高密老科协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高密市孟家沟水库是一项列入国家水利部“十二五”规划的建设工程,水库建成后,可解决周边村庄农业灌溉、防洪等一系列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最初提议并引起高密水利部门领导重视且实行这项工程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密市老年科协的水利老专家张聿玺。
张聿玺是高密市水利局的退休干部,在水利局举行的一次老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张聿玺说起自己的老家张家庄和孟家沟、祝家庄、吊庄有2000多亩的低洼沙滩地,可以建个大坝蓄水。张聿玺的发言引起了水利局主要领导的重视,第二天便组织专家去现场察看地形地貌,还邀请了省水科院的专家做了进一步考察,并形成了完善的规划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同。
像这种建言献策、利民惠民的好事,高密市老科协的老科技工作者们办了一箩筐。农技推广研究员苗吉信虽年已七旬,但仍对传播农业科技情有独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受邀担任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农业专家,经常到聊城、吉林等省内外各地讲授种植技术。苗吉信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有二三十个,而每次他都对农户的疑问耐心解答甚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去年,高密市夏庄镇窝铺村一农户的小麦出苗后发黄,相邻地块的小麦却长得很好,农户疑惑是施肥不当还是小麦生了啥病,苗吉信接到求助电话赶到地里一看,原来是秸秆还田环节出了岔子,苗吉信让其追施了氮肥,并多加浇水,第二年春天返青的时候小麦长得很好,直接挽回了农户的经济损失。
市老科协秘书长姜玉亭为摸清高密农村劳动力现状,专门按照统计学制定了调查方案,抽调了具有代表性的8个镇(街)15个村进行了劳动力现状调查,调研期间,50多岁的姜玉亭骑着自行车逐村跑挨户查,历时半年多把这15个村的户口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形成了6000多字的调查报告,提出的鼓励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到有文化、有农科知识、年轻有为的种田能手中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中生、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鼓励退居二线或退休人员从事有关农业的工作,推广农业机械化并加大科技投入等建议,得到了当时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农村工作政策提供了依据。
“老科技”新追求,老科技工作者还对高密名药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密柴胡是高密的传统名药,质优效高,是高密人的自豪,如今这一药材逐渐减少,濒临绝迹。为抢救“密柴胡”,今年6月份老科技工作者联合药监专家、中药材技师和多年来种植研究“密柴胡”的有关人士,投入到挖掘保护“密柴胡”行动中。目前已有4处报告发现“密柴胡”,为明辨真伪,科学挖掘保护,老科技工作者到柴沟镇中学家属院和醴泉街办永安村现场查看了“密柴胡”植株,详细地观察两个种群的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同时对龙河花卉苗木公司、东阳花卉苗木公司发现的拟似“密柴胡”植株进行了鉴定,为发展“密柴胡”打下了基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对一位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倾听他们一件件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老科技工作者的默默无闻、不懈努力,为高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6年来,共撰写各类调研报告和建言献策文章50多篇,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2篇,市委以《内部情况》或市委办公室文件转发10篇。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uzhicheng 2014-10-14 16:35
向老有作为的老领导老专家学习致敬。
引用 姜玉亭 2014-10-17 19:51
感谢于书记关注老科技工作者!
引用 赵凤虎 2014-10-18 07:28
问好姜老师。
引用 姜玉亭 2014-10-18 21:22
赵老师,这一阶段老科协工作不少事,20号山东省老科协来对我市南山酥梨科技示范基地评审,忙着筹备工作,没顾得上论坛,写的就更少了,看了您很多信息,受益匪浅!

查看全部评论(4)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