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每天买菜烧饭做牛做马的没有任何怨言,儿媳不带小孩还对我指手划脚。”网友“马陵山”近日在网上发帖:《儿媳小孩不带,还对我指手划脚》,招来同情声一片。其实何止是“马陵山”,不少老人一退休,身份转成了家里的保育员、炊事员、卫生员甚至佣人,折射出当代家庭关系的严重错位。 地位:长辈为佣儿做主 马陵山在帖子中说:“自从孙子今年1月份出生,这个家就没有安生过,儿媳是顺产,生产后第四天还要人喂饭吃,出了医院,回家坐月子了,整整一个月都是在床上吃的饭……孩子她也不带,要我带着睡觉,1月份时天气好冷,每天夜里还要帮孩子送到他们房间喂奶。有一次我太累睡着了,孩子在哭,她直接冲进了我房间说孩子哭你听不见啊,你有奶给他吃啊……” 无独有偶。曾任广州某直属单位一把手的老杨原来家境富裕,老伴操持家务,所以儿孙绕膝。但自前年老杨退居二线老伴也中风偏瘫后,儿孙们千呼万唤也不来。 待遇:长辈穷困晚辈处优 错位现象不仅出现在大城市,在偏僻农村也同样。 河南省内乡县夏馆镇胡杨村王大山老两口今年已经70多岁了,生有一男两女。前些年老两口既能下地劳动又能照看孙子,可以给儿子顶扛“半壁江山”,儿子就让两位老人跟自己在一起生活。 随着时光的流逝,等到给孙子也盖上了“上四下四的小洋楼”并娶了孙媳妇后,老两口也成了只能吃不能干的“废物”。儿子在村南路边的一块菜地里给老人盖起两间小草房,让两位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王大山的老伴感慨地自嘲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愿妈妈不要老;妈妈年轻是个宝,妈妈老了像棵草。” 对策:重构家庭关系 子女特别是如今的独生子女,已成家庭的核心人物,常常颐指气使地叫长辈干这干那。难怪社会上流传着一支民谣:“父亲是佣人,母亲是仆人,儿子是主人,媳妇是客人,孙子孙女是先人。” 专家指出,长辈要教育子女尊敬父母,培养孩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自立能力。另外,经济独立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在这一前提下,老年朋友多替自己着想,学会过自己的生活,勇于对当代家庭老少错位现象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