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夏津县激活民间资本 破解“养老难”

2014-10-16 14:04| 发布者: 德州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862| 评论: 0

摘要: 县乡负责人重阳节看望入住老人。  三分之一人口外出经商、打工,大量留守老人无人照顾,原有敬老院设施陈旧,财政资金有限,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田庄乡——  10月2日,夏津县康泰颐养院正式投用,提供586张养老床 ...


县乡负责人重阳节看望入住老人。
  三分之一人口外出经商、打工,大量留守老人无人照顾,原有敬老院设施陈旧,财政资金有限,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田庄乡——

  10月2日,夏津县康泰颐养院正式投用,提供586张养老床位,首批35名老人已经入住。

  张凤亭老人是一位退休民办教师,搬入颐养院后特别开心,“儿女都外出经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闷得慌,有个病啊灾啊也没人照顾,孩子们在外也不安心。现在好了,在颐养院,生活有专人照顾,还能和老姊妹们一起聊聊天、健健身、种种菜,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她告诉记者。

  这是田庄乡创新思路,以“民办公助”模式吸引民间资本,破解养老难题取得的显著成效。

  田庄乡党委书记杨秀英介绍,全乡总人口2.5万余人,有8000多人常年在京津地区从事小商品批发,号称夏津的“温州人”,村民比较富裕。但年轻人的外出也造成了大量老人留守现象。同时原有的乡敬老院设施陈旧,条件简陋,大批老人的养老成了难题。

  在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养老需求的情况下,田庄乡提出了“民办公助”的办法,拿出优惠政策、划拨资金,鼓励有实力、热心回报家乡的田庄籍企业或个人,以独资、合资等形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发展养老产业。

  外出经商人员韩美江积极响应,准备兴建康泰颐养院,回报家乡。几经商谈,最终确定由田庄乡政府无偿提供建设用地;韩美江投资6000万元,负责颐养院规划、建设、装修,并招募专业护理人员负责老人护理。

  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建设,颐养院如期投用,除该乡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和部分优抚对象免费入住外,大部分床位面向社会开放,可以很好地解决田庄乡以及周边地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的养老问题。

  在康泰颐养院,记者看到,老人们的居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阅览室、多媒体室、书画室、茶艺室、棋牌室等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30亩的有机果蔬种植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颐养院与田庄乡卫生院一体规划、建设,实现了“无缝式”医养结合,每个楼层设有2个护士站。颐养院院长宋传坤说:“我们可以为每位入住老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让老人晚年生活有尊严、有保障。 ”

  陈庄村五保户周兴合老人说:“我今年70多岁了,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这么高档的颐养院,而且一分钱没花,感谢党委政府。 ”

  “养老是夕阳事业、朝阳产业,康泰颐养院是我们探索养老机构 ‘民办公助’、‘医养融合’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将以颐养院为平台,打造养老产业示范项目,完善养老产业链,力争将田庄乡打造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实验区。 ”杨秀英说。

记者手记

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产业

  市老龄委统计显示,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94万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占74.5%。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幸福,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谐,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

  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农村地区主要的养老模式,然而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镇,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出现大量留守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田庄乡外出经商、打工者人数众多,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该乡党委政府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在吸引、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破解养老难题方面进行了探索,值得借鉴和学习。□德州日报记者 王秀青 马乐 本报通讯员 蔡仲超 靳欣欣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