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十几年来处于持续和明显上升状态。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与基因突变、多种癌基因参与、雌酮激素的增多、未生育、晚生育、未哺乳、高脂饮食、精神因素等有关。好发年龄40~60岁。整个癌变过程大约10~20年。 80%的乳腺癌患者有以下症状和体征,但在早期多无明显症状。 1. 乳房肿块: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方;大小2~5厘米;以一侧乳房内单发为主;肿块多为实性,较硬;形态及边界不规则、不清楚、表面有结节感;肿块活动度差。 2. 患侧乳房皮肤改变:早期或肿块位于深部,皮肤变化不大。位于腺体浅层或较晚期可引起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皮肤水肿时形成橘皮样改变。 3. 乳头改变:乳头皮肤脱屑、糜烂;癌发生在乳房中央区、**区、乳头根部会出现乳头回缩、固定、偏斜。 4. 乳头溢液:乳腺癌的溢液多伴有肿块,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尤其是血性溢液。 5. 乳头疼痛:有部分的乳腺癌患者乳痛或乳胀不适。绝经后妇女发生乳痛者检出率高。 早期发现乳腺癌和预防乳腺癌发生,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率和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是大力开展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防治的重要策略。坚持对乳腺疾病自查和普查,凡年龄在35岁以上的妇女都应学会自查方法及坚持至少每年一次普查,达到对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触诊来自查乳腺癌。假设与身体平行的一条线和垂直的一条线通过乳头将每个乳房分为四个区,为外上、内上、外下、内下象限,再加上中央**区、乳腺尾叶区共分为六个区。检查时的体位,以卧位为佳,检查**区适宜采取坐位。 触诊手法:手指掌面按六个区依次顺时针轻轻触诊乳房皮肤与胸壁之间的软组织,对深部或小肿块用指尖查,不可用掌心重按,更不可以抓捏,将正常乳腺腺体误认为肿块;触及肿块时要了解其边界是否规则、是否活动、软硬度、大小、形状、位置、数目、是否疼痛、有无粘连、肿块表面是否光滑;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橘皮征、酒窝征;乳头有无分泌物、溢液性状、乳头是否内陷和被牵拉;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可否触及,有无肿大、压痛;是否活动、数目多少。 自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请专业医生进一步诊断,明确诊断后给予科学的、有效的、及时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