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山,男,1929年出生,1945年参加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离休。在职期间任过区武装部部长、人民公社党委政工书记、劳动报报社记者、编辑,县医院分院支部书记,离休后在牟平区文化街道办事处老干办任支部副书记多年。 作为一名有着69年党龄的老党员,薛永山一直笃信马克思主义,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从参加革命那天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一方砖,为党的革命事业奠基铺路,把自己视为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固守职责。在担任牟平县医院水道分院的党支部书记期间,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他带领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干杂工活9000余工日,搬运土石达5000多立方,在偏远乡村建成了相当于县院规模的医院,承担了牟平南部,乳山北部七处公社的大病和重症病人的诊治任务。在建院后的十年间全院门诊治疗病人达16万3千多人次,做中等以上手术4700余次。全省30多个医疗单位到水道医院参观学习,他也多次出席省、地、县召开的卫生工作会议和卫生系统代表会议,受到省、地、县领导的接见,各级部门授予医院的奖状和群众送的锦旗达100多面。 离休后,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愈加坚定,共产党员的本色历久弥新,他从没有把离休当成工作的终点。 一、坚持学习,思想常新。 “莫悔年高读书迟,抓紧学习尚有时”,他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在老干协任职期间对分管的政治思想工作紧抓不放,“三会一课”常抓不懈,不断增强老党员的党性观念,号召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社会上、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是他对组织内其他同志的要求,更是对他自己的要求。 二、义务刮痧、赈灾扶贫。 1994年,薛永山参加牟平区举办的“刮痧疗法”学习班。学会刮痧疗法之后,他首先对自己进行刮拭,效果明显。接着给自己的家人和亲邻患者进行刮拭,然后扩大到为老干部和社会上的慢性病患者刮痧治病。为了推广刮痧疗法,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成一份提纲,在原宁海镇老干协举办学习班,经过一年多的义务授课,有53名老同志能较熟练的为他人刮痧。他的所做所为在群众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烟台日报》曾专门报导过他的相关事迹。 每当全国各地有自然灾害发生时,他总是踊跃捐款,每年他都向红十字会进行慈善捐款,在建党90周年之际,交特殊党费1000元,以报答党的培养教育之恩。他常说:“能有机会为别人做点事情,既帮助了别人又快乐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三、传承教育、义不容辞。 作为革命战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薛永山一直把传承历史,对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社会的好评。 四、老有所乐、写诗剪报。 离休后,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薛永山订了10多种报刊,二十多年来他把订阅报刊的精华部分剪下来,分类装订成册达200余本,约300多斤重。剪报的内容包罗万象,如:环球新闻、国内新闻、文史、古今中外、博览、科学知识、法制案例、延年益寿、万事通、品质生活、妙语美词、花卉知识、茶文化、婚姻家庭、孝敬父母、趣闻等等,约上百个门类。离休后薛永山还迷上了文学创作,借此抒发自己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他的作品曾在《中华颂》、《华夏情》精品集上发表并两次获得二等奖。 在建党90周年之际,薛永山作为建国前17名老党员代表之一,受邀出席向建国前入党老党员颁发纪念证章仪式,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同志亲自为他颁发并佩戴了纪念章。对此荣誉,他说:“我受之有愧呀,唯有在有生之年尽我所能发挥余热,报答党和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