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心田同志事迹材料 孔心田同志系青岛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2008年从市人大副主任位置离退后,经市委批准,担任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六年来,全身心投入到了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中,坚持发扬“心系国家,情铸未来,主动作为,乐于奉献”的“五老”精神,充分发挥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五大优势,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积极工作,始终情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青岛市关工委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关工委主任六年来共9次为青岛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推广青岛的经验;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青岛市关工委着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有益经验,请总结推广,推动相关工作创新发展。他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孔心田同志坚持“退休不退学,常保思想新”,自2013年担任市人大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定期组织老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阅文和学习讨论,并适时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学习交心和谈心活动,不断促进老干部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除此之外,他还分管市关工委宣传调研工作。为了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面,提高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他积极思考,开拓创新,出主意、想办法,亲力亲为,积极协调新闻单位,使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2009年,将“国强家兴春常在,就多多关心下一代”的口号在全市4000余辆出租车LED显示屏上滚动宣传;通过他修改的材料,在《人民政协报》、《中国老年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青岛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刊发稿件数百篇,体现了认真负责、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全社会的关注做了 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青岛日报》开辟了“关心下一代园地”,在青岛电视台少儿频道开辟了“情铸未来”板块,在广播电台开辟了“父母学堂”栏目,广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典型、推广经验。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近三年来,市委常委领导同志共为市关工委工作作出批示40余次;积极组织在青少年和“五老”中开展编书、赠书、读书活动,由宣传调研指导团主编的《青岛节日文化读本》《五老风采》《成长成功成才》等书籍,深受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青少年礼仪文化读本》正在编审中,即将交付印刷,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调研方面,多年来,孔心田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下一代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关心下一代调查研究工作,坚持调查研究多分析,反映情况提建议,督导协调促落实,发挥优势办实事的工作方法,注重摸实情、明实需、重实效、出实策、办实事,带领指导团针对青少年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关工委、学校、企业、机关、社区等开展调查研究,先后抓了少年儿童公共场所如厕不便、农村社区、企业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三项活动”开展、校园足球开展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组织召开全市宣传调研工作研讨会,并指导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工作成效十分突出。组织调研起草了《关于我市公共场所儿童专用便池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关于加强青少年“四个基本”的探索与思考》在《中国火炬》发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进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青岛市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的做法、经验及体会》、《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培育打造特色品牌》等调研报告在全国、全省会议上发言,得到推广。 2013年,孔心田同志主持市关工委工作,经常不顾身体原因,坚持参加各类会议、出席各项教育活动,带头参加调查研究。为加强企业青年职工的教育,孔心田同志还亲自为企业的青年职工作报告,分别为青岛海通车桥有限公司等单位职工作报告,深受欢迎。 多年来,作为退休干部的一员,他不图名利、积极发挥作用的工作精神,在老干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市委领导、市关工委班子成员和广大老同志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