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云和老伴黄玉萍(手中拿的是他们做的感谢卡 )
作为老年人,当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人给您让座时,您会怎么做?对让座人说声谢谢?报之以感激的微笑?友善地点点头?估计这些做法我们都习以为常。但济南“家”人李复云的做法就与众不同,他对给其让座的人直接给予“物质”奖励。 不要误会,人家这奖发的可不是现金,也不是奖杯,而是自己掏钱设计、制作的感谢卡。可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卡片,在李复云老人那里,每一张卡片都是一段故事。 突发奇想,自制公交让座感谢卡 李复云老人说,制作让座感谢卡是缘于2007年看电视时的一则新闻。新闻报道某地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年轻人不给其让座而坐到了人家身上,从而发生了激烈冲突。这则新闻引起了李复云老人的深思:现在社会上在尊老敬老是主流,给老人让座,大部分年轻人都能做到。但他坐车的时候偶尔也会看到,有个别老年人在别人让座后连句谢谢都没有,这很挫伤让座人的积极性。 为此,教育出身的李复云老人觉得,应该在社会上做一种观念性的引导,既倡导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又要倡导老年人要对别人让座的善举予以回应与感谢。只有这样才能鼓励那些有善举的人更好地把善举发扬下去。于是他决定先从自己这个老年人的自身做起,进行倡导。 但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大家才能既能让大家接受又能印象深刻呢?经过与老伴及“军师”——小外甥女的讨论,李复云决定制作一批类似名片的感谢小卡片,以后出门随身携带,遇见让座的就给他们发一张作为“奖励”。 经过精心设计,李复云的第一批让座感谢卡出炉了,共300多张,每一张上都由几句类似“感谢您让座”“祝您天天好心情”等内容。但李复云老人的顾虑又来了:大庭广众之下送卡片怎么好意思呢?万一人家不领情怎么办?遭了白眼怎么办?这些顾虑让老两口几次怀揣卡片坐车却不好意思拿出来送人。 后来,李复云觉得既然印了,就得送出去,这么大年纪了,笑话就笑话吧。李复云清楚地记得,第一张感谢卡是送给了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小姑娘,当时车上很挤,他跟老伴一上车,两个小姑娘就给他们让了座,李复云一看机会来了,马上掏出卡片给了她们。两个小姑娘起初不解,等看了卡片后,领会了他们的心意,微笑着对他们点了点头。 有了第一次后,再送起卡片来就没那么难了。之后,他们的卡片给过大姑娘、小伙子、小朋友等各个年龄段的人,不但没遭到过拒绝,还受到人们的赞扬。不久,300多张卡片就送光了,不得不再加印。 从奥运、全运到世博,让座感谢卡渐成文明卡 转眼到了2008年,李复云老人的感谢卡已经再版了好几次。这时,李复云老人觉得他们的公交让座感谢卡可以同时用来宣传奥运。于是他顺时而变,除了先前的感谢一句话等内容外,又在上面加上了关于奥运的一些小常识,比如历届奥运会的时间、地点、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等等。这样,就在感谢别人的同时把一些小常识也送给了人们,这更是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小朋友,都争着抢着要了学习。 再后来,随着全运会在山东的举行、世博会在上海的开幕,李复云老人的卡片内容也随着这些活动一次又一次地不断丰富。而且,这些卡片送的范围也不仅仅再是公交车上的让座人了,而是乐于助人、行为文明的所有人。比如全运会期间那些辛苦的大学生志愿者、太阳底下维持秩序的保安人员;去看世博会的时候,大巴上搀扶他们上下车、帮他们提行李的导游,为他们带路的出租车司机等,他都会发给他们。 李复云老人说,这些小小的卡片虽然既不值钱,也当不了优惠券使用,但它却渐渐成了一种文明宣传片。当这个小卡片送到对方的手上后,换来的会心一笑,比这张卡片本身要珍贵许多。特别是全运会期间,几个外地来的游客在公交车上给李老让了座收到卡片后,高兴地对他说,你这做法真新颖,山东人素质就是高。一句话说的他心里特舒坦,这也让他觉得,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竟成了为山东人争光的大事。 卡存美好:个人一小步,社会一大步 李复云老人说,他自制卡片感谢热心人的做法,现在不仅仅是他自己在做,受他的影响,他身边的老友们也都跟着他学了起来。比如当年他在济南师范学校读书的那帮子老同学,他们有上千人,定期组织见面活动,一见面李老就向他们发这种卡。起初他们是向李复云老人讨要卡片送别人,发展到现在不少人都开始自己设计,然后去打印社印刷。 李复云老还说,看到身边的这么多老友也学着他这样做起来,他觉得他倡导的那种理念的初衷得到了初步的实现。从那些拿到卡的人的会心的微笑中,他觉得他所倡导的老少和谐、对别人的善举有所回应的理念也得到了肯定。他认为,每个人只要心存美好并把它付诸行动,一定会换回更多的美好,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善意。 现在,李复云老人还在不断用送卡片这种形式感谢着让座人,感谢着热心人,感谢着文明人。他的卡片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丰富着,卡片也是前前后后印了一次又一次。据他统计,到目前已经送出去2500多张。他说,这2500多张卡片,至少换回了2500多个人的善意微笑,等每个人都会善意微笑、并对他人的微笑回应时,整个社会也会微笑。因为文明就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个人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每个人都好了,我们的社会自然就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