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祥和宁静。2014年初,却因该省原副省长沈培平被立案调查而引起舆论哗然和社会热议,宁静被打破。 沈培平,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云南施甸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历。2007年4月至2013年3月,沈培平曾先后担任过云南省普洱市市长(前为思茅市)、市委书记和该省副省长、党组书记等要职。 沈培平为官不廉,横行霸道,在最初的腾冲县和后来的普洱市任职期间,官场和市井口碑都不好。“茶市长”、“拆迁大佐”和“沈矿长”,就是当地群众送给他的3顶“帽子”,其恶行可见一斑。 “茶市长”的生意经
2005年3月,沈培平被选为思茅市市长(后改为普洱市)。从这时起,他就正式开始了他的“茶市长”之路。履新市长后,沈培平大手笔投资10亿元建设“天下普洱茶园”,投资5000万元修建“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和重修茶马古道(普洱茶因集散地云南普洱市的一个县名而得名。因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等多种药用功效而享誉中华大地)。聪明的沈培平懂得普洱茶的无价,营私都牢牢地与普洱茶绑定在一起。他与诸多**,中饱私囊,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庄家”。2007年,普洱茶行情大跌时,他嘱咐家人低价收购大量茶饼,并利用其市长职务占用市政府及下属机关多处仓库存放茶饼。2009年,沈培平的家人将这些囤积的茶饼卖给一家上市公司,后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定制的茶粉即出自这批茶饼。据普洱市一位老干部反映,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开幕后不久,全市9县1市所有离退休老干部都收到了所在单位赠送的一份价值700多元的茶粉。所购茶粉全部由市财政拿钱购买。沈培平名为慰问老干部,实为用公款为家人经营的茶生意买了一份大单。 “拆迁大佐”心中的盘算 旧城改造计划涉及5个片区、61家行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土地,总面积达500余亩,拆迁住户1812户。让人质疑的是,旧城改造不去改造真正的旧城,却把2004年方才修建的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办公楼“一锅端”拆掉。 由于500亩土地中80%属于政府机关,不需要拆迁补偿,只有80亩左右的住宅、宿舍需要支付拆迁补偿费。按照普洱市政府《房屋搬迁补偿安置方案》规定,以每平方米2200元的补偿价格计算,上述80亩住宅、宿舍拆迁补偿价款为5.9亿元,再加上1812户每户补偿1.2万元,以及每户租房每月补助600元等其它费用,总计费用不超过7亿元。而沈培平却通过这次拆迁卖地,轻松地赚到了20多亿元的土地出让金,这可以让他在新建政府办公楼等项目上任意“操作”,按照自己的盘算捞取好处。 由于拆迁补偿不合理,以及普洱市“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强制手段进行拆迁,激起了142户拆迁户的愤怒,他们联名向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沈培平。“这场拆迁,把人心都拆光了。”这是广大拆迁户的共同心声。 “沈矿长”与上京截访
1997年12月至2001年6月,沈培平曾在腾冲县担任县委书记,“沈矿长”是当地群众最早送给他的一个绰号。 沈培平在主政腾冲的5年中,因矿产开发导致发生多起征地纠纷。他在处理一些群访事件时,专横跋扈,调动警力大动“干戈”,及至致人死亡,“沈矿长”的名号由此传扬远近。 强横霸道的沈培平,在处理原思茅交运集团(现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老职工代表前往北京上访问题时,更是“强横”得无以复加。2004年,思茅交运集团由国企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交接中,资产瞒报引起该厂老职工的强烈不满,他们中有6名老职工代表开始到云南省纪委、省检察院、中央纪委和国家信访局上访,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迫于压力,2009年3月,一天,沈培平在自己的办公室会见了这6名老职工代表。老职工代表向他反映,原思茅交运集团资产超过4亿元,改制时新成立的金孔雀交通运输集团提交的财产报表却只有1.07亿元,还有将近3亿元的资产不知去向。沈培平不以为然,答复说:“国有资产是政府的,政府想卖给谁是政府的事。”并警告6人不要再去北京上访。 因反映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事情并未就此平息。被惹恼了的原思茅交运集团老职工,于 更有甚者。2013年10月的一天,有人在原思茅交运集团宿舍区内贴出十几条标语,质疑转制和沈培平涉嫌贪腐等问题。沈培平知道后,怒火中烧,调动100余名防暴警察前往该地抓捕了十余名“闹事者”,激起当地民众极大义愤。 沈培平怙恶不悛,恶事做了一桩又一桩,因而他被中央纪委调查、被中央决定免去其职务时,广大普洱市民无不欢欣鼓舞,很多人燃放鞭炮,以表庆贺。 事实再一次向人们表明,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同时,为官者必须低调做人,扎实干事,谨言慎行。沈培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面典型,如今他已被无情地钉在了人生的耻辱柱上,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