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解读齐白石老人的养生艺术

2014-9-9 09:00|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265| 评论: 9|原作者: clxlgj

摘要: 中医病因学认为,饮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这样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饮食过寒过热,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白石老人晚年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他延年益寿的 ...
     中医病因学认为,食要适当调节,不应有所偏嗜,这样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饮食过寒过热,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白石老人晚年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他延年益寿的关键之一。
  七戒
  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
  一戒饮酒白石老人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
  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白石老人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他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
  三戒吸烟白石老人不吸烟,家中亦不备烟。
  四戒懒惰白石老人坚持自己料理生活,如补衣、洗碗、扫地等活,都亲自去做。
  五戒狂喜他的画经常获大奖或被选人国际画展,他隐乐于心,平静坦然对待,毫狂喜之态。
  六戒空思白石老人认为空思空想益健康,还会陷入杂乱章的忆旧中,不能自制。
  七戒悲愤白石老人泰然处世,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的人生态度,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泣。
  中医病因学认为,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白石老人能注重情志调养,则脏腑气机升降调和,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八不
  白石老人到晚年又总结了“八不”养生术。
  一不贪色若老年人长期纵欲,不仅会加快身体衰竭,还会导致突发性疾病。
  二不贪肉若老年人的膳食中脂肪过多,易患高胆固醇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三不贪精若老年人长期吃精细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减少,会减弱肠蠕动,易便秘
  四不贪咸若老年人摄入的盐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和肾脏衰竭。
  五不贪甜若老年人过多吃甜食,会引发肥胖症糖尿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
     六不贪饱若老年人饮食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肠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七不贪热若老年人饮食温度过热,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消化道长期受烫热刺激,易患胃癌食道癌。
    八不贪凉若老年人长期贪吃冷食、冰冻食品刺激消化道,容易引发胃炎、腹泻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喝
  茶已被世界公认为是最好的保健饮料之一。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茶能解渴提神,它的止渴生津功能是目前任何饮料法相比的。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丰富营养成分。茶能防治多种疾病,包括抗衰老、抗癌防癌等。茶还能陶冶情操,使人心身更健康。
  白石老人很早就掌握了用茶防治疾病的各种方法。一般情况下,服用中西药都不建议配茶使用,但是中药里头,却有一些可解风热的药物,反而需要配上清茶,药效才会更显著,而且也有以茶入药的例子。白石老人认为,即冲即饮的决明子茶属于性凉味甘苦的食材,是天然的解毒剂。某些因植物或药物中毒的人,在找医生诊治前,可先喝下大量的浓茶应急。感受风寒的人,也可喝热茶缓解身体的不适。治风寒中药须配清茶,由于风寒感冒者的症状多半出现在上呼吸道,而茶有把气上引的效果。配合清茶服用,可把药效引到头面,迅速缓解上呼吸道的头痛流鼻涕等现象。
  白石老人还认为,喝茶过量易伤胃及失眠,更会尿频,因此饮用量要控制好,并且最好在睡前两个小时左右不要喝茶。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人,也不宜喝浓茶。中药里有很多养生茶,如能配合个人的体质善加利用的话,对强身健体有很大帮助。养生茶每天喝一次就够了,不必太多。
  饮食
  白石老人始终认为食之有道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方式:
  杂食杂食充分体现了食物互补的原理。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有人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如条件所限,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
  慢食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可以减肥、美容、防癌、健脑。
  素食意思是“基本吃素”,不是一点儿荤也不吃,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一日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还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疾病。
  淡食就是少盐、少油、少糖,而多盐、多油、多糖是“三害”。
  冷食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绝大多数食物以新鲜为好,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做鲜吃”、“不吃剩”。
  生食指“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定食定时定量进食,久而久之形成动力定型,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稀食食粥养生自古延续至今,除粥外,还应包括牛奶、豆浆等流质。小食三顿正餐外的小餐称为“小食”,符合“少食多餐”原则,具多重功效。选食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食物(甚至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使营养更具有针对性。断食即在一定时间内,一顿或一天不进食,可彻底地排除体内毒素。干食增强了咀嚼功能,较强地刺激周的神经末梢,起到健脑作用。
  白石老人轻看名利地位,喜欢过平淡、宁静的生活,他一生勤奋劳作,虽经历不少挫折和磨难,但由于他心性平和、恬淡自然,且总能泰然处之,所以能有95岁的高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侯从礼 2014-9-5 20:46
拜读学习,谢谢提供。
引用 clxdexsz 2014-9-9 08:53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男,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1]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引用 clxdexsz 2014-9-9 08:54
生平经历编辑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

齐白石《龙山七子图》[3]
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学习诗文。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居住于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在西安结识樊樊山,尽观樊所藏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书画。是年,其花鸟画风一变,走上写意画路径。

1903年,从西安到北京,结识曾熙、李瑞荃等,期间夏午诒拟向慈禧太后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坚辞之。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此为“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

1904年,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05年,赴广西,游桂林。与蔡锷、黄兴相识。



齐白石作品
1906年,春节后,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置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冬,回湘潭。

1908年,春天即赴广州。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1909年,在广州过春节,后去钦州。初夏赴上海,以卖画为生。夏秋之间,游苏州。往南京拜访李梅庵,为其治印三方。10月返回湘潭,至此结束“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其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1917年,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 。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并结识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等。其中与陈师曾订交,对晚年齐白石有极大影响。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

1919年,与胡宝珠结婚,从此定居北京。

1923年,陈师曾在南京病逝,数次题诗痛悼好友。1925年,春,大病,人事不知七昼夜。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右图——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图册:[4-6]    )。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图册(5张)



1926年,母亲、父亲相继去世。两度停止作画、刻印。

1927年,应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8年,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手写本影印)

1933年,印行《白石诗草》(八卷铅印本)

1936年,游四川。在川结识黄宾虹。

1937年,听信长沙舒贻上算命说,用瞒天过海法,自署77岁。是年7月,北平沦陷,心情悲愤,轻易不见客。
  1940年,农历正月,妻陈君春去世,撰《祭陈夫人》文。 为反抗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

1944年,1月,继室胡宝珠病故。6月,拒绝北平艺专配给用煤。
  1946年,抗战结束,复又在琉璃厂挂润格,恢复卖画刻印。10月,去南京、上海办画展,200多张画全部卖出,带回一捆捆“法币”,如同废纸,竟买不到10袋面粉。


齐白石写意画(18张)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参加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为毛泽东刻石印两方。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作陪。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周恩来出席了晚间的庆祝宴会。担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10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1954年,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8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15日,出席首届全国人代会。

1955年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14位画家为世界和平大会合作巨幅《和平颂》

1956年,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

周恩来会见齐白石[7]
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仪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祝贺。
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公祭。

1963年,齐白石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注明:网络证实齐白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里并没有齐白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引用 蓝宝石之乡 2016-11-30 11:09

谢谢推荐。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7 14:12
白石老人晚年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他延年益寿的关键之一。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7 14:12
     多谢推荐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7 14:12
            值得学习
引用 昌乐县老年大学 2016-12-17 14:12
               
引用 clgxs 2016-12-17 21:53
谢谢分享,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论(9)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