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一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3年,1990年从坊子区教育局副局长职位退居“二线”。多年来,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凭着一股无私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工作。他任书记的坊子区教育局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支部,他本人也十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省老年模范党员、省老年先进个人。2005年作为全省3名校外义务辅导员之一参加了全国少代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 “党叫干啥就干啥,尽心竭力干好工作,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工作只有分工,没有好坏”。参加工作后,李金一先后教过16年中学,成绩在昌潍地区一直名列前茅,1960年出席了昌潍地区文教卫生系统群英会。1984年坊子新建区,到坊子区文教局工作。当时坊子基础条件非常艰苦,当组织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我是党的人,就应该把服从组织安排作为天职和使命,一心一意听党的话,尽职尽责干工作。”在寒亭教育系统工作27年,已经走上重要工作岗位的他,又匆匆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到坊子区文教局工作后,李金一担任副局长,负责全区教学教研工作。当时,坊子师资非常贫乏,为迅速提高全区教师的教学水平,他带领教研室的7名同志,骑着自行车,夏冒酷暑,冬顶严寒,到全区巡回业务指导。为开阔眼界,先后与北京、青岛等省市建立了业务联系,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一举在全市夺得高考万人比三连冠,实现了坊子教育质量的历史性飞越。 “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我要一如既往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1990年,因年龄原因,李金一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思想上经过短暂的失落之后,迅速摆正了心态,重新把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先后担任了市政府督学、区教育局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区关工委副主任、“五老”报告团成员等社会职务。 为把党的老干部政策和组织的关怀照顾,落到实处,李金一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老干部党支部全体党员会议,随时掌握了解老干部的思想状况,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总是想办法解决。把每月十日定为学习日,制定了学习制度,组织老干部学习,使老干部们永葆革命本色。在老干部中开展了象棋、扑克等学习、娱乐、健身项目,丰富了老干部们的文化娱乐活动。近年来,先后多次组织老干部到青岛、威海等地参观考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进行义务辅导,一直是他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每年李金一都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撰写一篇讲稿,在全区巡回演讲。几年来,在全区各中小学共做各种报告120多场次。 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李金一充分感受到了市政府督学这个职位的重要。为了全面熟悉督学工作,尽管平时事务繁多,他抽时间学习《山东省教育督导条例》,有时戴着老花镜晚上学到深夜,老伴多次劝他早点休息,他说:“督导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我不熟悉《条例》,怎么能为政府的教育督导出谋划策。”李金一先后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督导条例》的有些章节能背下来。几年来,在督导活动中,他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向市政府写出了十几份督学专题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30多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有点牺牲精神,甘愿吃亏、无私奉献” 教育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提高理论修养,李金一自费购买了《山东教育》、《教育天空》等十几份杂志。他在撰写参加潍坊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暨潍坊市第七届少代会的典型发言时,先后多次到市图书馆查阅资料,他的“研究儿童心理,提高教育效果”的发言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这些年来,李金一一心扑在事业上,长期的工作,患上了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但他从没有为此耽误过工作。 在工作上,李金一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但生活中的他却又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和丈夫。去年家在潍坊的大儿子装修房子,想请他去照看一下,可李金一正和团区委巡回举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会,直到儿子的房子装修完了,他也没去帮一天忙。儿子无奈地说,父亲这辈子是离不开那群孩子了。这些年来,李金一几乎未能帮助妻子分担一点家务,更谈不上照顾妻子。有人笑他傻:“放着清闲日子不过,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孩子王,图啥?”李金一说:“我热爱教育事业,只要组织需要,我甘愿为党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一句话感悟:努力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办成老有所学的学习园、老有所为的服务园、老有所乐的乐园,让老干部学习着、服务着、快乐着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