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警惕!退休官员面前的那道“红线”

2014-8-26 10:01|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606| 评论: 0|来自: 《老干部之家》

摘要: 两个月前,《家》刊接到一个电话,是北京一家跨国企业打来的,该企业想通过《家》刊打招聘广告,聘请一些在山东各地有影响力的退休老同志当他们的顾问。“主要做什么工作呢?”《家》刊编辑问,对方很实在:“其他不 ...

    两个月前,《家》刊接到一个电话,是北京一家跨国企业打来的,该企业想通过《家》刊打招聘广告,聘请一些在山东各地有影响力的退休老同志当他们的顾问。“主要做什么工作呢?”《家》刊编辑问,对方很实在:“其他不用做什么,主要是想让他们利用人脉帮我们打通关系……”

更久以前,《家》刊接到过一个培训机构的电话,想和《家》刊合作招募一些能讲课的老领导去给一些企业做培训,并强调培训给工资,一年十几二十万没有问题。“为什么非得招募老领导?退休老教授不行吗?”对方也实在“人家企业买老领导的帐。”

办企业找老领导坐镇、搞活动找老领导出山,“老领导”三个字在某些人眼里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不在位了,余权余威还在吗?答案有时候是肯定的。

6月8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吉林省个别副省级领导违规担任金融机构董事长的问题,其中1人因严重违纪被处理,2人辞去企业兼任职务。

7月4日,人民日报用不小的篇幅报道了内蒙古退休领导在草原牧区利用公车遮挡号牌、采风拍马一事。一时间,“拍马门”成为各网站报纸头条,再次引发了民众对于退休官员“特权”的讨论。

其实,作为一本专门面向离退休干部的杂志,《家》刊非常清楚的一点是,退休官员特权、腐败问题虽然存在,但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退休干部做的是无私奉献的公益事业,发挥的是利国利民的正能量。但,就是这极少数的特权腐败问题,让民众对整个退休干部队伍产生了怀疑和抵触。

“拍马门”之后,家网针对这一事件发起了一场讨论:老干部应该如何维护好自身形象?10天的时间,有300多人跟帖参加了讨论,“家”人星期五说:“作为普通退休干部,我没有任何特权,但在老百姓眼里,我就是不同的”。星期五这句话应该是说出了很多退休干部的心声,那么“不同”的我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一”不同,又该如何看待这一"不同呢?

本期策划《家》刊将总结近年来退休官员的高发腐败问题,分析导致这些腐败的原因。在中央坚守反腐高压态势,并进行反腐提速的当下,我们一定得明了:退休不是一把保护伞,也不是一根绝缘棒,只有我们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才能拥有一个安详快乐的晚年。

 

                                               退休官员的高发腐败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走茶凉”,常形容世态炎凉,人情不再。但是这句话似乎对某些退休官员不太适用,他们退休之后,虽然人走了,但是“茶”却不凉,继续利用任职时的余威、余权、余网发挥着“余温”。但可惜的是,退休没有成为他们的保护伞,他们最终走向的是法律的制裁。

                                                    “余威”犹存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东莞,废品回收是个暴利行业,最近几年,东莞一些商贩一次次上演抢占地盘的争夺。广东东莞原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高少鹏在2008年退休之后,继续利用自己在当地政法界的影响力,帮助商贩徐某获得废品回收经营权,作为回报,徐某贿送给高225万元。高少鹏甚至利用自己的余威,帮助徐某的两个弟弟开脱罪名、提拔晋升。最终高少鹏因涉嫌受贿421万元,在广州受审。

被称为“永不退休的国企老总”吴小莉,曾在上海公用事业局基建处担任过10年的副处长,1998年退休后,60岁的她继续在所在单位投资的公司担任经理,从一名机关干部转身成为一名国企老总。从2002年起,吴小莉就凭借自己在原单位的余威,利用套现等方式将企业资产占为已有。直到她74岁入狱时,侵吞财产达4000余万元,令人咋舌。

                                                     “余网”密布

曾任辽宁省阜新市市长、市委书记的王亚忱,199866岁时退休,转而投身商海。在主政阜新市的十多年间,王亚忱提拔了许多干部,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影响力根深蒂固。其女王晓云,先后担任阜新市公安局副局长、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其子王晓刚担任阜新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另一个儿子王晓军选择经商。在此期间,王亚忱因迫使一家公司负责人高文华让出董事长职务给儿子王晓军未果,向市公安局举报高文华涉嫌4项罪名,高文华因此被关押11个月,20055月被宣布无罪。直至媒体曝光后,案件真相才得以大白。

受贿达3555万元的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原副局长殷国元,2005年退休之后,出任上海市土地学会会长一职。由于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他官脉极深的一面,纷纷向他献殷勤。退休后的他担负起了官商之间的代理人角色,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穿针引线”,“协助处理”开发商的土地疑难问题,从中收受巨额贿赂。一位上海知名房地产开发商为一块在上海虹桥的土地问题找到殷国元,他开口就要50万元的“咨询费”。最终,“余网密布”的他一审被判死缓。

                                                       权利“期权”

2010年,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的渗漏事故引发世人关注,据报道,该县政界大部分退休官员都成为紫金矿业的抢夺对象,被委以闲职后,年薪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包括原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原县纪委副书记,原县人大主任,原县政协主席,县人大原副主任,县党校原校长等。甚至北京和省里的前高官也来紫金矿业任职

像紫金矿业这样的权力“期权”事件还有很多,其共同点就是,退休官员当初在位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某些企业、个体老板牟取非法利益,为了逃避监督和查处,他们不图眼前的直接回报,而是为退休后牟取更大的利益打下基础,或者待其退休后到该企业任职,作为一种变相的“回报”,相当于一种“预约受贿”。

河南省南阳市某党政机关原副主任牛文山,在任时帮助一家困难企业贷款2100多万元扭亏增盈。为感谢牛文山,该企业在其退休后聘请牛文山为企业顾问每月给他发2万元的工资,共计80万元。20138,牛文山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特权思想

退休腐败,除了那些贪腐受贿,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老虎”之外,一些特权思想也像“苍蝇”一样,侵害退休干部队伍。办酒席、用公车、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收礼品、送红包,这些腐败行为看似小事,但群众怨言多、意见大。

除此之外,特权思想带来的公费医疗的浪费,同样令人震惊。山西省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说,享受公费医疗的一些退休干部本人往往要求用最好的药,医院从讨好、巴结或者关心领导的角度出发,也会给其推荐最好的药、最好的检查、最好的服务。比如,有的领导仅得了一个普通的感冒,就要求吃好几种药,并且要求住院输液,无形中造成了更多医疗资源以及财政资金的浪费。据透露:前几年,有一位退休的省级干部,住一次院花费高达300万元。

 

退休腐败根源何在

 退休官员腐败并不是今年才有的问题,几乎年年都会被提及几次。为此,去年10月19日,中组部还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明确退休官员任职的禁止性规定今年5月27日,据中纪委官方网站消息,文件下发后,中央共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万多人次。清理工作中,对省部级干部在企业兼职更加从严把握,共清理229人次。

 为什么中央下大力气抓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退休干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因为根据同花顺金融数据终端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4月21日,在市值排前10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41位政府退休高官任独立董事。退休后到企业任职已经成为退休干部腐败的高发区。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这一方面来分析一下退休腐败的根源。

                                                      企业拉拢退休官员

企业不惜重金招兵买马,拉拢退休官员,目的何在?很显然,要么是希望借助他们的影响力为企业“排忧解难”;要么就是为了感激当初官员在职时的关照,进行利益的回馈。

对于退休官员来说,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即便已经退休,他们曾经的老部下也大都正处辉煌,过去的朋友还有不少仍居要职,这种人脉资源很容易为企业“走捷径”、“走后门”提供便利。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拉退休高官当顾问、董事,他们看中的他们可以做事一路绿灯的莫大生产力。

有退休官员任职的企业,别的企业办不到的事,往往能办到;别的企业要跑断腿的事情,可能只打一个电话就解决;别的企业躲不过的风浪,可能安然无恙。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人坦言,邀请本辖区、本行业前官员担任企业高管,基本是看官员级别高不高,“能量”大不大,谋求的是争夺项目、规避监管等方面的便利。

这种利用“从政背景”为企业行便利的做法,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到底是利用“个人能力”呢,还是“以权谋私”呢,很难说得清,从而很容易产生**的腐败现象。

而有的企业怀有的是另一个目的,回报当初官员的所作所为。花高价聘请退休官员前来任职,并不是希望他们来企业做什么工作,而是将他们在任时对企业“点点滴滴”的帮助,退休后“零存整取”地回馈给官员,从而兑现当初的承诺。

有些退休官员当初在位时,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某些企业、个体老板牟取非法利益,为了逃避监督和查处,他们不图眼前的直接回报,而是为日后退休、离职或辞职下海后牟取更大的利益打下基础,待其退休后,到该企业任职,作为一种变相的“回报”,这相当于一种“预约受贿”。

值得警惕的是,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中,“预约受贿”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向时间扩张,用手中的权力和将来的利益做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变化。这种腐败形式,一般以“扶持企业、促进发展”为借口,即使在国家利益受损时,也容易用“决策失误”加以遮掩,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加上由于没有“即时收益”的腐败行为,较之于传统腐败手段,其隐蔽性更高,反腐难度更大。

                                                          官员“官本位”思想不摘

我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早有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既然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为何还是有一些退休官员顶风而上、逾越红线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面的主客观因素。

主观方面来说,有的官员退休之后,在位时的种种权力随之消失,心理不免产生落差,由于自尊心过强,加上虚荣心的驱使,使得“恋权心理”日益扭曲,久而久之,就想通过“发挥余热”施展自己的拳脚,享受“重掌大权”的感觉,满足自己的心理欲求。他们有的人去企业当了高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变身为企业和政府的代理人,利用在任时的权力余威大搞“影子腐败”;有的利用自身影响力,不断干涉现任官员的行政决策,一些现任官员由于政绩考查,不敢得罪老领导、老官员,担心他们的意见左右自己的前程,只得做出让步,从而满足退休官员的“恋权心态”。

还有的官员,退休后各种福利和权力消失了,心理上出现一定的不平衡,认为自己应当享受一些特权,以此平衡自己的心理,因此,处处搞特殊,要求自己必须特权对待。其实,这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心不平,气不静,不能正确接受自己退休这件事。

客观方面来说,有的官员退休之后,受到家庭或朋友方面的压力,使其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有的官员退休之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再加上老伴身体有病,常年需要花钱,子女教育、买房、结婚等问题,使得退休官员不得不考虑生活压力和经济财产;还有的退休官员受到朋友、亲戚的求助,有时候在情面上实在过不去这道坎儿。这些现实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倒逼”一些退休官员产生腐败的念头。

此外,制度上的缺陷也是退休腐败现象存在的重要根源。我国尚未制定严格的退休制度,虽然《公务员法》做出了规定,但范围明显偏窄,对已无职务的离退休人员能否认定“职务犯罪”、退休后所从事的工作如何认定“权力期权化”,都很难把握;《纪律处分条例》至今没有对退休官员的腐败问题,作相关解释性的操作规定现行的有关监督条例,对退休官员的追踪监督,基本上还是盲区。

 

“红线意识”记心间

看了上文“退休官员的高发腐败问题”和“退休腐败的根源”,可能有的“家”人要问了,退休干部的红线在哪?《家》刊以为这条红线分为有形和无形的两条。

有形的红线是中央的相关文件,就是上文提到的限制退休干部到企业和本单位相关营利性机构任职的相关规定。无形的红线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对党性的坚守,对特权思想的远离。

家网针对“拍马门”发起的“老干部应该如何维护好自身形象”的讨论帖,跟帖的“家”人众多,作为退休干部的一员,他们的话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些退休高官,人退了官架子不退,位退了官本位的特权思想不退。这既是思想意识问题,也是我们当前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拍马”事件的实质还是一个特权阶层脱离群众的问题、老干部要维护自身形象,就得和群众打成一片,多为社会做好事,不为自己谋特权。我觉得不妨来个底线思维——退休了,作不了什么贡献了, 不给党添乱也是正能量!——梦回318
    特权阶级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作为乡镇级一般老干部,位卑职微,虽没什么特权,但是在老百姓眼中,如果不注意,我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党的形象。——lyz1956 

我想说的是,退休官员,我们暂且不想大处,想想我们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我们做得能不能让子孙信服?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不同角色,你在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责任和担当。做好自己,负起责任——威海法院支部 

这条新闻 对于我而言,有格外的意义,既是一种提醒,也是一种对既往遵循的肯定。我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我也在摄影协会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我们也和很多单位联合开展很多活动。但我们有一种遵循,那就是绝对不能“倚老卖老”,不能违反政策,不能给有关单位添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老了,退休了,但是我们还可以有自己的爱好。这种爱好,完全是一个基于我们个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如果要把自己的爱好,建立在违反政策、添麻烦的基础上,那我宁可放弃。——威海统计局支部 

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曾在《闲来笔潭》一书中写道:“退休了就是一个普通老人,退了就要休,不管事,少说话,支持中央,教育儿孙,安度晚年”,这无疑为退休官员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退了就要休”就是严格遵守中央文件的精神,不去以权谋利,搞“期权腐败”;不去越权干涉,为别人打招呼、说人情、递条子;不去借着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的名声,衍生出腐败的新变种、新手段。

 “支持中央”就是认真执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与中央保持一致,只要是党员干部,恪守规定、执行纪律就不分在朝在野。要严格贯彻“八项规定”、自觉加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教育儿孙,安度晚年”就是要严格要求家人、子女、配偶,严肃对待下属、同僚、朋友的“报恩”、“馈赠”、“安排”,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不越党纪国法的“红线”,抵制“小圈子”、“小山头”、“拉帮派”等歪风邪气。

 政去人声后,民意闲谈中。明代贤臣于谦曾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退休领导干部,多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贵在善始善终,一以贯之,保持晚节,为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发挥自身的“余热”。——惠民县委老干部局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