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牢记历史——听韩杞老先生讲那小鬼子祸害安丘的往事

2014-8-18 09:45| 发布者: 潍坊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516| 评论: 14|原作者: 云山千叠

摘要: 听韩杞老先生讲那小鬼子祸害安丘的往事——仅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69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鬼子投降日里,笔者特地挂出两年前为韩杞老先生整理过的一篇文章,日 ...

DSCN9569.jpg



听韩杞老先生讲那小鬼子祸害安丘的往事
  ——仅以此文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
   

        69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鬼子投降日里,笔者特地挂出两年前为韩杞老先生整理过的一篇文章,日寇在侵华战争期间,对我们安丘人民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
        韩杞,字封周,1925年生,安丘市兴安街道韩家后村人,书香门第出身,其曾祖父韩仲荆为清光绪六年进士。韩老自幼爱好楹联、诗文、书画,并与马萧萧、刘铭、高滢等原籍安丘的海内外名家广有联系。韩老才思敏捷、博闻强记,为人热情豪爽,因对近现代特别是民国以来的本地历史非常了解,知道的一些人文历史、轶闻掌故尤其多,多年来一直是一些文史专家、作家的访谈对象,数次上过安丘电视台《身边》栏目。韩老多年来书耕不辍,发表了大量诗文佳作,抗战题材的纪实文章更是发了不少,像反映我抗日军民不同时间里勇夺鬼子三挺歪把子和一支三八大盖的故事等,有“安丘文坛不老松”之称,为潍坊市楹联协会会员、安丘市作协会员。
    自己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看着“打鬼子”题材的文学与影视作品长大的一代。年幼时在曾是鬼子大院的县城某单位住过,当年和小伙伴钻废弃地道和到建筑工地玩,会冷不丁遇见股骨与骷髅时那种瘆头皮的感觉,再是深烙着的对于“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的印记,时至今日,年头再怎么长也挥之不去。因此,尽管史料记载已很多很多,但还是总想换个角度,写写日本鬼子在安丘的祸行。
    与韩杞老先生成为忘年之交的这二十多年来,常有很多的促膝长谈。知道自己的想法后,近来韩老除了约着面谈,就是主动数次来电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材料,其中有的还是未见诸记载、鲜为人知的。老人家曾有自己的心痛,在笔者近日组织这篇小稿的最后一次造访中,一贯爽爽朗朗大嗓门的韩老心有戚戚、曾嗫嚅道:这个就别提了吧?但自己还是想尊重历史,当然也是处于文章真实性考虑,再是参阅、对照了大量相关的文史资料,包括自己的一位同窗主编的《潍坊军事志》等。
    这里先交代一下可能会触痛韩老的事,这关系到老人家提供材料的可靠性、真实性问题。我新生的人民政权诞生后,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是慎重和科学的。譬如,对日伪时期干过宪兵、中队长、村长以上伪职的,是定性为**进行处理,排班长及以下人员,只要无历史血债一般就不问罪了。韩老的一个胞兄,被逼无奈之下,曾在伪安丘县保安大队二中队当过一个时期的文书,了解当年住安丘的鬼子情况,韩老就是听他说的。解放后其胞兄没挨过任何处理,过着平民百姓的日子活到57岁,老嫂子现健在,已是95岁老人了。
    日本鬼子最先侵入安丘县城,是在1938年的1月13日,当时有10余人,当天返回潍县城。1月21日第二次侵入安丘城,是约140人左右的一个中队,3月撤走。5月4日,鬼子约一个中队第三次侵入县城,只住了一夜。8月1日,趣方协(音译)率一个日军中队第四次侵占县城,并驻守安丘10个月。也就是说趣方协为侵占并较长时期驻扎安丘的第一任最高指挥官,安丘史料对此没有记载,以后才是高梨接任中队长。鬼子起初是将大本营设在了张家巷子,挂所谓的“大日本北支派遣军驻安司令部”的牌子,带着“宣抚班”,打着安抚百姓、宣传“中日亲善”的幌子四处活动,后建立了“安丘县公署”、“警察局”、“新民会”、“调办所”等伪军组织。一年后高梨中队调走,高岛中队接防,并将大本营迁到城隍庙,高岛驻守安丘5年多,至日寇投降。日本鬼子侵入安丘后,除在县城建立大本营外,又先后在景芝、担山等较大村镇及交通要道上建立了据点和炮楼。每个据点驻守日伪军20人左右,1945年8月,日本签字投降后,侵占安丘的鬼子随之投降撤走。
    韩老先生还提到了几个鬼子头目:除了他在当年《倭鬼乱安丘》(见当年的安丘报)一文中提到的、高岛手下的两个杀人魔王小笠原(少尉,领衔特务处)和麻田(中士,司职情报处)外,还有石丸,是指挥警察局的,用的刀叫指挥刀,佩勃朗宁手枪,后来当了宪兵队长,以后是梅原指导官。汉奸武装的大事小事都是鬼子说了算。麻田杀人用的战刀常炫耀是世袭的,鬼子抓人后关在想站站不起来的那种铁笼子里,审问后随便杀掉,被害者遗体多被填进鬼子住处的地洞内,解放后挖出的累累白骨就是铁证。
    安丘县的汉奸武装主要是保安大队谭培东部,下设3个中队,共230人,轻机枪3挺。一中队中队长高福亭,80人,轻机枪一挺,驻安丘城南门里路南;二中队中队长韩文祥,80人,驻安丘城东门;三中队中队长吴保玉,70人,轻机枪2挺,驻安丘城北门里路东县府内。当年的安丘城南东北三个城门,头3年是日本鬼子站岗,后4年才是汉奸站的,当年的安丘城里人中,流传着“中国人,真无用,身上带着个良民证,见了鬼子撅撅腚。”的顺口溜。安丘1361年建的内(里)城,**城是1862年,城门是“里四外八”。 读者可能会问为啥只开南东北三个城门,应该是西门外道路不同的问题吧,历史上还有一个传说,安丘内城西门不开,是因为有一蝎子精挡道,啥时能开,要等到一个姓鸡的县大老爷来。
    韩杞老先生还介绍了其他一些汉奸组织或汉奸武装的情况。新民会也有武装,叫突击队,队长是顾茂亭,有40多人,存在了二三年时间,多下乡从事所谓的中日亲善的宣传和搜集情报信息等。伪县长是警备队大队长,日本指导官握有实权,两个翻译官,一是认贼作父、非常坏的曹德三,后来死在监狱里。另一个是杜介甫。便衣队曹德三,新民会的会长是于凤鸣,次长是日本人叫安平。日伪时期的安丘县长后来都是判了刑,1938年后的伪县长有李清云,1939年是徐观晸,1942年是姓魏的,1944年是郑吟谢。
    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鬼子残酷统治安丘的7年时间里,有4500余名革命志士和群众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杀人手段有枪杀、活埋、刀穿,剖腹挖心,铡刀铡,狼狗咬,火油烧等20多种,全县人民房屋被毁4500多间,被逼下关东流落他乡的4000多户,抢走的衣物、牲口不计其数。
    最近一次见韩老,是7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已是米寿之年的韩老,尽管仍能出口成章,但还是不时地翻看着自己的记事薄,最后再次历数了鬼子的几桩暴行。笔者做了录音,也参考了他当年的一些笔记、文章,以下基本是老人家的原意。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同年鬼子就侵占了潍县,1938年就来安丘骚扰,先后在安丘修筑据点十多处,控制全县六大区。在修筑临朐大关据点时,向原安丘南逯乡的十多个村庄抓民工千余人,不管严冬酷暑,不顾民工死活,昼夜都有人死于皮鞭下。
    1942年鬼子进行大扫荡,在追剿国民党51军时,来到安丘五区南逯村,杀人放火,奸淫侮辱妇女,残忍杀害张念台、张念宗(在马朗沟据点被活活刺死)以及住在南逯的省立第八联合中学的老教师周丹忱等10多人,烧毁校舍100多间,村中牛羊猪驴全被抢光。
    白石岭据点的鬼子坏,牟山据点的鬼子也更是常常拿中国人的命当儿戏,看到过路行人那个不顺眼,当活靶子随时开枪。附近村民有谚:“牟山据点跑楼上,鬼子端枪四处望,行人有事由此过,恰似走进景阳冈。”
    1944年,鬼子在安丘东乡担山据点里养着一只大狼狗,常跑出来伤人,该村曹某十分生气,偷偷用药将狗毒死,鬼子跑跳如雷,后由汉奸报信,知道系曹某所为,将其绑去吊在树上活活打死,强迫伪乡长、村长为狗出殡,人人头上扎白布为狗“祭礼”,为狗筑坟、立 “皇军之犬,岳飞之墓” 牌,侮辱中国人。                              

                                                                                                        (辛宝祥)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云山千叠 2014-8-15 07:25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4-8-15 07:27 编辑

DSCN9572.jpg



附表1:安丘县日、伪军据点统计表
据点名称
设置时间
施设人数
武器装备
轻机枪
步枪
掷弹筒
黄旗堡
18388
20
2
20
2
丰  台
18388
11
1
11
1
景  芝
193811
15——30
2
25
2
担  山
19395
20
1
20
1
白石岭
19395
20
2
20
2
逄  王
1939
20
2
20
2
偕  户
19406
30
2
30
3
庵  上
1941
10
1
10
1
高  崖
19427
10
1
10
1
马朗沟
19428
9
1
9
1
牟  山
193810
5
1
5
1



附表2:日本飞机空袭情况
空袭时间
飞机架次
空袭地点
投弹数(枚)
扫射数(次)
人 员
房屋毁坏(间)
1940.1.17
7
安丘县县城
28




1941.1.18
8
安丘县夏坡
32


10

1940.1.19
12
安丘县夏坡
44

10
12
20
1940.7.15
4
安丘县西古庙
9


18

1940.8.12
2
安丘县绪泉洞西头
4
5

12

1940.8.13
2
安丘县老子
2
5



1940.8.15
2
安丘县刘家埠、墨黑
4
8



1940.8.19
1
安丘县西古庙等地
2
2



1940.9.9
2
安丘县墨黑
8


16

(两图表引自《潍坊军事志》)


引用 云山千叠 2014-8-15 07:29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欢迎浏览  敬请指教
引用 木石山道人 2014-8-15 17:22
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爱国主义生动教材。楼主功德无量。
引用 冯志学 2014-8-15 18:14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引用 古稀 2014-8-16 14:55
这血债要日本鬼子偿还!!不忘国耻!!
引用 古稀 2014-8-16 15:21
记得甘泉岭上有一个鬼子炮楼,是属于那里的?

引用 古稀 2014-8-18 05:38
我村是张家庄子,距甘泉岭只有5华里,鬼子的炮楼在我村能看的清清楚楚。
引用 潍河长 2014-8-18 14:45
古稀 发表于 2014-8-16 15:21
记得甘泉岭上有一个鬼子炮楼,是属于那里的?

甘泉岭有鬼子据点。甘泉岭处交通要道
引用 潍河长 2014-8-18 14:47
写得好!
88岁的韩杞老人,记忆力超棒。赞!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2-21 01:41
木石山道人 发表于 2014-8-15 17:22
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爱国主义生动教材。楼主功德无量。

感谢李老佳评鼓励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2-21 01:42
冯志学 发表于 2014-8-15 18:14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谢冯老关注、鼓励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2-21 01:43
古稀 发表于 2014-8-16 14:55
这血债要日本鬼子偿还!!不忘国耻!!

谢华老精评鼓励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2-21 01:55
古稀 发表于 2014-8-16 15:21
记得甘泉岭上有一个鬼子炮楼,是属于那里的?

    您老记得对。
    关于鬼子据点的统计,晚辈引用的是《潍坊军事志》。
    《中共安丘历史大事记》(1925.2——2001.12)1938年8月词条中日军在安丘“相继建立”的据点有:安丘城、担山、岞山(今属峡山)、黄旗堡(今属峡山)、牟山、白石岭、庵上、景芝、団埠、偕户、高崖(今属昌乐)、平原(今属昌乐)、马朗沟。

引用 云山千叠 2016-2-21 01:58
本帖最后由 云山千叠 于 2016-2-21 02:01 编辑
潍河长 发表于 2014-8-18 14:45
甘泉岭有鬼子据点。甘泉岭处交通要道

感谢潍老关注、纠正


    关于鬼子据点的统计,晚辈引用的是《潍坊军事志》,该史志统计应该有误。黄旗堡的跟逄王的应该是一回事吧?再是还少着。
    《中共安丘历史大事记》(1925.2——2001.12)1938年8月词条中日军在安丘“相继建立”的据点有:安丘城、担山、岞山(今属峡山)、黄旗堡(今属峡山)、牟山、白石岭、庵上、景芝、団埠、偕户、高崖(今属昌乐)、平原(今属昌乐)、马朗沟。这个应该是准确统计。


查看全部评论(14)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