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济宁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在这个背景下,中共济宁地委和专署,遵照淮河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大搞水利建设的高潮。从1958年春开始,在微山县二级坝修建了第一节制闸,同时开工的还有台儿庄中运河的开挖工程。此工程结束后,58年秋动工兴建韩庄运河节制闸。同时开工兴建的有周村、岩马水库(现枣庄市管辖),在济宁境内有西苇、尼山、龙湾套水库。“四清”、“文革”中开挖了洙赵新河、东鱼河、还有东鱼河北支工程。随后二级坝的二、三、四闸经过多年的连续施工相继落成。到目前为止四闸未能发挥作用。一、二、三闸充分发挥了拦蓄和向下级湖放水的作用。韩庄运河节制闸后来又进行了扩建,由原来17孔扩大为31孔。韩庄运河经过连续治理直到1976年成立的韩庄运河施工指挥部除完成扩建闸外,还开挖闸下河槽9.1公里,至此韩庄运河开挖治理胜利结束。节制闸下泄流由每秒1000立方米扩大到每秒2500立方米。二级坝一、二、三、四闸的建成和韩庄运河的开挖以及韩庄运河节制闸扩建工程,是济宁水利建设史上的丰碑。 除水库建设外,挖大河,建大闸都是由韩庄运河施工指挥部和二级施工指挥部的指战员来完成的。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每人每月粮食定量30斤,细粮比粗粮少,施工补助每人每天补助2两粮,2角钱。指战员无怨无悔,工作士气高涨,有些同志常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这就是那个年代水利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两个指挥部的水利工作者为济宁地区的水利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指挥员因年事已高,他们与世长辞了。现在活着的人是非常怀念他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为兴修水利,不图名,不图利,吃苦耐劳,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那个年代经两个施工指挥部建设的这些水利工程,对济宁地区的防洪、除涝、农田灌溉、人民谋福祉,粮食连年增收,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据 水利部长陈雷在今年第15期《求是》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新时期治水兴水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文章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必将广泛凝聚全党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陈雷部长的这番话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论述同实现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了,认识水平更上一层楼,没有兴水治水,保证水安全就是一句空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兴水治水要靠实干。陈雷部长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旱灾害频发,自古以来是我国的国情。我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耕文明决定了治水对中华民族生态发展和国家统一兴盛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全党要大力增强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面对水安全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加强需求管理,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陈雷部长在本文中讲:我们党对水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推进中华民族治水兴水大业具有重大而环保的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治水兴水的战略定位,坚持不懈地吧治水兴水这一造福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抓实办好。 通过学习陈雷部长的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和确保水安全的重要论述有了新的更准确的认识,水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千秋伟业的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容,深感水利工作者的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对治水兴水的重要论述和陈雷部长的讲话精神完全符合济宁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0一三年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读本》中解释说,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产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水利工作者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担当起来,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目前水利局党委正以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全市水利系统的工作者,努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陈雷部长的讲话精神,发扬前辈为治水兴水迎来东方日出,送走晚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优良作风。 今年水利局党委遵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自信”的理念,结合我市的国情水情的客观实际,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规划了许多工程项目:泗河综合开发,南水北调配套续建工程,引汶补济渠道改建,洙赵新河治理,泗水泗河大桥除险加固等工程。目前水利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为了同一个目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冒着夏日的酷暑,白天一身水,晚上一身泥,不怕苦,不怕累,终日奔波在工地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这些水利工程项目的胜利竣工,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安全保障,将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济宁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层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市水利局退休干部 钟加淼 写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