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2011-8-25 17:59|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171| 评论: 0

摘要: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姜悠 “养儿防老”是陈旧落后的观念,应该抛弃,现代人应该自己为自己养老。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社会养老”,通过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来替代家庭“养儿防老”。 有人说,“社会养老”无非就是 ...

“养儿防老”错在哪里?

              姜悠

“养儿防老”是陈旧落后的观念,应该抛弃,现代人应该自己为自己养老。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社会养老”,通过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来替代家庭“养儿防老”。

有人说,“社会养老”无非就是我们这些人老了以后,退休以后,依靠社会的子孙后代来养老而已,与“养儿防老”的含义根本就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如果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的话,“社会养老”无非就是养儿防老的另一种说法。

持这种观点的恐怕不是少数人,于是把国家养老体系的正常运转寄托在增加劳动力占比的观念深入人心,因为当今世界的养老体系基本就是依赖当前劳动力提交的养老费和税金来运转,如果当前的劳动力占比过小,那么养老体系就不堪负荷,就要崩溃,于是一些人口老年化的国家纷纷通过鼓励移民来解决这问题,还有一些人口老年化严重的国家,年轻人因为不胜重负而移民他国。

其实,认为社会化养老就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家庭”,是养儿防老的另一种说法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此路不通的,因为现代人类的寿命愈来愈长,老年化的趋势必将越来越严重,整个世界将来都会趋向老年化,也就是说劳动力占比会越来越小,那么如果世界将来如果还是依赖这种“养儿防老”的观念,那么不持续地增加人口,儿孙辈将无法承担这个压力,而持续地增加人口是不现实的,人类的人口如果不加以自我控制,那是必然要被自然来调节的,而自然的调节是残酷的。所以,人类应该改变养老的观念,应该把自己养老当作目标,不给后代留下重压。

  

人类可以实现自己养老么?这是毫无疑问的!

商品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渠道,一个是过去的劳动的转移,也就是生产资料的转移,另一个是现在的劳动创造。自己养老就是你在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多多创造价值,变成生产资料积累起来,将来通过生产资料的转移来获取自己的生活来源。

也就是说,当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与老年化人口的生活需要相匹配时,这个社会就实现了自己养老。

比如,中国有2亿老人,每年需要生活费1.2万亿元,他们过去创造的生产资料积累有20万亿,每年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是6%,正好是1.2万亿,于是他们实现了自己给自己养老的目标。

毛时代的劳动者当年就是给他们自己创造了足够多的生产资料积累,这些积累变成了国有资产,也就成了他们的绰绰有余的养老保障,不过现在这些资产已经被挥霍掉了,所以毛时代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就落空了不少,很冤枉。而摸时代的劳动者创造的大量的生产资料积累被资本家剥夺去了,他们没有留下任何保障,他们的将来毫无保障,只能依赖剥夺后代的劳动成果生存,成了名副其实的依靠社会这个大家庭“养儿防老”的可怜人。

姜悠认为,现在还持有“养儿防老”观念的人是落后的,被社会逼迫不得不依赖“养儿防老”是可悲的人,这个逼迫民众依赖养儿防老的社会是落后的。

相关阅读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