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辉更灿烂 ——记昌乐县五图街道南郝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赵世坤 今年77岁的退休干部赵世坤,是山东省昌乐县五图街道南郝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心系老干部工作,十几年如一日,倾全力为老干部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干部的贴心人”。近年来,他先后两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市老龄委评为全市模范老人,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动员”荣誉称号,并光荣出席了昌乐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身体力行胜似亲人 赵世坤1992年担任城南街道老干部协会主任,2000年任城南老干部党支部书记,2013年五图街道与城南街道合并后,担任五图街道南郝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热心服务老干部成为赵世坤晚年生活的重要内容,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按时把工资条、老年报刊、老干部慰问品等送到老干部手中。前些年,单位分发米、面等物资,他亲自挨家挨户往老干部家里送;近年来,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他就自己掏钱雇人往老干部家里送。老干部生病住院,他会同支部成员一起探望,遇上老干部的子女工作忙或不在身边,他就一宿一宿地守候在病人身边。2011年,离休干部王炳太和身患绝症的退休教师赵连美住院,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亲自筹集千余元去看望,抽时间陪床进行心理慰藉,家属杨春兰激动地说:“遇上老赵这样的好党员,真是老人们的福气啊!” 赵世坤在五图街道党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老干部党员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带动力强的优势,组建了“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西庵村与尧河村相邻,多年以来,苦于河上没有桥,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他带领老干部发动群众捐款、备料,在村委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宽 做政治上的“排头兵” “老干部退休了,更要时刻跟上党组织的步伐,如果不学习,那么思想就会松懈,行动就会落伍。”这是赵世坤常说的一句话。平日里,赵世坤把《雷锋日记》和学习笔记本常带身边。翻开笔记本,一张张剪报旁,写满了赵世坤的学习心得。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文章剪报旁,赵世坤写下感言:“自己要积极参加,同时要组织好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一文的剪报旁,他用红笔勾画出总理的话,郑重地写下“共产党员的头脑要天天想着我们的国家”。在任长霞的图片剪报下,他写道:“她为人民的事业献出生命,要永远学习她”。他在新华社发的《永远丰碑——雷锋》一稿旁写下:“雷锋同志是一面镜子,要天天对照。” 每月22日他定期组织老干部开展政治学习活动,学习上级党委政府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对本支部17名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挨家挨户地送去学习资料。老干部孟志勤因病住院,赵世坤把资料送到病房,在病房坚持给他上小党课。2012年7月22日,是老干部学习的日子,恰遇大雨滂沱,想着老干部们正在等待学习,赵世坤毫不犹豫地骑车冲进雨中。他的家离镇机关学习场所十几里远,有一段泥泞路段寸步难行,赵世坤只好扛着自行车走了2里多路,准时赶到会场组织老干部学习,而他全身却成了泥人,老干部都十分感动。 他积极探索在社区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途径和方式,为离退休干部能够就近参加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南郝、南寨、池子等社区设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小组,使每一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能参加党组织活动。党支部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近70岁的3名退休干部先后加入党组织,并且都成长为基层老干部工作的骨干。党支部成员对有特殊困难的党员进行定期帮扶,老干部生老病死等事宜,都由党支部出面,带去党的关怀和温暖。1月20日,党支部成员一行4人,带着生日贺卡和蛋糕,冒着风雪上门为困难户离休干部赵光远老人祝贺76岁寿辰时,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拉着来人的手哽咽着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连我自己都忘了,没想到党组织还关心惦记着我。” 文化传承发展的“热心人” 赵世坤热心参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丰富离退休干部文化生活。2008年6月,在他的热心操办下,成立了城南街道中老年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街道党工委配套资金2万余元,配备了活动器材。他发动离退休干部自发筹集资金6000余元,添置了大锣鼓、扁鼓、京胡、乒乓球、网球、象棋等器械。三年多来,活动中心在赵世坤的带动下,从最初的1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5人,平均年龄65岁,年龄最大的已经81岁。活动中,他们坚持“小型多样、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活动宗旨,组织会员自编自演了小秧歌、小品、双簧、三句半、快板等乡土节目60多个。他们克服交通不便、天气恶劣等不利因素,经常深入到敬老院、农村集贸市场义务演出,累计达百余场次,他们被群众亲切称为文化战线上的“俏夕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