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我与“户口”这些年

2014-8-11 15:2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284| 评论: 73

摘要: 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户籍制度改革, ...

     

                    

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户籍制度改革,在这个夏天终于破冰。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扩大义务教育、住房保障、公共卫生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逐步取消不同户籍背后的福利待遇差异等一系列举措,无疑将对中国的城镇化改革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自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确立城市和农村二元户籍制度50多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备受诟病。一纸户籍及其背后捆绑的诸多社会不同待遇,将农村人和城市人人为割裂开来,“农村人”逐渐成为低人一等的蔑称。

当年的户口制度,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你若是城镇户口,你就是人上人,不用种地,就可以吃商品粮,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身为农民,注定一辈子劳作。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下乡务农,取消城镇户口迁入农村,是令人畏惧的惩罚方法。改革开放以后,农家子弟靠考学、参军跻身城市之后,为了住房和入学,配偶和孩子又面临着“农转非”的艰难。若干年后,这些人手执着千辛万苦换来的“非农户口”,却是无工作、无福利,反而不如农业户口有保障,再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吃皇粮”、“无户口”、“盲流”、“黑户”、“农转非”、“买户口”这些字眼,写满了人生的苦辣酸甜,映照着国家的沧桑巨变。各位“家”人,您与户口有怎样的坎坷往事?您对国家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有怎样的见解?

 

“家”人精彩评论(更新中……)

枕岩:我来自农村,每当听到有人说“你别跟乡下人一般见识”,我就非常反感,这就是对农村人的歧视。户籍制度改革,我举双手赞成。同时,我认为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困难相当大,最现实的就是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所带来的财政压力。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地方财政收入差别非常大,相当多的地方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根本不成比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顶层设计。

1034467604我是通过上学脱离农村户口的,过去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差别太大,我们千方百计脱离农村户口。这个历史教训我们要好好总结,这是个改革的难题,中国农村辽阔,农民人口众多,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还无条件全面展开,我们的财政力量,行政管理能力都准备好了吗?改改户口可以,随后的教育、卫生、住房、吃穿都要安置好,工作要做细。

兰迪鹰视:几十年,正是这个户口的分类,使得中国人从娘胎里开始就遭到了不公。早就应该废除。

莱阳甜梨家有家法,国有国法。所有规章制度都是根据国情来制定,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有待改进的好多政策都是与时俱进,过去户口的限制也是与当时国情相结合而定,现壮很显然户口政策已失去了自身的意义,整个国家已进入电子时代,所有个人信息全国通用,所以取消前户口制度已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禾旭我因户口的问题耽误了我的前途。我是文革中的“老三届”,当时在公社里小有名气。就业有2个机会,一是当老师,二是提妇女干部;还有推荐上大学。我一心想上大学,公社的领导也说:“今年高中生咱们公社很少了,你的机会最大。”这时候教师转正先开始了。家里人商议:“先吃上皇粮再说。”为了吃上“商品粮”也就是城市户口,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秋后,教师都不能转正了。那位女生上了上海同济大学,事后,公社领导家里我说:“你这个傻妮子,多好的学校,我劝你不听。”因为户口的事,我后悔一辈子。我坚决拥护户口改革。

Zhengmz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是很正确的。因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不平等待遇,缩小城乡差别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趋势,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是这样,没有工人、农民、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这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很重要的一项政策。

jianqingying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是由“三不脱离”干部转正改了户口性质。现在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居民区改造、农业机械化普及提高,好多农民不种地、没底种了,应该解决名不符实的户籍性质。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阳信县法院 2016-4-1 08:47
当兵转户,转业落户;随军转户,随转落户;子女上户,异地转户。手续麻烦,周折太多。
引用 huzonglong 2014-10-25 10:14
完全赞成!现在人口流动这么大!统一户口便于就业!
引用 别问我从那里来 2014-10-18 08:44
应该解决名不符实的户籍性质
引用 孙介法 2014-8-30 19:45
我完全赞成户籍改革!说到户口事,我也有欢喜,怨有气。我家自古住在农村,自然是农村人。我大哥当年闯关东,混了个售货员,成了城市人。我68年当上民办教师,86年转正,一跃成了城镇户口“国家人”。由于工作有成绩,有贡献,把我老婆的户口带了出来。我女儿因为不是在校学生,户口没有带出来。我找了局长找人事科长,几经周折才弄了一个指标,才把女儿的户口转出来。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都不分地了,光靠卖粮食吃。我妻子女儿均无工作,自然没有什么福利待遇。老婆没有退休金,女儿已婚,生一女孩,也办理了独生子女证,可是她没有地方要独生子女费。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费由村里发给。这就觉得这是不公平,我就到教育局和计生委咨询。他们也说不公平,但是没办法,因为政策就是这个样子。计生委有个分管政策法规的人,也觉得这样不合理,计划生育是国家大计,你按政策生了一个孩子,本应享受的待遇却因城镇户口而享受不到,于是愿意出面跟我们镇里协调,才算解决了这个事。再说我和俺老婆也是按计划生育生的孩子,可是因为我们俩都是城镇户口,所以不能享受奖扶金。更重要的是,人家农村户口享有土地,可以种粮种蔬菜,你如果无力耕种,可以租给别人,别人得付给你租金。且 ...
引用 whf1943 2014-8-26 06:52
老婆孩子农业户口带来的苦难
六九年,我因家庭政治背景问题失去了在部队发展的可能,复员到矿务局,别无选择地当了下井工人。二十六岁的大龄,失意落魄的处境下,匆匆找对象结婚。因妻子是农业户口,尽管从祖父那代,都是城镇户口,原籍早已片瓦无存,我们的孩子也只能随母亲落户农村。起初,仅夫妻二人,困难并不大,到三个孩子出生后,无所不在的重重困难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当时实行福利房。全家城镇户籍的家庭分一处公房(因全是没有卫生间、厨房、客厅之分的平房,故称一处),并配备木床、桌凳、等家具,每月租金三四十平米的房子不过一元多钱。还按人口数量供应福利煤(经洗选后的中煤,比原煤好烧,每百斤三角钱)、木柴(几分钱一斤)。过节还会发许多食品等,其价值甚至超过月工资。只一人有城镇户籍的家庭,什么都不能享受。国家供应城镇户籍的粮油肉蛋糖,布票线票,肥皂火柴等票证,农村户籍的一概没有。那时,各类商品异常短缺,没票证的商品,许多根本买不到,买到的,价格要高出多倍。
另外,农村户籍的老婆孩子不享受煤矿职工家属医疗半价的待遇,矿办学校不收农业户籍的职工子弟。
城镇户籍的没有固定工作的配偶可以安排家属工,——收入等,如时下的 ...
引用 夕阳余晖 2014-8-21 08:19
国人被户口束缚七八十年了,该放开彰显人权的平等!
引用 嘉言懿行 2014-8-20 09:31
按照非农业户口进行管理,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然,也应该看到,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只是户籍管理改革的第一步。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当城乡差别真正消失,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员工时,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真正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才真正实现了我们的强国复兴梦!
引用 嘉言懿行 2014-8-20 09:30
不论大学还是中学,毕业后都统一分配工作。同事们调侃说:“你们家这是多喜临门啊!”
家属农转非,解决了一大批国家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后顾之忧。原来,夫妻两地分居,一家人得不到团聚。每天除了工作之外,还总要想着家里的事情。尤其,分田到户后,每到农忙季节,总是忙得焦头乱额,哪里还顾得上工作啊!
所以,多年来我们全家非常感谢国家这项好政策,始终不渝的满怀感恩之心,努力当一名好干部、好学生、好员工、好居民,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照顾。
近30年来,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差别已经明显缩小,非农业户口也没有原来那么令人向往了。但是,当年实行的“农转非”政策无可厚非,完全符合当时的国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在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国家确定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是深化户籍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众多的持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者,以及随子女居住的人,他们在城市拥有住房,在城市长期居住,与城市居民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已经属于事实上的非农业户口。把他们仍然当作农民,按照非农业 ...
引用 嘉言懿行 2014-8-20 09:29
我家的“农转非”佳话

1987年5月,我的妻子和孩子5人转为非农业户口,成为当时人人向往的城镇居民。当我手捧崭新的户口本和粮食供应证回到家时,全家人激动的手舞足蹈,热泪盈眶。
那时,家属农转非可是广大单职工梦寐以求的事情啊!1970年春,我参加工作,到一处县办工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为了照顾年迈体弱的母亲,参加工作时,我已经结了婚。这样,便成了家在农村,夫妻两地分居的单职工。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家属农转非方面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鼓励支持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帮助广大单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1986年7月,我电大毕业,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转年2月,被任命为副乡长。当时我40岁,恰好学历、职务、年龄三个条件完全符合家属农转非的要求。结果,正式当选后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办完了农转非手续,妻子和孩子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不久,全家便搬到了县城。
家属农转非,带来了许许多多实惠,与原来的农业户口相比,确实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是吃上了供应粮,每斤面粉0.212元。连做饭的煤炭也凭证供应。其次是住上了公房,每月只象征性地缴纳一点房租。再是子女升学就业有了保障 ...
引用 郝洪喜 2014-8-18 22:12
农转非,尤其花钱买的知识分子农转非,当时认为是好事,现在看是坏事。人事部门应该把当时收的钱退给当事人。转的家属,该有的地没有了,大多没正式工作,有的即使有工作,因工龄太短,退休金也很低。农转非遗留的这些事,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当个事实际办一办了。
引用 无用书生 2014-8-18 12:22
无所谓,无论怎么改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平等。
引用 sddkj0504 2014-8-18 11:00
是实现公平、消除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我表示坚决支持。
引用 gajlgk 2014-8-18 09:46
神马都是浮云,还不如都叫国民算了。农业、非农业,居民也吧,不如都叫国民算了。反正真正让全体人人享受到最惠的公平正义国民待遇就好了,梦就圆。
引用 lsxslj 2014-8-17 19:02
户籍制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人平等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公平、消除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我表示坚决支持。
引用 泗水老科协315 2014-8-17 15:41
拥护户口改革
引用 中国二胡 2014-8-17 15:19
户口,说有用就有用,说没用就没用。
引用 昔日老兵 2014-8-17 07:44
三说户籍改革
      当今形势下,房地产经济支柱产业面临失败,各地房地产业发生空前经济危机,产能严重过剩。于是,需要危机转嫁只有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城市中第二代人他们30年前就有了福利分房,20年后,他们通过房改购买分到的福利住房,同时继承了第一代的住房,然后对房子进行了“更新换代”为第三代安排好了至少一套住房,他们还有可能将富裕的房子投放市场,或出租或卖出,他们不仅已经远离了目前的高房价,同时还可以在目前的高房价中获益。到房地产市场了解一下,很多购房者是外地人,他们不仅要通过购房解决户口问题,还要通过购房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于是学区房价格被逼的大幅上升。户籍改革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要过于乐观。您没有买房的钱,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引用 仙公山人 2014-8-16 22:18
【话题讨论】户口改革的实质是公平
俺生下来就是“半导体”。
啥是“半导体”?爹在外边当工人,娘在家里带着俺兄妹五六个,还分生产队里的粮食吃。这样的家庭,那时就叫“半导体”。
“半导体”的家庭,大都是妇女幼小,不能干活挣工分,还得吃生产队的粮食。就让人看不起,常常遭白眼儿。
当时,生产队里分东西都是抓阄按号。俺也去拿呀!问问:“俺的在哪啊?”“噢,是你家啊,找去吧!”看到的是白眼。拿到手的,或是残次品,或是放在最后。
待了几年,俺考学出去了。再几年,政策也让老娘的户口出来了,成了“非农”。
俺考学出来,毕业后有了工作。老娘出来,地收回去了,开始,公家给几十斤粮食,叫口粮。不几年,粮食放开了,口粮不口粮的没有啥意思啦。这时的老娘,城里没人问,村里没人管。有这有那事时,问问,“你是公家人啊”!遭遇的又是白眼!
“非农”,成了没有地、没人管、没人问的人。
“农”,白眼;“非农”,亦白眼!咋的都是白眼?
说到这里,意思是,户口改革,不在乎农还是非农,在乎的是待遇公平:住房,上学,工作,医疗,养老,等等的公共服务的公平共享。
公平,才能人人不再遭“白眼”!
2014-08-16-21:20
引用 昔日老兵 2014-8-15 20:15
昔日老兵:
赞成国籍改革,都是地球人,何必分中国、美国。
引用 昔日老兵 2014-8-15 20:11
青春常驻: 赞成户籍改革。都是中国人,没必要分城市、农村。

查看全部评论(73)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