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天龙屯堡

2014-8-6 18:01|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743| 评论: 0

摘要: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大山深处、通向云南的顺元古驿道上。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名叫饭笼驿,专供过往官差信使歇脚用。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将几十万人全家移民到此,一则开发西南,二则镇守 ...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大山深处、通向云南的顺元古驿道上。最早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名叫饭笼驿,专供过往官差信使歇脚用。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将几十万人全家移民到此,一则开发西南,二则镇守边陲,驿站摇身一变,成了屯堡。

屯堡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垦种田,生息繁衍了几百年。他们在这里修建了同时供奉佛道儒的三教寺,并给首先入天龙屯堡的四位始祖修建了四公亭。

虽然与多个少数民族比邻而居,但屯堡人却固执地保持和延续着自己祖先的传统,无论是建筑、言语,还是服饰,他们都拒绝被外族同化。因此,直到今日,天龙屯堡人依然住在有着精美雕刻的明清时期的建筑里,保留着明代官话的卷舌音特色。而他们的服饰,也始终保留着六百多年前明朝正统的凤阳汉装服饰特色:长衣大袖、斜襟右衽。

我们看到屯堡里的老大爷和老大娘身体很棒,就问他们:平日里你们都吃些什么?一位老大爷笑着说:当然是玉米、豌豆、大米之类的,地里长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嘛。你看,我今年89岁,一直生活在这里,身体很好。老大爷还指着坐在门口做针线活儿的一位老大娘,用有安顺屯堡特点的卷舌方言说:她今年90岁,耳不聋、眼不花。你看,她还做针线活儿呢,平日里穿针引线,她的针线活儿好得很。老大娘听到老伴儿的话,抿着嘴笑了。我凑过去细看,那些针脚果然又细又密,很是均匀。

在古镇里转悠了半天,我们有点渴了,便向老大爷讨口水喝。喝水怎么行?我们这里也没有城里那种矿泉水啊。而且我们屯堡人走人家,烟茶为敬,小爷爷都要喝米酒,小娘娘都要喝茶的。谁知老大爷竟是执意邀请我们喝茶喝酒。

一句小爷爷小娘娘把我们喊红了脸。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天龙屯堡的方言:结了婚的男人被称为大爷爷,未结婚的男人被称为小爷爷;结了婚的女人被称为大娘娘,未结婚的女孩被称为小娘娘。

井水就成。我们连忙拒绝了老大爷的好意。拗不过我们,老大爷和老大娘舀水给我们喝过后,又拿出很多当地的美食塞给我们,执意让我们收下。老人又叮嘱说:如果一会儿你们逛得渴了,可以去镇子中心的驿茶站,那儿专门有人泡好茶叶,去了随时都可以喝到。你们一定要去喝,那个茶是特制的,喝了能够解渴,还能补充体力呢。临走时,两位老人用我们勉强能够听懂的卷舌音再三叮嘱着,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人很是暖心。

我们到了镇子中心,果然看到了老大爷说的驿茶站。茶站里,有两位身穿大袖宝蓝色长衣的大娘娘正在忙碌着。她们烧水、沏茶,把有人用过的茶碗放进开水中煮烫消毒半小时以上,才会取出来给下一轮客人倒茶用。

听说我们渴了,大娘娘取出一个陶碗,从陶壶里倒出一碗茶水递给我。这茶水淡黄清澈,犹如刚酿造一年的米酒一般。喝上一口,甘甜清冽,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听我们夸茶水好,一个大娘娘说:这可不是普通的茶叶,里面有八种东西,蜂蜜、甘草、金银花、生姜、本地长的茶叶。喝了不只是能够生津止渴,还能够祛除瘴气,能治病哩。

不是有八种吗?这才五种啊。”“对。但另外三种是不能告诉别人的,要保密。两位大娘娘对视一笑,笑容中有着共同保守一个秘密的默契。这份默契简直让人无法再追问下去。

天龙屯堡不只是茶叶配方神秘,地戏也很有神秘色彩。这是天龙屯堡人自编自导的一种民间戏剧。地戏对于天龙人来说,就如川剧之于四川人、梆子戏之于河北人、黄梅戏之于安徽人一样重要。而且在地戏的剧目上,他们也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城池。他们的剧目都是古代英雄杀敌卫国的故事,演员们身穿土布斜襟长衫,青蓝白色让人仿佛回到古代,近现代那些流行元素,在这里根本无处落脚。而演员们头上的面具和黑纱,又让那份神秘延伸开去,仿佛这一整片土地都神秘了起来似的。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