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县规定,新生儿若随母亲姓的家庭,可获得1000元奖励。在公众普遍把“新生儿随父姓”默认为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的今天,长丰掀起的这场“姓氏革命”着实让人为之一新、为之一惊。 在我国,姓氏的传承被赋予了延续香火的文化意味,而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以传承姓氏,因此,“随父姓”这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男轻女”之风,鼓励子随母姓,“慢慢地淡化父姓意识,淡化传宗接代意识”,借以推进“性别平等”,是这一举措提出的初衷。 长丰是“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项目”的一个试点县,该县也曾采取很多其他措施来降低男女性别比,比如增加公厕内的女性蹲位数量,以及引导村民修改村规民约中带有歧视女性的条款等举措,所有这一切,目的都旨在降低当地人对“生男孩偏好”。 此次姓氏革命也引发了诸多争议,最根本的是观念之争,也就是说子随母姓,忽视了姓氏背后的文化沉淀。姓氏作为一个族群基因的外在符号,自古以来遵循的子随父姓,也获得了现代生物学的支持,家族中男性Y染色体具有惟一性,只能通过男性传承,从而成为家族稳定的基因代码,子随母姓可能会引起家谱、族谱的混乱,打破人文文化的主要脉络和传承。 也有人认为提倡男女平等,主张生男生女都一样,与尊重姓氏传统并不矛盾,没必要强行捆绑在一起讨论。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女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会逐步实现平等,对于家庭生育情感的意义远大于传宗接代的意义。让社会树立理性的生育观念,需要引导公民认识到生育的社会意义,而非单纯生物意义,怎么生育应建立在家庭幸福的共识之上,这才是政府与社会应当共同促进的。 子随父姓中是否还暗含男尊女卑的观念?子随母姓能否成为时代变迁中可以接受的大潮流?您是怎么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