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建党90周年 征文 查看内容

我身边的“老保姆”

2011-8-22 10:3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5097| 评论: 0|原作者: 张开云

摘要: 刚退休不久,原县政协主席姚从和就受到了长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三顾茅庐”的厚待。为什么呢?原来县领导想让姚从和担任县老教委、关工委主任和县老年大学校长之职。 工作了大半生,姚从和真的累了,他想在家颐养 ...

  刚退休不久,原县政协主席姚从和就受到了长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三顾茅庐”的厚待。为什么呢?原来县领导想让姚从和担任县老教委、关工委主任和县老年大学校长之职。

工作了大半生,姚从和真的累了,他想在家颐养天年,为自己的家庭补上工作时照顾不到的缺失,他上有94岁高龄老父需要照料,下有小孙子上幼儿园无人接送,因此姚老很为难。“姚老,你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了,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你并没有退休啊!”听了县领导的话,姚从和笑了:“既然话说到这份上,好,我领这支将令!”

身兼老年大学校长和县老教委、关工委主任三个职务,姚从和说自己是扶“老”携“幼”,就像一个“保姆”似的,当务之急是要把“老”、“幼”工作统筹起来。

姚老上任后,召开了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跑遍了全县乡镇(工业区),从调研和座谈会上了解到,全县乡镇只有下塘镇建有一处老年活动中心,使镇老干部有独立的办公、活动场所。面对全县老年工作的现状,姚老心急如焚,于是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谋划如何尽快解决固定场所问题。原有的县老年活动中心已经不能满足更多老干部学乐需要,县老年大学只有一个教室,而学员已经突破300人。为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中心,姚从和到处奔走呼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自己的规划设想。姚老的诚心,使县规划委员会调整了县城规划,一幢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总投资400多万元的老年活动中心(其中:县政府从财政中拨给100万元,整合资源,将原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转让给县计生委办公,由县计生委补偿60万元,县民政局以“星光计划”项目从市民政局争取60万元,县交通、土地、教育、发计委筹资50万元,并从水湖公园改造中,无偿提供一块场地。)挤进了水湖公园规划区内!大家对此纷纷赞叹,一般人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姚从和却使这项德政工程变成了现实。

姚老认为,让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教育,愉悦身心,学校是载体,而大多数乡镇老年学校上课使用的是乡镇会议室,这种“一室多用”的办法矛盾大。姚老确定先抓重点镇(即首先集中力量解决离退休干部和老年人比较多且集中的原区委所在镇的老年学校校舍问题)。经多次与镇党政一把手沟通、协商,得到理解和支持,乡镇都挤出了点资金,姚老帮助他们向上争取“星光计划”项目、争取资金。新建、扩建了双墩、吴山、朱巷、杨庙、下塘等乡镇老年学校,这五所老年学校(现均为省级示范校)工程总投入260多万元(不含土地费有),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双墩镇新建的老年学校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连同绿化,总投入近150万元,校园环境优美。在解决了老年学校校舍的同时,也解决了老年活动、娱乐的场所,从而可更有效地实施学乐结合。

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和合并乡镇后,我县有6所乡镇老年学校解决校舍问题,尚有13个乡镇老年学校校舍需要解决。姚老紧紧抓住撤并乡镇派出所的机遇,多渠道筹集100万元资金,解决派出所建设过程中所欠的部分债务,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解决老年学校校舍和老干部活动场所问题。这个方案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委分管书记牵头加以落实。对于没有活动场所其它乡镇,县财政以奖代补方式,分别补偿2-3万元。届时,全县20个乡镇关工委、老年学校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学习场所。

在硬件建设上,从调查研究、沟通思想、向上汇报、左右协调、制定方案、筹集资金、外出参观, 到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等环节,姚从和总是考虑在先,亲自组织、亲自安排、亲自参与、环环相扣。在他的日程表上,工作总是摆得满满的。一般人的眼里,退休后继续为社会服务,事情不会多,不会很忙。可姚老的事情确实很多,工作百忙。特别是在协调资金,争取县内外援助支持的关键问题上,他多方捕捉信息,抓住机遇,利用公私关系,疏通相关渠道,不顾丢面子,不惜伤身体去攻关。他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精神,感动了大家,他的辛勤工作,换来了社会各界援助资金近400万元。对他自己的回报,却是辛劳、汗水和一些人的不理解。他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践,实现了一个退休干部的人生价值。

作为关工委主任,姚从和对孩子们疼爱有加,为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实施了“一二三”工程。“一”指一块展板,“合肥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板”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姚主任把这块展板统一安排到乡镇中、小学进行巡展,并派县关工委报告团成员针对展板内容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二”指两份报告,即利用两份以德育为中心的报告材料请报告团成员在全县中、小学普遍开展进行理想信念和孝亲敬老教育;“三”指利用三类光碟进行家庭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就当前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两极分化现象,姚老有目的地进行探究,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收集、整理近年来全县高考“状元”的成才事迹和因种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教材,制作成《启示篇》、《警示录》光碟,以活生生的人和事,形象直观地对全县青少年开展教育,这 “启示”篇和“警示”篇引起了巨大反响。另外,他派人复制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光碟免费发放到全县中小学播放,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姚老还在“五教”、“五助”等方面,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呕心沥血,默默奉献。

姚老不老,他与时俱进,思路创新。针对许多老干部不会电脑、不会使用手机短信等问题,姚从和决定办个汉语拼音班,一开课就接受了68人报名。对于乡镇老年组织机构臃肿问题,姚老锐意改革,实现了“五老合一”。以前“五老”(老教委、老年学校、老龄委、老干部党支部、关工委)组织,多头向领导请示汇报,重复部署工作,这势必会影响党委、政府领导的精力。基于这种状况,姚老指导乡镇,整合了“五老”人员、经费、活动场所等资源,便利了老干部、老同志开展工作。

此外,姚老还创新向敬老院延伸的办学思路。他经过多次调研,决定利用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网络,组织他们接受远程教育,并在五保老人居住集中、环境设施较好的敬老院试办老年学校,对规模较小的敬老院,组织老年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接受远程教育,把本地敬老院老年学校纳入本乡镇老年学校分校,统筹管理,用“面授+空教”的形式进行教学。现乡镇敬老院2000多名五保老人接受了空中老年教育,有效地扩大了老年教育覆盖率。

 “痴心不改慰暮年,壮心不已励后人”。几年来,姚从和为全县老年工作实实在在地办了几件大事,发挥了余热,然而他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有辛苦,没有享受,只有功劳,没有名利,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的敬业和奉献精神,让我们后来者,领受和继承的不仅仅是一份沉甸甸的事业,更是一种永不倦怠的人生追求。有人问姚从和退休后整天忙什么,他说:“下台”又“上台”,工作从头来,要问干什么,组织有安排,服务老同志,关心下一代。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