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以“老年教育30年——实践、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召开。论坛邀请了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地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参会,共话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老年教育学界的专家们认为,老年教育是精神养老的最好途径之一。而高等院校发展老年教育是符合国际化发展的,是大势所趋。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他演讲的内容是关于高校如何发展老年教育。他认为,老年教育既是社会老年化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的“为社会服务”职能包括为地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因此学校要担当办好老年大学的重任。杨德广介绍说,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对老年人开放,规定国立大学允许老年人参加课程学习,享受免费或减费听课等。“斯坦福大学等名校还建立了老年寄宿学校等。日本人的观念是多建一所老年学校,少建一所老人医院。”他认为,高等学校要发展老年大学,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提供必要的办学条件,其次是要选一位好校长和精干的工作班子;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等;从老年学员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上海市老年教育协会会长俞恭庆认为只有高等院校进一步重视、意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老年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大力发展,但现实是国内一些顶尖高等院校专门从事老年教育研究的少之又少。所以,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的呼声到达最高决策层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老年教育从顶层设计上得不到大力支持的原因之一。 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大学分校校长毛杏云说,“教育”二字,有自己的界定、属性、意义与范畴。而在高校发展老年教育的氛围和层次,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它肯定不能像社会办学、社区教育等等那样门槛较低,但办好了一定是高规格、有引导性的。 内蒙古老年大学专职副校长查苏认为,将老年教育提到素质教育的层面,这样才能秉承“追求终身学习,树立长者风范”的办学校训,也是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上海市老干部大学提出,老年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素质教育、艺术人文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这是符合老年教育的特质和老年学员的内在需要的。内蒙古自治区老年教育要加快推进场所建设的步伐,在保证硬件建设的前提下,要将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加强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重视老年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自治区4所高校老年大学分校的引领带动作用,使内蒙古自治区各高等院校更好地承担起老年教育的重任,为内蒙古老年教育的发展助力。 五月末,全国高校老年大学发展联盟筹备座谈会在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举行。该座谈会由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上海东华大学老年大学倡议发起,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浙江大学老年大学、厦门大学老年大学等10所老年大学共同探讨如何促进高校老年教育的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校长阮兴树说:“大学培养人具有‘贵族’精神,而我们培养出的老年学员都是有品位的人,是老人中的‘贵族’。目前社会上的老年大学是‘一座难求’,而他们是‘一师难求’”。如今,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已形成一定规模,是所有高校老年大学里的“佼佼者”,面向社会老人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