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香同志事迹
刘永香,女,原泰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1945年6月出生,1962年8月参加工作,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刘永香同志把退出工作岗位视为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美好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离岗不离志,退休不松懈,始终不忘党员本色,积极组织文体活动,带动离退休老同志们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一、永葆本色,思想常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参加集体活动、集体学习的次数相对少了,所以我更要自觉加强个人学习。”刘永香同志这么说。为保证学习效果,她给自己制定了个人学习制度,要求自己每天学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除收听广播、收看新闻外,读书看报阅读学习材料均要做学习笔记。她的书桌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学习笔记,是她多年来摘抄的学习内容和撰写的心得体会。仅今年上半年,刘永香同志参加教育实践活动所做的学习笔记就已经写满了两个大笔记本。她常说:“学无止境,我要用实际行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做个与时俱进的老太太。”
二、开展活动,凝聚爱心。“老同志们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应该做什么?干家务、带孩子、出门散步聊家常?不,我们应该活得更精彩。”1996年秋天,以“天天有个好心情,人人有个好身体”为目标,刘永香同志与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姐妹一起,组织泰山区机关离退休女干部成立了“金秋艺术团”,每周一到老干部局参加活动,练习女子合唱。为提高表演水平,刘永祥同志印制了字母拼音表,发放到艺术团成员手中,与老姐妹们一起从最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练。“平时咱说话谁不带点家乡音啊,听着也亲切,可要想真正把合唱唱出水平来,这发音啊,还真的好好练练。”学拼音、练发声,学乐理,唱新歌……艺术团成立至今整整18年,刘永香同志从未缺席活动。2006年,刘永香同志主编了《金秋十年》纪念画册,策化拍摄了《金秋艺术团活动集锦》录像, 2013年9月,为纪念“金秋艺术团”成立17周年,她创作了《泰山区机关离退休女干部金秋艺术团姐妹名字串联帖》,将艺术团所有团员的名字编写入诗帖当中。自2006年开始,她每年都组织金秋艺术团周年庆祝活动,进一步促进成员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相互关心、互助互爱,增强了活动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老有所学,提升生活质量。为更好地开展艺术团活动,刘永香同志自2002年春天开始学习钢琴演奏。不识乐谱、不认键盘,她就一点一滴从头学起,多年来,刘永香同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克服了年龄大,手指不灵活,手脑不协调等困难,到现在她已取得钢琴业余七级证书。她以自己为榜样,鼓励合唱团成员培养爱好、坚持学习、丰富生活,现在每到合唱团集体活动,成员们吹拉弹唱,其乐融融,进一步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她更注重以身作则,引导两个外孙培养健康向上的个人爱好并长期坚持,在她的带动下,她的两个外孙在声乐、钢琴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优异的成绩。
四、老有所为,发挥作用。学会钢琴演奏,掌握乐理知识后,刘永香同志开始尝试着把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谱写进歌词曲谱当中,让金秋艺术团的老姐妹们唱得更亲切、带劲,更能贴切地抒发心声。2012年,刘永香同志与哥哥刘永泉合作创作歌曲《我们在一起》,讴歌了老同志在艰苦岁月中为人民奉献青春、为祖国作出贡献的时代精神与风貌,在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12音乐•中国杯第三届全国优秀词曲、歌手、乐手大型音乐展演赛上荣获金奖。多年来,她创作了《老太太》、《老太太乐》、《向着明天,向着未来高歌》、《我们的星期一》、《廉政、勤政之歌》、《泰山区老年大学之歌》、《我们在一起》等多首作品,歌曲通俗易懂、节奏明快,获得了艺术团成员及老年大学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多首歌曲被选定为泰山区老年大学合唱班学习曲目,《泰山区老年大学之歌》被定为泰山区老年大学校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