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妨碍他们与社会的正常联络沟通,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孤独,降低生活质量。所以,一旦出现听力下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老年人听力?老年人保护听力的措施有哪些? 一、引发听力下降的因素 引起老年人听力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机体衰老、生活环境的影响(如噪音、铅、汞、砷等毒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血管病变、感染病毒、耳毒药物损害(如庆大霉素、新霉素、阿司匹林、抗肿瘤药物)等。在影响老年人听力的因素中,机体衰老引起的老年性耳聋最为常见。老年性耳聋是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听力损失,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耳蜗和蜗后,临床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言语识别率降低等。老年耳聋患者的普遍特点是,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有时能够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言语识别率明显下降,同时有部分老年人会伴有耳鸣。 老年性听力下降尤其是在耳聋早期,应尽早到医疗或康复机构去检查,找出致聋的可能原因,对症治疗,可以预防致聋因素的恶化,延缓病情发展。 二、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人老耳背”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的最大伤害是对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老年人的心理测试中发现,具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普遍存在精神调控能力差、心理感受状态不良、有抑郁倾向。这说明,听力障碍会给病人造成心理创伤,而且会降底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动性。所以说,恢复听力不仅是生活需要,而且是精神需要和心理需要。 对于老年性耳聋,人们不必感到紧张。老年人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积极采用治疗及康复手段,听力下降一般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改善的。其中,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应该是一种最现实、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老年人选配助听器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耳聋的原因、使用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选择合适自己条件的助听器。依形状的不同,助听器可分为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等,这些助听器各有利弊、价位也不一,老年人佩戴哪种最合适,就像配眼镜前先验光一样,一定要听专科医生的指导,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验配机构购买。 三、防护听力的保健措施 人的听力功能从40岁开始下降,有听力障碍遗传的人,可能会提前到30多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听力,提前保健显得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避免噪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已经衰退的听觉会更容易疲劳和受刺激,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人应尽量躲避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2. 慎用耳毒药物 人到老年,疾病较多,时常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特别要注意的是,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过量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医治疗。 3. 注意饮食 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蔬菜、水果、鱼肉、牛羊肉。戒除不良嗜好,特别是抽烟和饮酒会加速老年耳聋的进程。 4. 保持良好情绪 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造成听力锐减或耳聋。 5. 改掉不良习惯 不要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当耳道奇痒难忍时,可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有时会感到耳朵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掏耳朵时,动作一定要注意轻,要注意卫生,要格外小心,否则会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