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前,先说说为什么很多父母不愿意带孩子去旅行。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原因很 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记不住。孩子太小,看什么都记不住,去了也 白去,浪费经费和精力;二、危险。小孩子出去爱生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安全,吃不习惯玩不好;三、麻烦。出去带很多孩子的东西,大人还要照顾孩子,陪孩子太累,玩得不尽兴。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原因是不是站得住脚。首先,第一个“去了也白去”的说法,最为普遍。 我特别害怕父母的“有用论”。譬如弹钢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没用的;学冰球是有用的,捉迷藏就是没用的……沿着有用论的思路,旅行就是瞎玩儿,既考 不了级,也加不了分,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 再说第二个困扰家长的原因:危险。旅行,就会有意外,有风险。会有吃不习惯的饭菜,会有等不到的班车,会有磕磕绊绊,甚至会生病和缝针……但是,这不正是旅行的目的所在吗?我们不是想让孩子更坚强、会处理困难吗,不是想让孩子成熟成长吗?而旅行,恰恰 就是这么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 最后,嫌麻烦的家长,我想说,旅行是加强家庭凝聚力的最好时机。拥有一段完整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是一件甜蜜和惬意的事情吗? 三个不愿带孩子旅行的原因,分析到这里。带孩子旅行的好处,到底在哪里。我觉得,大体可以分成三节课。 第一课,多元价值观课。在现实中,大到宗教的矛盾,国家的纷争,民族的仇恨,小到邻里的纠纷,婆媳的争斗,很多都和各自的狭隘价值观有关。但如果我们解决了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做事这个问题,也许社会就和谐多了。 那么,怎么让孩子拥有多元价值观呢?一是阅读,二就是旅行。 第二课,多样世界观课。旅行,是一种最好的、最直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我曾经去往粤北山区,让我无法想象的是,那里的孩子,竟然冬天都没有一双鞋子穿。同样,在德国乡村的清晨,可以看到浓密的玫瑰拱廊下,一位白发老人,手捧 一本厚厚的书在阅读;在尼泊尔,可以看到居住简陋的人们,每天早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去拜神和祈祷;在日本,你可以根据列车到达的时间,来校正自己的手表; 在法国,你也会预约了一位司机,迟到一个小时,还温柔跟你说别着急…… 第三课,多重人生观课。旅行,会让人知晓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人生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有好,有坏,有熟悉,有生疏,有理解,有费解。任何地方,都有其美好和丑陋;就如同任何的一个人,也都有其可爱和不足。 而当一个人,知道了生命的不同活法之后,才会开 始成为一个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尊严和追求的人。 所以,带着孩子去旅行吧,不仅关乎游玩,更是带着他去体验生命进而改变人生——这才是旅行最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