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在社区 服务社会暖人心 ——记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祥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车传庆
2009年,车传庆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后,担任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区党总支祥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创办了社区“车大哥党员调解工作室”。多年来,他心系社区,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视社区居民为亲人,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和谐社区增添了正能量。 搭建平台,做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员这个位置上永远不会退休。”车传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上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伊始,车传庆把夯实老干部党建基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和发展需要,他积极探索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把支部工作重点同社会发展变化、街道社区中心工作、发挥老干部积极作用结合起来,引领支部离退休干部党员乐龄有为发挥余热,为社区谱写和谐乐章。伊春路社区现有居民4800户、15068人,街道社区为了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积极性,实施了群众民主议事、党员民主定事、党群民主干事的“党建民主三事制”,设立党群民主议事厅,他带领广大离退休干部围绕街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环境整治和民生工程,积极开展“询民意、访民情、提建议”活动,收集社情民意,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报告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畅通了街道、社区与居民沟通渠道。老干部党支部坚持做到街道党工委没有想到的事,支部主动想;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支部主动做;安排交待的事,支部积极办,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 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社区文化和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在车传庆的倡导下,2012年社区党总支创办了《和谐家园》简报,每月2期,每期印发500份,发放到居委会成员、各楼院党支部、楼组长手中,并张贴在社区宣传栏和各楼道,达到家喻户晓。目前,《和谐家园》已编印60余期,印发30000余份,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喜爱,架起了党委政府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现在,居民对社区的事情更关心了,参与社区活动的劲头更足了。 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 伊春路社区是老城区,基础设施差,低收入群体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社会关系复杂,矛盾纠纷多。车传庆退休前在街道分管信访工作,在处理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2010年,他主动向社区“请缨”,经上级批准,创建了“车大哥党员调解工作室”,他把调解工作作为一份事业专心经营着,总结出了“怀有感情,压住火气,耐心交流,握手言欢”16字工作口诀,把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处理得迎刃有余,人们剑拔弩张怒气而来,都是冰释前嫌微笑而去。 社区有一位76岁的老人,儿子、儿媳自己有房子不住,租出去挣钱,回家来啃老,每天都很晚回家,影响他和老伴的休息,老伴患有严重心脏病,经不起折腾,几次让儿子搬出去住,儿子坚决不搬,最后,老人无奈告到了法院。老人的儿子非要法院判他们脱离父子关系,他才肯搬。为这件事,他多次与老人的儿子长谈到深夜,讲人情讲孝道讲法律,有好几次被老人的儿子从家中赶了出来,家里人都劝他不要自讨苦吃,一把年纪还要看别人的脸色,他说“没啥!调解是个细心活,我干了一辈子了,知道该怎么去做。”凭着一股子执着劲,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费了多少口舌,苦口婆心劝说,老人的儿子终于被感动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搬回了自己家。他又趁热打铁,尽力缓和他们的父子关系,他的调解下,父子从对簿公堂变成了和谐相处。现在,父母做好吃的就会主动打电话,让儿子儿媳回家,儿子也经常回家探望照顾父母,一家人其乐融融,彼此享受着天伦之乐。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他厚厚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登记”中记录了很多,人们在他的调解室里找到了打开心锁的钥匙,渐渐地,老百姓对他有着一份特殊的信任,有困难不上访,找他来解决;有矛盾不起诉,找他来调解;有苦衷不掩饰,找他来诉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有15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加入到他的“车大哥党员调解工作室”,每天有3名义务调解员轮流值班,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和谐,传递着社会正能量。4年来,“车大哥党员调解工作室”共化解矛盾纠纷数百起,说服和劝阻上访事件10多起,使
60多个家庭重归于好,100多人握手言和,街坊邻居和睦相处,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 兜里揣着“小本子”,心里装着别人的烦心事 车传庆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反映的“烦心事”,哪家有矛盾纠纷需要调解,哪家生活特别困难需要帮助,哪块地方卫生需要清理,哪些问题需要提前预防等等,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有处理办法、处理结果和对问题的反思,他的目标就是把大家的烦心事办成放心事。 伊春路社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大型社区,卫生长时间没人打扫,小区垃圾成山,杂草丛生,社区居民怨声载道。车传庆走街串巷,了解情况,经过分析,原因就是小区老城区和开放式楼院,居民多,楼院分散,难以集中管理,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管。他立即召开老干部党员大会商讨对策,最后决定:“小区没有人管,我们自己管;卫生没人打扫,我们自己打扫。”于是,依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了“和谐社区小分队”,把每周六定为“伊春党员奉献日”。从此,无论严寒酷暑,每个周六,伊春路社区总会聚集一支由老干部党员组成的“清洁大军”,义务打扫楼院卫生,整治社区环境,这一坚持就是五、六年。他的腿在部队参加军事训练时受过伤,加上现在年龄偏大,走路不是很利索,但组织打扫卫生时,他总是干在最前走在最后。平时出门他也总是带上自制夹子和垃圾袋,眼睛习惯性往地上看,发现垃圾随手捡起。许多社区居民看到他拖着行动不便的腿参加义务劳动,很担心,劝他多休息,他都会乐呵呵地说,“人老了,腿脚都不利索,这么活动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也美化环境。”在“和谐社区小分队”的影响下,社区居民提高了维护整洁环境的自觉性,群众纷纷加入清洁队伍,现在,社区干净整洁、清新亮丽、绿色满目,焕发出蓬勃生机。 社区有位80多岁的独居老太太,生活困难,性格非常孤僻,和邻里关系处理不好,经常闹到居委会来。车传庆知道她的情况后,到老人家里问寒问暖,了解她生活中的困难,老人自己办不了的事,他就主动承担,跑前跑后,热心张罗,还和居委会的同志为老人送米送油,同时,对她所居楼栋的居民进行耐心说服,鼓励大家多关心这位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人与邻居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几位邻居还义务承担起了照料老人的任务,老太太逢人便夸“车大哥”是个好人。 胸怀大爱见真情,扶贫济困献爱心 多年来,他始终把帮助困难群众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担当,看到别人有难、受苦,他总想伸出手帮一把。有人不理解,问他图啥,他说:一是做人要善良,这是本分;二是作为支部书记要在老同志中带个好头,这是义务;三是为年轻人做个榜样,这叫传递正能量。在他的带领下,祥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年都要开展多次扶贫济困、“慈善一日捐”、助学和救灾捐款等活动,到现在已坚持了5年,累计捐款3万余元,捐衣捐物千余件,帮助困难家庭和学生20多个。2011年,车传庆被评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他把获得的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社区,用来帮助社区一些贫困家庭和学生。 今年3月份,他得了急性胆囊炎住院,人们得知这一消息,纷纷到医院看望,有他调解过矛盾的当事人,有他帮扶救助的学生,有和他一起工作的老伙伴们,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社区居民。花香溢满了病房,问候传递着关爱的情谊,让车传庆忘记了病痛,他的心又回到了调解工作室,回到了他钟爱的社区大家庭。 车传庆无私的付出,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与尊重。2013年,他所在的祥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感动青岛十佳人物”,青岛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服务标兵”、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近期,他又被吸收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和部分地市巡回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