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认清“健康讲座”真面目

2014-7-12 17:2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90| 评论: 1|原作者: 文/慧剑

摘要: 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兴办所谓的“健康讲座”为名,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以传播健康知识、义诊、赠药为幌子,忽悠、欺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借机牟利。这些所谓的“健康讲座”不过是一种披 ...

 近几年来,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兴办所谓的“健康讲座”为名,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以传播健康知识、义诊、赠药为幌子,忽悠、欺骗老年人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借机牟利。这些所谓的“健康讲座”不过是一种披着科学外衣的骗局,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推销产品,甚至是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不仅让老年人掏了腰包,还贻误老年人的病情,损害老年人的健康,引发各种社会纠纷,危害不容小觑。

 ■“健康讲座”专门忽悠老年人

 67岁的赵湘是湖南岳阳市人。2013年9月中旬的一天,他在街上散步时,有人递给他一张传单,上面是一则健康讲座广告,讲座地点设在市内某宾馆。赵湘退休前是一名机关干部,也算有一定见识,并非能轻易被糊弄的人,但那天他心动了,原因是传单上写的讲座组织者是“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岳阳工作站”,上面还盖有公章。他想这应该是正规的专业机构,可信。反正退休在家也没事,听听健康讲座有益无害。两天后,他按时来到宾馆听讲座,接待人员对他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登记,还查看了身份证。和他一样前来听讲座的人,也都是经过信息登记后才有序入场的,没有身份证不准入场。一看这么“正规”,赵湘的心里更踏实了。

 赵湘进场时,会议室里已坐满了跟他年纪相仿的老年人。据主持人介绍,主讲专家是一名海归。讲座的内容是专门针对老年人防疾病和防衰老的医学保健知识。就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时,主讲人拿出一个药盒,向大家隆重推介:“这是一款名为复合多酶胶囊的保健品,有突出的保健效果,尤其对老年人非常有益,一盒可以服用半年,对参与这次讲座的人实行特别优惠,价格仅为原价的1/3,只需2380元。”赵老的身体本不是很好,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一直在服用医生开的增加白细胞含量的药物。他将自己的情况现场向专家咨询,得知这个复合多酶胶囊可以增加白细胞含量,而且效果比一般的药要好。他立即买了一盒。

 服用复合多酶胶囊半个月后,赵老去医院检查,发现白细胞含量不但没增加,反而下降了。医生问他有没有按时服药,他才说出听讲座买药的事。医生告诉他,所谓的讲座可能是个推销陷阱,他服用的复合多酶胶囊很可能只是普通保健食品,对他的病不会有任何效果,甚至可能有害。赵老回家一看,果然发现复合多酶胶囊的包装盒上印有“卫食字”字样,他这才知道自己受骗了。但有一事他想不明白,所谓的“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岳阳工作站”是个什么组织?他咨询有关部门后得知,“世界抗衰老医学会岳阳工作站”并未在当地卫生、药监部门备案,根本不具备在当地开展宣传、推荐等活动的资格。

 像这类“健康讲座”,近年来在各地屡见不鲜。武汉市武昌区的吴老太每天有晨练的习惯,6点准时出门跟几个老姐妹一起打太极拳。去年10月的一天,一起练太极拳的马老太手里拎着一大包洗衣粉,说是刚刚听健康讲座得的小礼品。“只要听完讲座就有礼品。”马老太兴致勃勃地说。“都讲些什么呀?”老太们围上来问。马老太说:“讲的是老年人如何防病治病的知识,还推荐了一种按摩床垫,说可以治疗好多种老年病。”“骗人的!”一个老太太说,“我儿子说了,现在打老年人主意的骗子多得很哩,小心糖衣炮弹。”马老太说:“床垫你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呗!反正健康知识是白听的,礼品是白拿的!这不,我就赚了一袋洗衣粉。糖衣炮弹怕什么?咱把糖衣吃了,炮弹扔了,不就得了!”大家一听笑成一团,觉得有道理,有人说:“下次你再去叫上我们,大家一起去吃‘糖衣’。”

 可出人意料的是,几天后,原打算只去吃“糖衣”的8位老太太,竟有5位各花1800元买了按摩床垫,3位在犹豫中。原先说了只吃“糖衣”、扔下“炮弹”的马老太,也买了一张床垫。

 这种健康讲座,一般都是外地人组织的,开课时间为早上六七点钟,通过宣传单或推介人员向老年人承诺,只要听完课就发礼品,比如鸡蛋、洗衣粉、营养品等。这些小恩小惠让不少老年人趋之若鹜。随后经过“专家”一通忽悠,绝大多数人最终会掏钱购买产品。

 家住湖南湘潭的李女士向笔者倒苦水,说她母亲今年65岁,患有风湿病,经常去听一些健康讲座,这些讲座除了专家授课外,还有病愈的老人现身说法。她免费试用过磁疗垫、泡脚盆、热垫、磁疗床等,隔三岔五地购买保健品,家人怎么劝她都不听,最近半年已花了上万元。李女士耐心地劝母亲,那些被“专家”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专家”也是假冒的,现身说法的老人也是骗子花高价钱请来的“托”。可无论自己怎么劝,母亲就是不听,宁可相信骗子也不相信她,还埋怨她不孝顺。

 有着相同苦恼的还有王先生,他母亲也是经常听健康讲座,平时非常节俭,不乱花一分钱,生活精打细算,可每次听讲座都要花几百甚至上千元购买各种保健品,并对“专家”的话深信不疑,掏了腰包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辨别是非能力减退、贪小便宜、又有些积蓄等生理、心理和生活特点行骗的“讲座”,总是披着“专家授课”或“××医学组织推介”等外衣,以小恩小惠为诱饵,以普及健康知识和疗效试验为吸引力,忽悠老年人掏腰包。

  ■揭开“健康讲座”的低级骗术

 如今,全国各地都加大了对所谓“健康讲座”的打击力度,各类案例不断在媒体上曝光,老百姓大都对这种骗人的勾当有所了解,可为何还是有人上当受骗呢?调查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健康更加重视,而“健康讲座”正是抓住老年人的这种渴望。曾在“健康讲座”工作过的刘峰良心发现,主动揭露这种骗术的骗人手法,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招:

 打“专家”旗号,骗取老人信任。“健康讲座”最吸引人眼球的,一般都是以某某专业医学机构的名义组织,聘请某某医学专家授课,它抓住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专家权威性的景仰。而事实上,那些穿着白大褂在台上口若悬河的“专家”、“教授”,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普通医务工作者,有的甚至是对医学都不太懂、临时从网上下载健康知识来现卖的,这些人被组织者精心包装过后就成了专家。曾在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等地行骗的“中老年疾病研究中心”,聘请的专家就是一名普通退休医师。他们先邀请她以“专家”身份负责“健康讲座”,然后对她进行包装,比如给她捏造一份由某权威医疗机构颁发的专家身份证明,她就摇身一变,从一名普通退休医师成了所谓的“专家”。这些所谓的“专家”,能抓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将“健康讲座”讲得引人入胜,而且能在讲座期间收放自如,不失时机地推销产品。

 小恩小惠,诱人上钩。老年人大都节俭,有点小实惠就趋之若鹜。“健康讲座”往往抓住老人们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以各种小礼品为诱饵,诱他们上钩,此所谓“钓老”。从街道办事处退休的周大妈成为“健康讲座”的铁杆听众,就是冲着小礼品去的。她逢人就说,有礼品拿,还免费听讲,免费体检,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但周大妈也吃过这些小礼品的亏。有一次,周大妈领的礼品是一种名为“珍珠营养粉”的保健品,实际上是过期的麦乳精换了个包装。周大妈吃过后上吐下泻,去跟组织讲座的人理论,对方解释说,他们的珍珠营养粉有些过敏体质者不宜服用,会有反应。周大妈听得一头雾水,最后不了了之。

 打人情牌,感动老人。在一些健康讲座上,年轻的推销人员往来于老年人之间,为老年人按摩捶背,亲切地喊他们“叔叔”、“阿姨”,陪他们拉家常,还隔三差五地与他们通电话,甚至上门帮他们做家务,让老人感动之余,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产品。感情牌实质上是攻心牌。从老师岗位退休的李老先生是一位空巢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基本上每年春节全家人才能团聚一次。他没有什么爱好,不打牌不下棋,不种花不养鸟,终日与电视为伴。有关某健康讲座的信息,他也是在电视里的字幕广告上看到的。作为退休教师,李老先生当然知道那是卖药的,但闲得无聊,还是去听了讲座。具体内容他听完以后很快就忘了,可对于“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却印象非常深刻。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女孩儿对他嘘寒问暖,“李叔叔”长“李叔叔”短地喊得他心里热乎乎的。听完讲座离开的时候,他是被女孩子挽着手送到楼下的。临别时,女孩子还嘱咐他:“天凉了要注意保暖,多穿件衣服。”李老先生感动得眼睛发潮。他女儿跟那姑娘年纪差不多,可长年在外忙工作,一年难得见一面,电话都是个把月打一次,很少这样关心自己。第二天,他又情不自禁地跑去听讲座,那个女孩子主动陪他聊天,还是那么关心他。几天后,为了答谢女孩子,李老先生掏2000多块钱买了他们的产品。

 推出免费体检,让老人“钻笼子”。“健康讲座”往往利用老人害怕疾病的心理,推出免费体检,用的是“神奇”的仪器,可以“测”出百病,但毫无疑问,每个参与体检的老人都会被查出这样那样的病来。曾听过“健康讲座”的秦大妈说:“讲课结束后,就开始体检。体检的仪器是一台全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检查起来很方便,一根线的一头连着仪器,另一头用胶布贴在手腕上,电脑上很快就有了检测结果。”电脑打印出她的《检测报告单》,上面共有心脏功能、血管状况、血液状态、微循环功能、人体运动参数等5项39个参数,参数超标都用星号标注。平时身体没什么毛病的秦大妈,居然被查出18项参数超标。经“专家”诊断,她的病情多达7项:关节炎、骨质增生、头晕、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对症”的处方是:二甲双胍每次一片,每日三次;丹参片每次三片,每日三次。而这些药讲座现场都有。

 找托儿现身说法,麻痹老人。经过上述几招轮番轰炸后,许多老人开始蠢蠢欲动,但对药物或器械的疗效仍持怀疑态度。正在左右观望之际,一起听讲座的人中有人适时现身说法,对药物或器械的效果大加称赞。上面提到的秦大妈当时正犹豫,就听身边一位老哥说:“这药确实不错,我才吃了不到一盒,血压血糖就降下来了,我一下子就买了2000多块钱的药。”说着,他还拿起现场摆的药让她看药盒上面“功能主治”一项的内容。一听真有效果,秦大妈便掏钱买了药。可后来她无意中发现,那个老哥竟然是个托儿——组织者不但悄悄退钱给他,还免费送了他几盒药。秦大妈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利用滚动收费方式,打消老人顾虑。还有一些“健康讲座,采用收费、退费、再收费的滚动收费方式忽悠老人。比如,两年前被查的“某老年基金协会”,其讲座一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连续开好几天,第一天免费进场,一位自称“老师”的人给前来听讲座的老人讲解健康知识,结束后给每位到场的老人发放6枚鸡蛋,并请大家花20元买一张“健康超值回报卡”,说第二天来就会有“超值回报”。第二天凭着那张“健康超值回报卡”,再花上20元买一份健康食谱,说为了限制人数,每人缴纳10元钱的押金,等第三天再来时,退还押金。缴纳押金的老人还能领取一瓶价值25元的食用油。第四天很多老人被要求购买价值50元的喇嘛油,第五天再退还60元现金,再买160元的钙片,次日又全额退还。如此类推,到第八天时,讲座举办方卖出的是600元一份的“澳洲蜂胶”,并称这种蜂胶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具有预防三高、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最重要的是,购买该产品以后第二天会有更大的惊喜,而且每人限购4份。许多老人花了2400元买了4份“澳洲蜂胶”后,次日早早跑到讲座现场期待“更大惊喜”,结果却是由喜转悲——主办方人去楼空,老人们欲哭无泪。

 以推广医学保健知识为内容的健康讲座本身并没有错,它能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老年人没事听听讲座是完全可以的,但一定要谨慎小心,捂紧钱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纪慎言 2014-7-24 15:44
国家应该像反腐败一样整治一下这种乱象,把老人从中邪般的迷途中解放出来!

查看全部评论(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