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成功举行。包括“亚信”成员国、观察员国、峰会客人在内的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及代表与会,共商亚洲安全合作,共谋亚洲长治久安,共襄亚洲未来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在“亚信”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中国还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倡议成立“亚信”非政府论坛等推动亚洲安全合作和“亚信”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布《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亚信”上海峰会在“亚信”发展史上以及亚洲安全与合作进程中已经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亚信”助推亚洲安全与合作 “亚信”于1992年10月5日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倡议建立,为亚洲地区安全问题进行对话与磋商论坛,主要目标和宗旨是通过制定旨在增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多边信任措施以加强合作。22年来,“亚信”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拥有26个成员国、13个观察员国和组织,成为亚洲为数不多的跨文明、跨地域、讨论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的重要平台。 “亚信”的成立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冷战结束后,亚洲各国人民渴望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共同心愿。2002年,面对亚洲艰巨的反恐怖主义任务,“亚信”首次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当时中国、阿富汗等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与会,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通过了旨在增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阿拉木图文件》和《关于消除恐怖主义和促进文明对话的宣言》,向国际社会表明,“亚信”成员国坚定不移倡导和实践以互信求安全的新型安全观。两年后,“亚信”外长会通过《亚信信任措施目录》,规定成员国在军事政治、应对新挑战和新威胁、经济、生态、人文领域制定和落实信任措施。2006年,“亚信”成员国领导人再次聚首阿拉木图,通过第二次峰会宣言,肯定“亚信”进程作为建设性对话推动者的意义,提出将“亚信”发展成为政治对话论坛,并将10月5日定为“亚信日”。一年后,《亚信信任措施落实纲要》出台,7个国家愿担任落实信任措施协调国。2010年,第三次峰会在地跨亚欧大陆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亚信”更加成熟,影响日益扩大。第三次峰会发表了《建立亚洲相互协作和合作安全》宣言,为“亚信”的未来作出进一步规划,“亚信”已成为开展包括政治对话与互动在内的多边论坛。 今天的亚洲,拥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众多文明、民族的汇聚交融之地。“亚信”成立22年来,为亚洲地区安全稳定和对话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员国、观察员国涵盖范围广,机制建设日趋完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主要合作方向明确等特点表明,“亚信”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为维护和巩固亚洲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倡导亚洲精神,体现中国特色 安全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两大基本诉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今天,亚洲各国呈现出总体稳定、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势头。然而,亚洲国家仍面临一系列突出的发展问题,成为进一步巩固安全的制约因素。亚洲地区有7亿多人还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下,这给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滋生提供了土壤。一些国家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家动荡不止。亚洲自然灾害频发,应急、救灾的能力和资源不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有一个安全的发展环境。面对发展振兴的历史重任和错综复杂的地区形势,对抗和纷争没有出路。只有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才能实现亚洲的长治久安。 此次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了《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提出了加强亚洲安全合作的新观念、原则与路径,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构建开放、平等、透明的安全合作格局。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这既是对亚洲国家历史传统的尊重,也照顾到亚洲多样性、差异性、成长性的现实特点,起到了思想上扶正祛邪、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也充分体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 中国作为“亚信”创始成员国,一直是“亚信”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对亚洲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中国积极参与“亚信”各领域信任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与其他成员国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保持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国作为地区大国,从不恃强凌弱,与亚洲其他国家打交道时,国家无论大小,始终秉持平等与互信的理念。60年前,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也在周边国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冷战结束后,中国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积极寻求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走西方“国强必霸”的历史老路,彰显出中国人民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决心与诚意。 共建和平、稳定、合作的新亚洲 21世纪的世界史是以亚洲的经济崛起为开端的,西方不再是历史舞台上唯一的主要角色。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5%,亚洲发展中国家整体增长9%。亚洲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仅为5.6%。同时,现代亚洲又是复杂多样的,她既是地球上历史文化传统最为深远的大陆,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化的突出前沿,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解决亚洲现有问题没有现成模式,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自己来办。亚洲最需要的是凝聚力与向心力,合作才是亚洲和平发展的基础。中国始终愿意与各国走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发展之路,中国是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建设力量和积极力量。相信只要亚洲各国真诚携手,就一定会凝聚更大共识,不断维护和巩固亚洲安全,共建和平、稳定、合作的新亚洲。 (作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