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 ——昌邑市特殊教育学校优秀教师群体 走进昌邑市特教学校,孩子们会用手语向你问好,或含糊不清的叫你一声叔叔、阿姨好,哥哥、姐姐好,此时你会觉得孩子们真的非常快乐。可谁能想到,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有耳,却听不到虫鸣鸟叫;虽然有口却不能张口说话;虽然有脑,却分不清人是物非。为了让这群特殊的孩子得到公平教育,学校着力在师能、师德方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爱岗敬业,讲奉献精神,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她们安于平凡,甘于寂寞,守得清苦,真正使特殊教育成为每个残障孩子成长的摇篮,飞翔的翅膀。 学校九十多个孩子年龄大小不一,障碍类别多种多样。尤其是智障孩子,他们有的自闭,有的多动,有的脑瘫,有的行为暴躁……对此,孙校长常常提醒我们:“老师们,我们都是为人父、为人母,一家有这样一个孩子不容易,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他们吧。” 学生常年住校,生活起居、吃喝拉撒全靠老师。老师们白天从事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晚上教养员老师还要照顾孩子们睡觉,夜间得无数次地叫孩子们上厕所,给孩子们盖上滑落的被子。每天都有孩子控制不住大小便,可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孩子们换洗。很多孩子长期服药,药瓶就在班主任和生活教师之间不断传递着,还得记清哪些孩子饭前吃药、哪些是饭后吃。老师们的孩子常常说:“妈妈,你的学生比我都重要。”是的,老师们多少次深夜将孩子送到医院,在病床前守候;多少次自己出钱,为孩子购买衣物和生活用品;多少次抛开自己的儿女来陪伴他们。 每年的助残日是孩子们最重要的节日,学校都要举行大型的庆祝活动。每次节目都由邓荣珍等老师负责,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每一个动作她都要上百遍的重复训导示范,但从不叫苦叫累,从不要一份报酬。但见到一群孩子在她优美的手势指挥下翩翩起舞,她们的心是多么的舒畅欣然啊!临近退休的姚振霞老师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完成,在身体动过手术没完全复原的情况下,强忍着身体的不舒服,老师们劝她请假休息,她说:“大家都这么忙,我不忍心。” 老师们心中时刻装着这些孩子,寒暑假放假或周末放假时,有的家长不能按时到校接孩子,老师们便主动将孩子带回到自己的家同吃同住。有的女同学例假到了也不知道,学校有几名年轻的男教师,他们不仅将这些孩子的周期记下来,还经常红着脸到超市给孩子们买卫生巾;女教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使用。 语训课上,老师夸大口型,让孩子摸着喉咙,千遍万遍,教孩子发音;综合实践课中,一系列的康复训练让那些摇摇晃晃的脑瘫儿童学会了自己走路;美术室里,孩子们用色彩描绘着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家政训练室里,一针一线、手把着手教导着智障学生包美味的饺子。 学校要求每个老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技能大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几年来,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山东省先进特殊教育工作者、昌邑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昌邑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孙校长常说:“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和支持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是的,这是我校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崇高目标。 “我是特教人,我骄傲,我自豪”。这是咱特教人共同的心声。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让爱的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是我们特教人无怨无悔的追求,永远执著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