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永远怀念孔繁森同志

2014-7-9 14:38| 发布者: 聊城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906| 评论: 0|原作者: 聊城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永远怀念孔繁森同志 ——记第一次欢送孔繁森同志去援藏    一九七八年早秋的一天,地委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我有幸和当时的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同志结识。互动交流中,我们逐渐加深了了解,也增加 ...
永远怀念孔繁森同志
——记第一次欢送孔繁森同志去援藏
   一九七八年早秋的一天,地委召开政治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我有幸和当时的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同志结识。互动交流中,我们逐渐加深了了解,也增加了相互的信任。
   时过不久,地委决定组织一个运西水利指挥部,副专员田波任总指挥,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于庆安、孔繁森分别任副指挥,工作地点设在冠县贾镇采购站大院。当时该部主要任务是改变农业结构,扩大农田水利灌溉面积,实现高产增收。记得当时孔繁森总是不声不响,一个人下基层去工作,冠县八岔路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和近邻生产队因水利矛盾纠纷互相叫劲,繁森同志三次前往调查,最终使双方化敌为友,开挖了一条友谊沟两者都受益。
   繁森同志出门工作有时回来很晚,他每次都是到伙房简单吃一些,从不叫炊事员为他另做。炊事员老刘就常说,“这样的官好伺候,真少有!”
   农村工作以及农业生产这些庄稼话对孔繁森来说算不上内行,但他比较多通,记得前些年在老年刊物上原省人大副主任王克玉同志就撰写过一篇《繁森在高唐下乡包队》一文,内容情节写的非常到位,读后非常感人。
   和繁森同志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他性格坦直、平易近人、善交友聊侃,爱好多广。由于曾服役当过兵,所以他对部队生活深有感受。繁森同志还是个乐观主义者,从不计较个人生活,世上少有。他爱听各类歌曲,最爱听的一首歌是《二狼山歌曲》,每次听后都感慨此曲曲调优美,歌词动人好听。遗憾的是早年因条件有限没有留下此类纪念物件,甚是可惜!
   后来,得知孔繁森同志要去援藏,有一天,田老专员对笔者说,“啥时候欢送繁森?择个吉日。”九月九日的傍晚,我们在居住的一个大食堂的会议室举办了欢送繁森援藏茶话会。整个茶话会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繁森和大家相互握手并笑言,“谢谢同志们!”于庆安副部长提议让笔者唱了一段京剧《借东风》,接着又唱了临时新编的戏词,把《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唱的那四句快流水谱改为:“今日晚会非寻常,欢送繁森去援藏,祝他一路顺风行,建造新西藏,他谱写新篇章”。唱罢,孔繁森走近和我握手拥抱并激动地说:“唱得好,歌词好!”后来还想说什么,但心情激动、哽咽到无词表述。
   一九七九年的金秋吉日,孔繁森同志告别了故乡,告别了亲友家人,告别了年迈的老娘,登上了第一次去西藏的征途。时过九年后的1988年,坚决听从党分配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第二次去西藏工作。他在高达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不怕艰难险阻不惧生死克服了千差万变的环境,干了九个春秋的日日夜夜。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一赞美语词写在孔繁森名下,世人百般拥赞。孔繁森同志一生经历工作过的地方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深刻回忆。他为人清廉,平易近人,他化名三次卖血只为供养失去父母的藏族孤儿。他身为拉萨副市长,在敬老院把一位年迈体弱的藏族老人冻得红肿的双脚捧在怀里取暖。藏族老人们称他为活菩萨,并用藏族语言本部拉(汉语好干部)赞赏。当他身染重病,意识模糊中曾写下遗言:万一不幸,不要告诉母亲和家人。写到这个字眼上,笔者的手已经握不住笔,只好搁笔平静片刻……
   物是人非,音容依旧,繁森同志已经离世二十年了,面对遗照哀思点点泪如秋雨,人虽西走,精神不朽,九霄天府一路走好。永远怀念您,敬爱的繁森同志,来生再见!
                 2014年6月6日   许世昌
作者简历
许世昌,聊城市人,十四岁参军在刘、邓首长部下,现年82岁,中共党员,六十五年党龄,历经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贵州剿匪战斗,著名的挺近大别山战斗。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在鲁西南羊山集战役战斗中光荣负伤,荣立二等战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亲历大小战役60多次,荣立二等战功、三等战功、模范。抗美援朝在西海岸、防联合国军两栖登陆时击落美机受通令嘉奖。北京军事博物馆有在朝战斗代兵战史展示。因残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经民政部门批准,给予残疾代步电动车辅助。现属五级残疾伤残军人。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