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别让“肥肉”压垮你的晚年

2014-7-9 14:38|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694| 评论: 0

摘要: 本期专家:侯为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糖尿病学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内分泌专 ...

   本期专家:侯为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糖尿病学会青年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内分泌专业疑难杂症,糖尿病肾病及心脑血管病的诊治。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医生手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流行病和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在肥胖人群中,中老年肥胖人数日趋增多,所占比率也逐年上升。中老年人发胖不仅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诱发、并发一些疾病。正如医界所说:肥胖,已成为继吸烟之后导致死亡的第二杀手。本期就和大家谈谈中老年肥胖的有关问题。

问:侯主任,体重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就算肥胖了?老年人的肥胖有着怎样的类型和特点?

答:肥胖是机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或体积肥大使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病理状态。对于肥胖的判定,有个公式:成人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30%~50%称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的50%称重度肥胖。老年人肥胖症指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或存在的肥胖。

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地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得到的数据中显示,18-59岁劳动力人口超重率30.3%,肥胖率11.8%;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重率32.3%,肥胖率12.5%。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50%至57%的人口会超重。对于肥胖的分类,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肥胖还可作为某些疾病(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又称为继发性肥胖症。不同病因引起的肥胖症,其临床表现不同。继发性肥胖症的患者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肥胖者脂肪组织块的分布有性别差别,通常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又称苹果型)——也即我们俗称的“将军肚”;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又称梨型)。研究表明,苹果型体型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大于梨型体型者。

 

问: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到了老年就会胖起来呢?

答:医学研究表明,肥胖是遗传和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交互作用引起的。遗传和环境因素不再赘述,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发胖应该是中老年中比较常见的因素。

    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内分泌功能会出现异常,如更年期妇女,性激素分泌量减少,脂肪易堆积造成肥胖。同时,人体组织脏器功能逐渐衰老,新陈代谢能力也会减低,老年人日常需要消耗的热量少了,但却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因此无疑会摄取更多食物,身体也因此肥胖起来。另外,部分老年人由于大脑皮层下组织之间功能失调,脂肪消耗的能力下降,也容易使脂肪累积形成肥胖。

饮食习惯不适应膳食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已养成的饮食习惯,没随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提高进行调整,使食量超出了机体的需要,因而也可造成肥胖。如甜食、油炸食物吃得多,有人正餐以外,以糕点作为加餐,时间长了也会造成肥胖。

运动量减少。已经退休,生活上也逐渐趋向稳定的老年人,活动量一般都会减少,精神紧张程度也放松下来,因而饭吃得香、吃得多,无形之中摄入量超出需要量,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肥胖。

空巢期的到来。退休或子女离家求学或已独立,空巢来临的老年人,家务工作逐渐轻松。家里少了孙辈“捣蛋鬼”、“破坏者”,料理家庭生活更简单,这些曾经可以消耗热量的家务劳动变少以后,身体也便开始堆积脂肪了。

 

    问:侯主任,不少老年朋友都感叹,自己身上的“肥肉”几乎是万病之源。这种说法有无道理?哪些疾病跟肥胖有很直接的关系呢?

答:俗话说的好:有钱难买老来瘦。老人瘦点确实利于健康。肥胖确实会诱发或并发一些疾病。

首先是高血压。大量证据表明,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比非肥胖者高3倍,明显肥胖者高血压发生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0倍。肥胖者心排血量增加,心肌脂肪沉积致心肌劳损,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静脉循环障碍,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栓塞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研究表明老年肥胖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2倍。

其次是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及肝胆病患。临床证实,肥胖者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约75%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肥胖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基础。老年肥胖者高脂血症的检出率高达4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增加胆石的发生率。脂肪肝、轻中度肝功能异常在肥胖的老年人中也较常见。

再就是我们常说的“胖人易打鼾”。肥胖者由于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增加呼吸系统机械负荷,睡眠时肺通气不足可引起呼吸暂停,从而可引起脑功能障碍,严重可出现心衰、呼吸衰竭,甚至猝死。 

此外,老年肥胖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肥胖中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癌比正常妇女高2~3倍;肥胖老年男性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几率较非肥胖者高;一旦肥胖,骨骼、关节等长期负重,易造成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问:侯主任,当下国人可谓是“全民减肥”。那么,您认为老年人应该怎么对待减肥这件事?老年人减肥需要注意些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

答:老年人稍微超重,注意控制预防即可,不必过于担心。确实需要减肥治疗的,可以适当减肥,但不能简单套用年轻人的方法。

老年人减肥有几条原则:要有长期心理准备,不要急于求成,要建立合适计划,循序渐进;运动量不要过大,量力而行;尽量不用药物疗法,避免副作用;合并疾病较多时,应以治疗为主,瘦身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疾病。

对于具体的减肥方法,应该从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改善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综合入手。这里只说两点:饮食和运动。

合理的饮食是防治老年肥胖症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其中一定要认清常听到的“严格控制主食、放宽副食”、“一味素食”、“午后不餐”、“饥饿疗法”等误区。饮食控制过严,膳食结构不合理,各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结果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发生饥饿性酮症,周围神经病变等。因此,营养过剩或“饥饿疗法”对老年肥胖症都是不利的。减肥不能是“只吃什么”或者“不能吃什么”。

运动也是减肥的重要措施之一。运动疗法适应于所有单纯老年性肥胖患者。运动形式因人而异,个体差异很大,必须根据年龄、体质、个人生活或运动习惯等不同而酌情选择。如快步行走、太极拳、体操、爬楼梯、以及轻微的家务劳动等低强度的运动适应于年龄大、体质较差的人;慢跑、擦地板、登山、各种球类及较重的体力劳动等中度强度的运动则适应于年龄较轻、体质较好的人。

总之,老年人的肥胖首先要做到在没胖时的及时预防,已经胖了的要科学合理的控制,不可盲目。在这里,除了文中第一部分提到的标准体重公式测试法,再给大家推荐一个”肥胖指数计算公式“,大家可以经常自测下体重:

肥胖指数(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 > 40。)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