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本社期刊 精彩推荐 查看内容

亚信峰会:中国的主场外交

2014-7-9 11:11| 发布者: 家网实习编辑| 查看: 1719| 评论: 0

摘要: 5月20日至21日,亚信会议(即“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有46个国家组织首脑或代表受邀与会,其中包括13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峰会上,中国正式接任2014年至2 ...

5月20日至21日,亚信会议(即“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有46个国家组织首脑或代表受邀与会,其中包括13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峰会上,中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成熟而完整的亚洲新安全观。此次峰会也因是亚信有史以来与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数量最多、会议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峰会,而备受世界瞩目。

那么,亚信峰会到底是什么的会议,如此高规格的在中国举行,对中国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亚信峰会是个什么会?

亚信峰会,全称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是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于1992年10月在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要在亚洲大陆上建立起有效的、综合性的安全保障机制,其宗旨是在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

亚信会议现有成员国26个、观察员国和组织12个,横跨亚洲各区域,具有广泛代表性。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

峰会和外长会议均为每四年举行一次,两会交错举行,间隔两年。2010年6月前,亚信主席国一直由哈萨克斯坦担任,自第三次峰会起,土耳其接替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席国。本次峰会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亚信主席国

按理说,作为一个覆盖亚洲多数地域的组织,亚信应该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组织,但事实并非如此,之前亚信影响度并不高。除了专事该组织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人员,可能许多人都不知晓该组织,至于其全称“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可能更是叫不上来。 

其中原因,其一是亚洲安全形势的复杂性、问题的多元性以及地缘分布的分散性,割裂了亚洲作为一个安全实体的意义。而亚信作为致力于构建安全信任的国际组织,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其二是缺乏核心的推动力量。亚信会议是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成立的,虽然在后苏联地区,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国家,但毕竟不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地缘大国,无法给予亚信以足够的推动力。 

作为一个发轫于中亚的安全机制,只有中、俄两国才能为亚信组织注入强大活力。但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俄在较长时间内都对中亚关注不够。俄罗斯是国力尚未完全恢复,心有余而力不及。而中国则是在与俄战略关系良好的前提下,对进入原属于苏联一部分的中亚仍持谨慎态度。 

更何况,中俄已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发挥了地缘协调的作用,似乎也无须再借助另一个国际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虽均对哈萨克斯坦倡议的亚信表示支持,但不会有大的战略性投入,亚信会议成立迄今已有20余年,因此一直保持不冷不热的态度。

中国为何看重亚信峰会?

从中国对本届亚信峰会的前期宣传及准备规格可以看出,中国对本次会议空前重视,国际社会也将关注的目光定格在会议的自始至终。为什么我们要对之前影响度不算高的亚信如此重视?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对中国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本次亚信峰会之所以受到国际关注,一方面是因其召开的时机,正是亚洲局势风云多变的时刻,从亚信峰会上亚洲多国间的合纵连横,有可能会预测出将来亚洲、乃至世界局势走向的端倪;二是由于主办方是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亚洲的整体大环境来看,当前的亚洲,正面临不小的尴尬:作为世界的重要一极,亚洲充当着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却又难以共同协商、有效解决区域内的种种安全问题。尤其近期,伴随着国际安全角势复杂多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亚洲地区安全角势中的复杂因素也在上升,传统与非传统的威胁交织在一起,在一些区域形成了难以破解的困局甚至一触即发的危局。

在此之下,多年来,中国却一直是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而且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为这一区域的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借助此次“主场外交”,接过亚信接力棒,为亚洲现存和潜在的安全困局寻求破解之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各方对中国期待。

其次,从国际的话语权角度看,随着我国与菲律宾等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国际会议舞台上的“话语权”争夺也日趋激烈。我们借助亚信“主场外交”的优势,主动设置话题,既传递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也在安全领域让国际社会听到“中国声音”,这有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同时,虽然以往国际对亚信峰会关注不够,但此次我们用自己的综合实力与和平外交的魅力,让其成为全球新闻焦点,推助了亚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对我们来说,更多的还带有一种政治宣示、外交战略推进的色彩。

再次,从现有的国际秩序来看,当今的国际秩序基本都由西方主导,更确切地说是由美国主导。我国虽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支持现有的国际组织,但我们既不是这些组织的创立者,也不是领导者。同时,美国近年正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重返亚洲,与日本和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盟,想方设法遏制中国崛起。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自己可以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国际机构,让中国能在这些机构中更加专注于自身权利、利益和期望。

而本次亚信峰会巧妙地聚焦于地区安全、把美国近乎完全排除在外、同时欢迎俄罗斯和伊朗,这便是对美国一直主导的国际旧秩序及继续主导亚洲的一个有力挑战。这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提供更多可能。这也是为何习近平主席在亚洲安全观阐释中要强调“亚洲的事情,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办;亚洲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的重要原因。这也预示着,崛起后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世界规则的追随者,而是逐渐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还有一点,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实施“新丝绸之路”、“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西征”战略。随着这些计划的形成,西边的国家将成为中国今后的一个重要焦点。把亚信峰会置于和APEC峰会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使中国不仅在经济,而且在反恐方面,都获得了促进地区交流的机会。

最后,在本次峰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物流合作基地一期工程启用、中俄签署30年天然气供应协议,这也表明中国借助上海亚信峰会在打经济牌,以借助这些经济合作,来表明我们以什么样的原则和周边国家打交道,如何做到睦邻友好,进而以此来佐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和外交原则。

总之,亚信峰会这个具有22年历史的会议首次来到中国,可谓是为中国提供了一次在家门口开展多边外交的机遇。而且,从举办峰会到接任主席国,亚信进入“中国时间”、亚洲也将进入“中国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已坐到亚信列车的“主驾驶”位置上,这将驱动亚信和亚洲在中国的主导下,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