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级生”有话要说 东阿县老年大学 沈景敏 我清楚地记得,从一退休就报名上了“东阿县老年大学”十四个年头了。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届,反正我是从来不毕业,继续留下学。因此老师和同学都习惯地称呼我“老留级生”。显然,这不是赞美,可我听得很顺耳,很乐意。我的决心是:只要学校不硬撵,我这“留级生”就一直当下去。为啥?! 首先是理念让我愿意学。谁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智慧成长的源泉,知识决定成败,知识改变命运,多年的生活实践使我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哪怕是不吃饭、晚睡觉也要把当天的报刊看上一遍。况且有笔录、有剪贴。我觉着在家里自己学不如上老年大学,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有老师、有老同事老同学在一起,环境好、气氛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中有乐。别人都是选一科、两科的学,我是全科,基本上是样样都学。兴趣广泛,知识全面。边学边用。学了书法、绘画,我就用自己的字画布置房间,还得到家人和客人称赞。学了诗词、写作,我的文章还偶见报端。我多次参加各级的知识竞赛,总是回回得奖。这样一来,我是越学越愿学,越学越觉着知识的海洋是那么浩瀚。 其次是形势催着我必须学。全面深化改革激流勇进,奔小康的巨轮乘风杨帆,实现中国梦人人有责。新形势、新局面、新事物、新知识涌在面前。从国家治理到百姓生活,处处呈现出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了“电子化”、“信息化”、“网格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四化”时代。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全国人民高举梦想旗帜拼搏向前。我们老年人怎能袖手旁观?!别无他路,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人老心不老,做新时代的新老年。始终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开放自己,学习新知识,接纳新事物,融入新生活。 再就是使命激励我要学的好。历史赋予我们老年人的使命就是要关心教育好下一代。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也是责任和义务。要用好的知识、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传统、好的作为搞好传、帮、带。为此,不但要学得好,还要做得好。记得,一次过父亲节,小孙孙语出惊人地说:“爷爷是家中宝,必须会电脑”。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对啊!家里人大事小情都要和老人商量,听听老人的意见。如果思想守旧、老生常谈、那就不配做家中之宝了。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我要不愧于“家中宝”的位子,就必须与时俱进,学好电脑,掌握高科技。当天,小孙孙教会了我最基本的电脑技能,引发了我极大地学习兴趣,正巧,“东阿县老年大学举办老年人电脑入门培训班”,我第一个报名参加。经过努力,我终于学会了打字、上网、发短信、写文章、建了文档和邮箱。视野开阔了,懂得也多了,都说我成了“百事通”、“智多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同时我还参加了县里的史志和《东阿人物》的编写工作。走机关、下乡镇、到农村搜集资料。虽然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但我从没觉着苦和累,反而感到身上有劲、生活很充实、心情很快乐。好像又回到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人问我:“图个啥”?我就说:“图的就是做好我愿做又对社会有好处的事,为党的事业献余热,增添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