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昌邑 ——昌邑食俗民谚俚曲 作者:淡远翁 一、时 令 孔子曰:不时不食。 四时有序不能错,美味讲究赶时节。 谷茬蟹子麦茬鳖;大白菜好吃还得经霜雪; 桃花鲈子开凌梭,冬季进补吃火锅。 桃花狗肉伏天羊,又补元气又壮阳。 虾皮子,小干鱼儿,过麦上市正适时。 头茬香椿老干姜,韭菜黄瓜两头香。 头刀韭菜香椿芽,味道鲜(读“宣”,下同)得没法啦。 六月鲜,五月忙儿(1),孝敬老人尝一尝。 飘柳絮,送大鲜鱼,尊老敬老好风俗。 金风飒飒秋气爽,赏菊品蟹醉重阳。 小雪锛萝卜(读“被”,下同),大雪锛白菜。 六月六,看谷秀,新麦子包子吃个够。 二、特 产 北海对虾梭子蟹,人人见了人人爱。 潍河鲤鱼四鼻孔,味道鲜美各(读“国”,下同)一种。 潍河银鱼真好吃,太湖银鱼没法比, 可惜早已绝了迹。 下湾(读“洼”)西瓜山阴梨,比不上斜子的萝卜皮。 大章大葱南逄姜,九龙屯的大蒜辣又香。 卜庄的梨枣和冬枣,希脆甘甜篱笆头(2)好。 麦当劳,肯德基,用的都是新昌的鸡。 三、特 吃 陶埠狗肉仓街羊,和尚见了也想尝一尝。 吴沟蛤蟆双台鲫鱼,山阳村的梨花饺子。 流河鸽子密(读“妹”)城鸡,挨号挨到日头西。 西关赵家水煎包,两面嘎渣滋味真不孬。 中心商场猪头肉,又烂又香滋味厚。 想吃面食到昌南,炉包儿哈饼真解馋; 擀饼筋道火烧香,泡着花生青萝卜汤。 想吃海鲜不用愁,请到下营望海楼; 生猛鲜活真可口,吃不了的兜着走。 广盛宫的涮羊肉,也不肥来也不瘦, 囊吃囊也吃不够。 独一处的大馄饨,皮薄馅多香又嫩(读“论”)。 古奇古奇真古奇,双台的河虾叫圈鱼, 可别说,味道还真是各一路。 四、家 常 五谷杂粮菜根香,家常便饭保安康。 老鼠尾巴杂面汤(3),就着韭花豆豉格外香。 窝头饼子,棒子(4)黏粥(读“住”), 就着咸菜疙瘩,那才叫对路。 煮棒子,烤地瓜,又香又甜一顿能吃仨。 猪肉粉条炖大葱,掺上松莪味道更正宗。 肥肉白菜炖豆腐,犒劳人还奇便宜。 荠菜饺子、黄蓿(读“细”)菜包子, 野生野长,吃的是个野趣儿。 咕喳猴(5)、漂饼(6)、绿豆棋子, 老的少的吃没(读“摸”)了鼻子。 火烙鱼(7)炖茄子,撑死老婆子。 光腚小子睡凉炕,全凭身子壮, 靠的是大葱蘸豆酱。 北海蟹子顶盖肥,清蒸咸腌馋死人儿。 咸蟹子,蛤喇汤,就着瓤子饼格外香。 辣椒子酱,大虾头,老虎菜离不了虾酱油。 热合(读huo)菜,寓意好,喜宴喜事儿离不了。 抹酱唯独昌邑有,家乡人就好这一口儿。 酥鱼咸菜豆豉酱,老家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辣椒子酱,真够味儿,蝎子屁股独(毒)一份儿。 蛆虾酱,炒鸡子,北乡人专好这一嘴儿。 梭鱼头,鲅鱼尾,刀鱼腰,鳎米鱼嘴儿。 有钱的,韭菜爬虾;没钱的,菠菜蛤喇。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老葱干姜,越嚼越香。 蚂蚱蚕蛹儿截柳龟,野味美嘴不是吹。 蒜拌蚂蚱菜,蒜拌嘟噜子; 蒜拌煮鸡蛋,蒜拌小干鱼儿; 都是些家常庄户菜儿,开胃拉饭滋味儿还挺足。 五、火 候 生吃蟹子活吃虾,开锅就吃嫩蛤喇。 葱姜还是老的辣,韭菜香椿数头茬。 千滚豆腐万滚鱼,涮羊肉半生不拉熟。 豆腐要解馋,全靠热和咸。 热羊肉,冷狗肉,刚出炉的热火烧(读“手”)。 咸鸭蛋,咸鸡蛋,出了油儿的才赚稀罕。 软面饺子硬面汤,杠子头火烧那叫香。 六、养 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郎中开药方。 上床萝卜下床姜,一年四季保健康。 少吃肉,多吃素;少吃盐,多吃醋。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园里抬死人。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饭吃八成饱,不撑不饿刚(读“江”)正好。 生吃葱蒜生吃姜,杀菌解毒保安康。 多吃萝卜多吃葱,滋补顺气一身轻。 葱辣眼,蒜辣心,椒子辣到脚后跟。 注:(1)六月鲜、五月忙儿:桃子品种,分别在五六月份成熟上市。(2)篱笆头:昌邑方言,非常、特别的意思。(3)面汤:面条。(4)棒子:玉米。(5)咕喳猴:昌邑方言,疙瘩汤(6)漂饼:一种面食,把细面擀成薄饼,下进烧开的锅里(用葱姜爆锅),用筷子划成片状,昌南一带也叫“饼剂子”。(7)火烙鱼:咸白鳞鱼。 说明:受景贤先生昌邑民谣歌词启发,草成此篇。笔者见识短浅,挂一漏万,谬误难免,有待修改。欢迎有志此道的朋友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