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明同志退休后仍心系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自担任市关工委副主任以来,把大量精力和殷切爱心倾注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来,一心想着把这项工作做好,为下一代的幸福快乐多做点事,为党和国家多尽点力。他退而不休,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兢兢业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待分管的工作、活动,亲自出谋划策,研究制定方案,亲临工作现场指导,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承担了大量的协调性、事务性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走进“五老”和青少年中间,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发现典型,为党委政府培养教育青少年当好参谋,到位不越位,争先不争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得到了广大“五老”和青少年的赞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多年来,王彦明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结合不同时期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和特点,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活动品牌。通过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试点工作,兖州、邹城承担了近百个市、省乃至国家的实验课题,有效解决了在家庭教育中“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难题,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高度评价,试点经验正向全市推广。通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制教育及“法制教育示范区”“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全市230个法制报告团3032名法制报告团成员足迹踏遍全市各学校,向孩子们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向失足青少年表达关爱之情。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找到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的新路子。通过开展“学雷锋 心向党 讲品德 见行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倡树了“少年君子”的时代新风。通过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学习教育活动和“美丽济宁我先行”实践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刻苦学习,立志报国的热情。通过“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少年中国梦、公益在行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担当意识,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多年来,王彦明同志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爱特殊和弱势青少年群体,优化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动与各职能部门、社会力量一起,共同关注失学辍学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亚孤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足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积极参与了金秋助学、爱心助学等活动,动员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为贫困学子奉献爱心。力所能及地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先后组织开展了关心下一代“拯救蓓蕾”爱心捐助公益活动,为白血病儿童患者提供了资助;协调有关企业向城区7000余名师生赠送了价值19万元的人身保险金;联合有关部门为市盲校、原市中区唐口镇聋儿语训学校、微山三中、嘉祥梁宝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九巨龙慈善学校等提供支持帮助。积极争取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列入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中,为留守儿童建成了200处活动站,积极建议将建设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列入了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教育惠民工作中。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环境治理工作,协同文化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招募“五老”志愿者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1879名“五老”义务监督员不间断地开展巡查和义务咨询活动,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协调筹建了济宁城区首座过街天桥——“关爱桥”,保障了济宁城区主干道洸河路中段学生的通行安全,成为关爱工作的标志性建筑。配合教育等部门办好“四点半学校”、“少年之家”等,解决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失管、失教的问题。这些好事、实事,充分发挥了关工委综合协调的优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多年来,在王彦明同志等老领导的带领下,市关工委强化舆论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多年来,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舆论宣传。发挥主流媒体作用,联合宣传、新闻媒体等单位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报道,济宁日报、电台、电视台对关工委重要活动、重大典型及时报道,市电视台专门创办了“花儿朵朵”栏目。积极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新闻媒体报送优质稿件。多年来,光明日报、新华网、大众日报、中国教育在线、山东教育报、中国火炬、省关工委关爱杂志、报纸、网站多次登载济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稿件。不断加强自身宣传阵地建设,组建了通讯员队伍,畅通了信息渠道,办公室年均编发简报30期,刊发信息上百条,创办了《济宁关爱》报,从2013年9月以来已编发36期。组织“五老”记者采访团深入基层采访先进典型、总结经验,从各县市区报送的典型材料中筛选出一批个人和集体典型集结成册,先后编辑出版了《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典型合集》、《关爱在行动》、《三项活动理论研讨汇编》等书籍。各县市区关工委也主动与宣传部门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支持。市和县市区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凡是关工委的重点工作、重要活动都给予了及时报道,扩大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