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夕阳如火 映满洪桥

2014-6-24 16:10| 发布者: 聊城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1537| 评论: 1

摘要: 夕阳如火 映满洪桥 ——记冠县卫生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满洪桥同志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是一位养生知识义务宣传员,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学习钻研养生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写成诗词文章,免费分发给身边更多 ...

 

夕阳如火  映满洪桥

                ——记冠县卫生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满洪桥同志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是一位养生知识义务宣传员,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学习钻研养生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写成诗词文章,免费分发给身边更多的人;是一位永葆本色、立场坚定的老党员,他离开工作岗位后,立即进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角色,带领本支部党员余热尽献;是一位非常忙碌的社会工作者,他积极参与《冠县文史大观》的编纂,历时三年,坚持不懈,不取报酬,无怨无悔,最终完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精品之作。是什么促使年逾七旬的他还有如此激情?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让他二十年来,毫不松懈的写就累计100余万字的养生保健读物?近日,怀着崇敬和疑惑的心情,我们拜访了这位劲头十足的老人,走近了这位在平凡中有着不平凡事迹的老干部——满洪桥同志。
   
得知我们到来,满洪桥同志已经早早地等在了胡同口。银白的头发、微红的脸膛、浑厚的声音、有力的握手、矫健的步伐,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让我们感到如火一般的力量……

    ……

“满老”的困惑

早在八十年代初,满洪桥同志还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时,发现国家有些很有威望的科学家、文学家英年早逝,他身边的老同学、老同事有的在正当年,因为疾病的折磨而离开人世,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和不幸。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不禁给满老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困惑:“在全国人均寿命已达到七十岁的今天,为什么他们五十多岁,甚至三四十岁就过早去世了呢?同样生活在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能活到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岁呢?”正是这个困惑,促使他开始注意报纸、刊物上有关养生的文章,有时间就细细阅读,剪下保存起来,汇集成册。后来,满老调任冠县卫生局局长,利用工作之便,大量阅读有关医疗保健、防病治病的书籍和报刊,并继续把有关养生的文章、古今中外名人养生的经验和英年早逝人员的教训收集起来,分门别类的汇集成册。1994年年底,满老离开工作岗位,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研究,他又自费购买了《黄帝内经》、《遵生八笺》、《中华养生大辞典》、《中华养生精要》等几十部养生书籍,同时长期订阅《家庭医生》、《家庭医学》、《华夏长寿》、《中国保健》等医学科普杂志。在学习研究的同时,满老开始写一些有关养生之道的文章和诗词,并打印成册,免费送给老同学、老同事们,越来越多的同学和同事看到他送的养生资料后,都一致劝说他把自己写的养生文章和诗词汇编成书,广泛发行,以便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样,才有了满老的处女作——《养生集》的面世。《养生集》出版后,许多读者都被满老简洁、通俗、易记、易懂的语言感染,纷纷争相宣传,一时间在课堂上、会议上、酒桌上都能够听到满老那充满智慧的词句。满老再接再厉,又连续完成了《人活百岁有妙招——养生要术三十六》、《苦乐年华》和《慧眼识人生》等四部养生和家训书稿。此外,还与他人合著了《为武训先生恢复名誉纪实》、《为武训先生恢复名誉书画集》和青少年读物《冠县读本》等,累计100余万字。在著书的过程中,满洪桥同志丰富了知识,升华了灵魂,自此,“满老”的困惑变成了满老的收获。

满书记的责任心

满洪桥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写书,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冠县卫生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由于他的身体素质好、政治觉悟高、离退休干部党员一致认可,在成立卫生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时,卫生局党组和离退休干部党员一致推选满洪桥同志为支部书记。满书记上任后,围绕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卫生系统老干部发挥作用等方面如火如荼的开展起了新的工作。首先是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制度。满书记每月上旬,都要到老干部局领取本单位的《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有关老干部党建的刊物。经过仔细研究后,结合全县学习的整体要求,制定出本月的学习计划,每月25日,组织本支部党员集体学习,保证了本支部党员思想的统一和队伍的稳定。在搞好支部学习活动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本单位、本系统的老干部积极发挥作用。由于卫生系统有很多老干部以前从事医疗工作,满书记就经常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精神,尽最大努力帮助那些体弱多病、经济困难的老人。

忙碌的满局长

    由于满洪桥同志涉猎广泛,尤其在文史方面更是情有独钟,所以在冠县政协委员会准备编纂《冠县文史大观》时,县政协文史工作室的同志就找到他的家里,聘请他为特邀文史委员,并担任编纂委员会副主编。于是,本来就很忙碌的满局长变的更加忙碌了,为了收集到更详实的资料,他东奔西走,细心研讨,一丝不苟,不取报酬,历时三年,坚持不懈,密切配合政协文史工作室的同志,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精品之作。当我们问及他为什么会适应这样忙碌的节奏时,他意味深长的说:“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冠县文史大观》是我们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和文化家底,能够在这项工作中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此生无憾了!”如今,应冠县地名委员会的邀请,满局长参加了《冠县地名志》的编纂工作,成为冠县地名委员会编纂委员会成员,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当我们问及建党90周年他有什么感想时,满洪桥同志面色凝重地说:“我出生于1938年,那年正是日寇大举侵略中国的非常时期,当时我家里有五口人,经历了1943年的大灾荒,我的父亲、母亲、姐姐、妹妹全都饿死了,只剩我一个人跟着年迈的爷爷到河南去讨饭。上小学时,因为家里穷,连续五次辍学,在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下,我才回到学校,完成学业,这才有了我后来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2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