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邱碑石《剙修真武廟記》摄影小札 刘福新 5月下旬接张振海先生两次手机,关于黎家对联事也。5月29日与单之礼、庞希杰两位老弟到黎家会晤张振海先生,路过营丘。 可能到营丘的人只顾参拜太公祠,却将营丘其它古迹冷忘了;也有可能某些人不认识或拿不准“剙”这个字的读音及含义,故意避开了。 先说碑文《剙修真武廟記》的第一个字“剙”,这个字是“创”的异体字,创的异体字除了“剙”还有其它几个字。这个“剙”当然是开创的意思,与许多碑文里的“重修”、“补修”是不一样的。 真武廟是祭祀真武大帝的,真武大帝是谁呢? 相传玄天上帝的诞生,是古时善胜皇后梦见吞日,怀了孕。王子在母亲怀中14个月才降生。这位小王子长大后,竟离家弃国,入武当山学道。其父王思念王子,派五百武士入山探寻,众武士竟亦随之学道。王子在武当修行四十二年,功德圆满,白日飞升,被玉帝封为玄武真人,五百武士也随之登仙成了五百灵官。唐初,据说玄天上帝显灵助战有功,贞观二年,被唐太宗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后来宋真宗避赵玄朗的玄字之讳,改封为真武大帝。为何真武大帝足踩龟蛇,身著帅服?北宫玄武是古代天文学的名词,古代先民观察天象把天空均分为四宫,分别以动物命名:东宫苍龙、南宫朱雀、西宫**、北宫玄武。玄武是龟的美称,玄为黑色,指龟背颜色,后汉时又以龟蛇合体作为北宫的象征,所以大帝著帅服更为威武,更切玄武的含义。宋代道教理论推行,特别突出的是《太上感应篇》,它的劝善理论对后世道学有巨大的影响。善恶有报的思想有好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据说这理论有助于劝人向善,却也容易助长人们消极等待的意识。真武大帝不仅劝善,而且惩恶,在某种意义上更受民众尊崇。 另据余象斗的《北游记》,说真武大帝是玉皇的分身,这仅仅是一家之言,不过真武大帝在道教的地位也算是挺高的。还有不少传说,譬如,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坐上皇位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便说自己梦见真武大帝相助。后来在武当山大修道场也是为此。真武大帝就是永乐皇帝的真像,明朝修建武当山金顶在铸造真武大帝像的时候,请好多画家画像,永乐皇帝都通不过。为此,还杀了一个画家,有一个画家很聪明,就按照永乐皇帝的像画,朱棣愉悦地通过了,所以“真武神”也是“永乐像”。 营丘村正北方向的《剙修真武廟記》我没能完整地拍摄下来,即使完整地拍下来,也不能看清原文,所以我不能将营丘村北的《剙修真武廟記》打出来,这的确是个遗憾。不过,我从碑文中的大体意思可以读出此碑文属于明朝时所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