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相关链接 查看内容

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一部?(二)

2011-7-9 15:0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643| 评论: 0

摘要: 《闪闪的红星》 导演: 李俊 / 李昂 主演: 祝新运 / 刘江 上映日期: 1974 剧情: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 ...

暑期推荐: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部(组图)

《闪闪的红星》

导演: 李俊 / 李昂

主演: 祝新运 / 刘江

上映日期: 1974

剧情: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惶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点评:

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该片曾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经典台词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闪闪的红星》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闪闪的红星》

 

暑期推荐: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部(组图)

《小花》

影片概况:

导演: 黄健中 张铮

主演: 唐国强 陈冲 刘晓庆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1979

剧情: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个夜晚,刚刚出生不久的赵小花,因家境贫穷无力抚养被卖了出去。与此同时,因革命暴动失败,革命者董向坤和妻子周医生被迫转移,伐木工人何向东将他失散的女儿董红果送到赵小花家中寄养。为使她免遭敌人毒手,董红果从此成了赵永生的妹妹--赵小花。

几年后,小花的养父母惨遭保安司令丁波恒杀害,小花与哥哥赵永生相依为命。后来,赵永生为躲避抓壮丁,被迫逃跑并参加了革命。1947年,解放军来到了桐柏山区,已经18岁的赵小花,在寻找哥哥时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十分同情、疼爱赵小花,收她做了干女儿。赵永生的亲妹妹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取名何翠姑,在艰苦的环境和斗争中,她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女英雄。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翠姑负责护送身受重伤的赵永生。然而,她并不知道担架上抬的正是自己的亲哥哥。攻打县城的战斗中,赵小花意外地遇到了哥哥。不久,赵永生被派回家乡大兴营做群众工作,身为区长的何翠姑也来到了这里。小花惊奇地发现翠姑很像自己的妈妈(养母),随即告诉了哥哥。于是,赵永生向翠姑谈起亲妹妹被卖的经过。翠姑对自己幼时的经历一无所知,怀着对赵永生的同情,她答应帮他找到亲妹妹。当翠姑向养父何向东谈及此事时,何向东悲喜交集,向她揭开了真假赵小花的谜底。永生、小花、翠姑三兄妹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团聚。董向坤和周医生也终于与失散了17年的女儿团圆。

点评:

该片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获1980年第3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陈冲)、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获南斯拉夫1980年第9届“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陈冲)。

影片根据小说《桐柏英雄》改编。它把战争作为背景,把战争年代里人民的生离死别作为主线,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兄妹情、母女情。影片较早地在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上进行了尝试,以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了广大观众。它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法和时空概念,不按情节的逻辑叙事,而是将兄妹三人的情感以及他们意识中的闪念和回忆相互交织、穿插,以表现剧情。它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独到的见解,不拘泥于实际生活,注重从情感和意境人手,追求更深刻的真实。它采用黑自片和彩色片互映互衬、以“意识流"的手法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利用电影声画对立和对位的关系来组接情节等手段,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暑期推荐: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部(组图)

《开国大典》

导演: 李前宽 肖桂云

主演: 古月 孙飞虎 黄凯

上映日期: 1989

剧情:1948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乡亲们在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此时的蒋介石官邸也举行圣诞夜宴会,国民党要员们木然地听着张群宣读蒋介石的《新年文告》。我军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作代总统。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但他完全抛开了李宗仁,对重要文件和人员进行了安排。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被噩梦惊醒后的蒋介石被告之:北平正在举行阅兵式。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过了长江天险。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点评:

影片用全景历史的视角,将庞杂的历史提炼和概括为一部波澜壮阔英雄史诗,把中国新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用胶片再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影片规模宏大、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交替发生,领袖形象真实饱满,思想内容深刻,都是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的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反映了编导高超的艺术水平。

经典台词:

人民万岁!

 
暑期推荐: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部(组图)

《大决战》

第一部:辽沈战役

影片概况:导演: 李俊 杨光远

主演: 古月 苏林 赵恒多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1

剧情: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整个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自此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也对国民党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点评:

影片从史实出发,深入挖掘历史人物深刻的内心活动,表现出了毛泽东、林彪等人的军事才能和解放军的历史功绩,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上乘之作,问世时便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引起强烈反响.加之影片对于人物的细腻刻画,使该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二部:淮海战役

影片概况:导演: 李俊 蔡继渭

主演: 古月 苏林 吴志远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1

剧情: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划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徐东碾庄圩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国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计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点评: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详细描绘了解放军的指挥官的高明和战士的英勇善战。许多战争的场景都有可看可取之处,历史地艺术地把十分复杂的战争场景,通过电影的手法进行了诠释,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影片的独特魅力。

第三部: 平津战役

导演: 李俊 韦廉

主演: 古月 苏林 吴志远

上映日期: 1992

剧情: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频频告捷,让处于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集团惶惶不可终日。针对傅集团的特殊性,中央军委采取了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对策。一方面我东野提前隐蔽入关,迅速插入平津线各战略要点之间,实施“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巧妙部署;一方面促进其走政治解决的道路。1948年12月22日,傅作义王牌三十五军遭我军重创,张家口守军闻风突围亦被逼歼。

1949年1月14日,东野攻打天津,使北平守敌欲战不能,欲逃无路,傅作义迫于压力终于同意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点评:

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

经典台词:

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饭我们也要一口一口把它吃下去。

 

暑期推荐:经典红色电影 你看过哪部(组图)

《突破乌江》

简介:

1934年冬,为保证大队红军向遵义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先遣团准备从乌江南岸的黄家村突破乌江。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天寒水冷。架桥用的竹绳被敌人炸断,第一次抢渡乌江失败了。第二天晚上,先遣团再次抢渡,但因天黑水急,竹筏难以控制方向,只有陈连长、黄大发、罗小光等人抵达对岸。第三天,敌追兵即至,红军面临险境,在这种情况下,先遣团再次组织精干力量强渡乌江。船到对岸,遭到敌人猛烈的袭击。埋伏在北岸的陈连长率军出其不意地袭击反扑的敌人,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占领了江边阵地。面对着号称“天险”的乌江,他们准备接应红军大部队的到来。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