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照片的故事】雪夜涉渡大同江

2011-3-18 14:22| 发布者: 红叶传媒| 查看: 1844| 评论: 2

摘要: 多年的搜集和积累,老干部之家.红叶传媒拥有许多会讲故事的照片。这些照片拍自各个时期,出自多人之手,照片最具魅力的地方即是它们的真实性。有的记录了当年烽火硝烟的战场,有的记录了世间风物人情,还有的记录了我 ...
       多年的搜集和积累,老干部之家.红叶传媒拥有许多会讲故事的照片。这些照片拍自各个时期,出自多人之手,照片最具魅力的地方即是它们的真实性。有的记录了当年烽火硝烟的战场,有的记录了世间风物人情,还有的记录了我们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让我们永远崇敬和怀念的伟人、劳模和战斗英雄。看着它们,您就会随之走进那个岁月,回想起自己也曾有过的经历和难忘的故事。

 

雪夜涉渡大同江

 

文图/姜峰

 

每当冰天雪地的寒冬到来之际,我会不由得回想起195012月上旬里的一个奇寒的深夜。当时,平壤刚刚收复,我军涉渡大同江那历历在目的情景,因为这是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

    敌人经我志愿军第一、二次战役凌厉的攻势,遭到重创,被迫放弃平壤,迅速后撤到“三八线”,由进攻转入防御,我军为追歼英皇家27旅、美24师和李伪军,忍受极度疲劳,不畏艰难险阻,逢山越岭,遇江涉水。当部队陆续赶到东平壤的大同江边已经是深夜,北风呼啸,席卷着雪片打在脸上,冷冰冰的宛如刀割,因为大同江系通海河流,它的水位受海潮影响而涨落。部队选择的浅水地段涉江,海水涨潮时,江心水深达齐胸部,江面宽约300米,沿江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人踩马踏,冰都碎了,冰凌锋利,尖尖的冰碴儿可以刺伤肌肤,江心处水流湍急,海浮东着大小冰排,随着激流冲向下游,气温竟达到零下20度左右,寒风凛冽,寒气袭人,走在雪地上吱吱作响。在临近渡口的白茫茫的田野上,只见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无辜平民百姓的尸体,他们都是遭到美国空中强盗肆无忌惮地射杀的,真是惨不忍睹。

团部下达“脱裤过江”的命令,战士们个个好不含糊,动作快的已下了水,有少数战士没脱裤子就下水了,指挥员就喝令,脱棉裤过江。我一是怕冷,二是别人管不着我,作为随军记者的都是些“自由兵”,我就当机立断,只脱绒裤,棉裤就不脱了。我先用棉大衣把手中的战斗武器——两部照相机和其它摄影器材包好,连同脱下的羊毛大头鞋、袜、挎包、水壶和米袋子举在头顶上,光着脚板下水了。脚一下水,冰凉轧骨,好像无数根针扎入皮肉一样疼痛难忍。随着江水加深,针刺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竟是万箭穿心的滋味了。开始,脚板冻得麻酥酥得,还能觉出江底得鹅卵石在滑动,脚踩下去就打滑,把脚板硌得火辣辣地疼,过了一阵子,不光脚板连膝盖也失去了知觉,如稍有不慎,就会立刻跌入水中,那就会被急流卷走。我只能全神贯注地踩稳脚根,一步一步地下意识地蹒跚前行。当行至江心出时,水深齐胸,水流湍急,这时被激流冲得东倒西歪,不但呼吸急促,心里也突然感到瞬间失重,并随时都有被卷走得危险,求生的本能驱使我奋力拼搏,几乎把最后的一点力气都用尽了。

我目睹一位背负着超重的枪支弹药的云南籍老兵步履虚飘飘地打了个趔趄倒进了激流中,卷入了幽暗的江水中,再也没有上来。我还看到一位年初才在重庆参军的个子矮小的学生兵小秦,在连队里作文化教员,入水后,他步履蹒跚,当他走到江心时,几乎被汹涌的江水淹没,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一位身躯高大的同志连搀带架地将他救起,让他紧紧抓住骡马的尾巴,几经挣扎,好容易被拖上了江对岸。

团部的大车队,有二十多辆,套着朝鲜的老黄牛,拉着全团的给养(都是四处筹集来的粮食),也跟在后面下了水。有一辆车半途抛锚,八成是水底的石头挡住车轮,老牛再使力也拉不动,车轮、车梆很快结了冰。老牛冻得连蹦带跳,挣脱了绳套,被激流冲走了,不知下落。

最大的险恶不是来自敌机的不断袭扰,就在成千上万的部队指战员涉水渡江的紧要关头,突然,“黑寡妇”(敌1324夜航轰炸机)的嗡嗡地响声由远而近传来,竟在江面凌空盘旋,霎那间,即在距两公里左右的上空投下了一长串照明弹,一颗颗被降落伞吊挂在黑夜上空,其亮度比城市街上的路灯还要亮。正在艰难涉江中的兄弟部队在空旷开阔的江面上暴露无疑。疯狂的敌机投弹爆炸的火光,和俯冲扫射的弹道,像条条火蛇在地平线上狂舞,将夜空映得通红。在涉渡的险境中不知多少指战员因惨遭敌机轰炸和扫射而光荣牺牲,此情此景,真让我们揪心不已。

我们涉渡大同江几乎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湿透了的棉裤,经寒风一吹,冻结成像盔甲一样的硬邦邦的,形成了直筒状,走起路来两腿都不能弯曲,每走一步都摩擦着皮肤,像刀割一样疼痛难忍。我咬紧牙关硬挺着前行,寒风吹打着冰冷僵硬的棉裤,冻得我上牙直打下牙,浑身瑟瑟发抖,连话也不会说了,真是苦不堪言呀。多亏随队的鲁景顺指导员叮嘱体魄健壮的通讯员小黄关照我,帮我脱下棉裤,换上绒裤,再穿上棉大衣赶路。下半夜,部队行军速度减慢。宿营在一个荒僻的山窝里的十几户人家的村子里,没有鸡鸣犬吠,老百姓都被敌强迫南逃了。连长命令各班战士赶紧找柴火把火炕烧得热热的来烘烤衣服。在天亮的时候,总算把棉裤烤得差不多了。这时,疲惫不堪的我,找个坑梢,一躺下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倘若敌机来袭,在这茅草房里熟睡的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60周年了。战场上的历历往事,有些渐渐地模糊或淡忘了,但是,雪夜涉渡大同江,是我生平一次真正感受到艰苦卓绝的考验,它把人的体力和意志都发挥到了极限,确是一次最艰难、最惊险的涉渡,我永远遗忘不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xinshan1945 2013-3-17 17:55
愿最可爱的人健康长寿。
引用 幽葩翠萼 2012-3-8 09:39
向前辈致敬!您们的功绩早已像一颗常青树的种子,在我们的心底深处发芽生根,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您们。祝您健康长寿,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查看全部评论(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