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侠,男,64岁,原槐荫区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槐荫区委党校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记得2005年,在区委党校为王校长组织的欢送会上,他说过,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离开工作岗位以后,不管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发生怎样的改变,我都决不会轻易地降低生命的质量。转眼间,八年过去了。八年来,他在孝敬老人,教育晚辈,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方面付出了一些努力。 离开工作岗位不久,80多岁的老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记忆不清,思维混乱,喜怒无常,生活不能自理。王传侠自己清醒地意识到,集中精力尽孝的时候到了。子欲养,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遗憾。于是,给母亲穿衣服、脱衣服、洗脸、洗手、洗脚、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成了他重要的生活内容。为了哄母亲开心,他还经常讲些笑话,讲些自以为母亲还能记得的有趣的事情,然而,母亲总是若无其事,毫无反应,望着一脸的茫然母亲,他常常是边讲边流泪。就这样,直至母亲去世…… 教育子女,做父亲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年来,他在与晚辈的沟通交流方面挺有心得。 2003年,儿子在山东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毕业后,打算个人成立公司,从事楼房代理策划销售,这在他们全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他一心想让儿子进区政府机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退休之后照样有着落。儿子却不以为然,有自己的想法,机关虽好,但志不在此,放胆闯一闯,才好体现自己的价值。至于退休金、医疗费之类,将来不算什么问题。经过几番激烈的争论和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志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不能强迫孩子沿着老子设计的路线图去走个人的人生之路。什么工作最好?个人喜欢干的,适合个人干的就是最好的。于是,在就业问题上,他尊重了儿子个人的选择,不过,尊重孩子个人的选择不意味着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儿子单干开张伊始,他便不失时机地为其制定了约法三章,且耳提面命:一是不违法,二是不张扬,三是不学坏。为什么强调不违法?因为法律是做人的底线。为什么强调不张扬?因为谦得益,满招损,低调谨慎可以保身。为什么强调不学坏?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有这些,儿子都能听得进去。 现在,没有特殊情况,早晨他都和儿子一起到森林公园走步,边走边聊,聊社会、聊人生、聊事业、聊家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勉励,相互提醒。日久天长的确获益不少。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校长被推荐加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研究”课题组,先后到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张店人东小学、章丘实验小学、济北小学、济阳竞业园学校、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平阴一中、青岛城阳一中等学校开展工作。此间,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方面学了不少东西。 发挥个人的特长和优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王校长离岗之后的一项生活内容。只要有槐荫区委党校、办、镇、局党委安排在领导干部培训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讲课,他每次都是欣然接受,并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因为他知道,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而信任是对一个人最崇高的嘉奖。 2011年王校长被评为“槐荫区第四届新城道德之星”并在首场报告会上作了发言。之后,加入我区学习十八大精神巡回报告团,在绿源社区作了发言。每次听众的良好反响,总能使他感到欣慰。 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极富人文关怀,每每让他充满期待,因此,他每次都积极参加。特别是今年开展的“槐荫区老干部观变化,谈发展”和“奉献十艺节,槐荫老干部志愿行动”主题活动,使他颇受教育和震撼。参观西部城区之后,王校长心潮澎湃,情动于衷,信笔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参观西部新城”:“齐鲁新门户,槐荫大亮点。昔日老村野地,旧貌复新颜。公路四通八达,楼群拔地而起,更有西客站。过“实验”校区,看“一院三馆”。“逢天时,占地利,同心干。各方紧锣密鼓,“十艺节”露脸。抓住历史机遇,追赶时代步伐,槐荫梦绚烂。传递正能量,老骥又加鞭。 他所带领的党支部在坚持党的各项制度的同时结合支部离退休党员年高、体弱、多病和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支部的学习、活动计划。对长期有病、行动不便、不能参加支部活动的党员,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和走访制度,并有重点地传达重要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报告,以及收听广播,观看录相,并要求党员加强自学,坚持读报,关心国内外的大事。通过学习,大大提高了党员们的政治素质和自醒、自律、更新观念,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并且按要求积极参加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习。 真心喜欢一种乐器,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和色彩,能够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企盼。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拉二胡,但从未得到名师指点,从未受过正规训练,所以,拉二胡的水平一直没有什么长进。退休了,大把大把的宝贵时间终于真正属于自己了。于是,自2008年开始,他便在省老年大学二胡班重新学拉二胡。六年时间下来,无论是弓法、指法,还是音准、节奏,都有有较为明显的进步。如今,只要一拉起二胡,什么荣辱去留,是非成败,什么恩怨得失、烦恼忧愁,统统抛到九霄云外,静静地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 打乒乓球是诸多体育项目中自己的最爱。退下来之后,他加入了泰山益友乒乓球俱乐部。在俱乐部打球,委实让他年轻了许多。上场挥拍鏖战,下场谈笑风生,强身健体,焕发青春,快活得很,舒服得很。同时,他还注意发挥个人的特长,帮助球馆加强文化建设,提炼办馆理念。“促进健康的平台,传递快乐的驿站,增进友谊的桥梁,提高球艺的基地”,给乒乓球馆的定位得到了市乒协的充分认可。 今年6月19日晚上,王校长有幸在济南皇亭体育馆与前来参加乒超联赛的世界冠军李晓霞过招。当然,这是一场幸运观众与乒乓国手互动的特殊比赛,不过是玩玩而已。尽管如此,这场比赛还是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当他在比赛场地上与李晓霞握手、打球并合影留念的时候,特别兴奋,总觉得他的年龄不是六十三,而是三十六。 退休以后的日子,让他渐渐地领悟到,年龄大小不是决定生命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只要心理年轻、健康,只要让积极、乐观、从容、淡定成为恒久的生命基调,只要不断地有所追求,不停地被目标牵引,不懈地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是退休了,照样可以活得潇洒、生动,生命依然能够闪烁美丽动人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