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保姆悉心照料老人 老人心怀感动打热线诉衷情
-
一天三顿软硬适中的饭菜,每日数次手法细致的按摩,生病时无微不至的关怀,地震时奋力的一抱,甘肃保姆李福梅让70多岁老人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充满温暖。 老人:“我把保姆认作干女儿” “是《华商报》吧?我身边 ...
-
分类: 2011-12-29 11:34
- 老人请保姆注意啥
-
高龄老人多了,所以给老人请保姆的家庭也多了。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请到一个让老人满意的保姆呢?前几天,邻居王女士就抱怨,给家里老人请个合适的保姆太难了。“怎么接二连三换了这么多,还是不能满意 ...
-
分类: 2011-12-29 11:33
- 老年人雇保姆,难!
-
保姆中途辞职 老人措手不及 近日,家住干休所的程老太太遇到了一件愁事,在自己家干得好好的保姆突然辞职去当月嫂了,这可急坏了程老太太,“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孩子又不在家,很多活我们都不能干,保姆突然辞职, ...
-
分类: 2011-12-29 11:32
- 现代家庭的新型矛盾:老人和保姆的“战争”
-
雇个保姆,做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本是一件好事。然而,问一问家有保姆的朋友,却发现大多有一个“保姆问题”。再细问,发现老人和保姆之间的矛盾是“保姆问题”之关键所在。 “有我在,还有必要请保姆吗?” ...
-
分类: 2011-12-29 11:31
- 一位老人与保姆的“特别协议”
-
87岁的邢毓卿三年前老伴去世,先后找了八九个保姆照顾生活起居,不到三个月,就都不干了。2008年底,蒋亚芝开始照顾邢毓卿的生活,直到现在,邢毓卿满意,其在外地的三个子女更满意 日前,记者到市人力资源市场采访时 ...
-
分类: 2011-12-29 11:30
- 为老年人找个好保姆得凭运气?
-
居家养老是目前国内老年人最主要养老方式,但对于一些身患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他们需要24小时都有人照顾,对空巢老人,他们也需要有个人做个伴、说说话。由于子女们整日忙于工作分身乏术,聘请保姆,就成了不 ...
-
分类: 2011-12-29 11:29
- 找个称心如意的好保姆 咋这么难?
-
在《家》刊第12期上,我们刊登了一篇养老文章《为老年人找个好保姆得凭运气?》,引起了很多家人的共鸣。“找个好保姆咋这么难”,成了很多老人的心声。
-
分类: 2011-12-29 11:25
- 怀念神枪手——林英同志
-
林英同志是海南省琼海市福田镇人。1939年2月日本占侵海南岛。为了救国救民,消灭日本侵略者,他参加琼崖抗日独立队,他立场坚定作战勇敢,升任二支队短枪连连长。林英同志中等身材,双目凛然,机智、灵活。 在党的培 ...
-
分类: 2011-12-27 11:17
- 永恒的记忆——回顾战争年代、解放初期党的生活二三事
-
在我们党和政府及军队的诸多工作中,有一项极为重要、却又鲜为人知的工作,这就是密码通讯工作,也叫机要工作。在战争年代,由于受通讯手段的限制,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上级指示的下达,下级汇报请示的上传,并 ...
-
分类: 2011-12-27 11:06
- 熔 炉
-
解放前,我的家境贫寒,是个穷学生。刚懂事时,就在日寇的统治下饱尝贫困、失学、亡国奴的痛苦。抗战胜利后,满怀喜悦和希望,但很快幻灭。国民党腐败不堪,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我感到国家、民族没有希望 ...
-
分类: 2011-12-24 14:54
- 一支自来水笔
-
前一响,我突然间碰到了六十年前的一位老同学,他如今已和我一样虽不怎么老态龙钟,但他那代表沧桑岁月的额头有许多许多层叠的皱纹,两眼角的鱼尾纹也特别亮眼。我们两也都已是将近八十岁的人了,若没有这次的突然遇 ...
-
分类: 2011-12-24 14:46
- 在我入党的日子里
-
我是辽宁海城人,于1948年2月参加革命的,时年20岁。1950年2月入党,那时我在新华书店辽东分店(以下简称省店)当视导员。省店派我负责柳河、靖宇、抚松、长白四县(当时为辽东省所辖,1954年划归吉林省)书店的接收 ...
-
分类: 2011-12-15 17:43
- 继承先烈志 让党旗永远高高飘扬
-
1981年4月,时任四川省奉节师范学校校长的老战友陈汉书给我来信,说他正在整理彭咏梧、江竹筠两位烈士的事迹,要我写这两位烈士在“青莲暴动”中的回忆录寄给他。我当时还未离休,在福山一中担任高中文科毕业班的语文 ...
-
分类: 2011-12-15 17:37
- 两上“抗大”的红色情缘
-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今天,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当年这首雄浑悲壮的《抗大校歌》再一次回响耳际,我徐徐翻开尘封多年的发黄 ...
-
分类: 2011-12-13 18:35
- “植树”支书高志叔
-
老家村里的党支书因为多年来一直号召鼓励并积极带领本村的兄弟爷们植树造林,而且卓有成效,闻名遐迩,所以连村里的姊妹娘们和毛蛋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叫他“植树”支书。而他真正的大名叫郑高志。虽然比我还小四五岁, ...
-
分类: 2011-12-13 18:1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