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老干部局组织部分建国前老党员回顾当地最早的党组织——白兔丘党支部的风雨历程,追忆85年前那段峥嵘岁月。 淄河岸边那第一粒火种 左长城 1926年夏,在临淄生活的劳动人民被“三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当时流传着一首《农民苦之歌》:“农民兄弟真可怜,从早忙到晚,流尽了血和汗。纳粮又纳税,还要特别捐,一年的粮食都粜尽,生活怎么办?痛苦对谁言?” 这年7月,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派耿贞元从青州回到原籍广饶开展党的活动。耿贞元是广饶黄丘村人。他在1920年,因生活所迫,同妻子王小英迁居青州谋生,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渐渐认识到要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困境,必须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他于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到广饶后,他以算卦、占卜为掩护,在广饶与临淄交界一带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大路沟村(现名朱家庄)正处在临淄去广饶的交通要道上。这村里有个出身贫寒、老实厚道却又善交际的高新成,他和妻子在村北头开了一个小旅店,南来北往的人常在这里谈古论今,上至官府的横征暴敛,下至百姓的悲惨遭遇。耿贞元是这个小店的常客,他经常通过给人测字、问卜,巧妙地宣传革命道理。例如,问卜者非常关心自己的未来命运,耿贞元就宣传“如此社会,厄运未消,洗劫将临。”当问卜者失色不安,请教摆脱办法时,他便以“事在人为”,“人心齐,泰山移”,“大家一条心,即可逢凶化吉”来鼓舞、安慰人们,巧妙地将党的主张、革命的道理宣传给群众,鼓励人们团结组织起来与黑暗社会进行斗争。 晚上,耿贞元与高新成等人经常谈到深夜,高新成等逐渐懂得了翻身求解放的道理。1926年秋,由耿贞元介绍,高新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家的小店成了党组织进行秘密活动的联络点,至同年冬,在白兔丘、呈羔等村已先后发展了张闵斋、高洪山、高风山、常成孟等10多名党员。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由耿贞元主持,在高新成的小店里召开了党员会议,成立中共白兔丘党支部,推选高新成为支部书记。从此革命的种子就在临淄这块不屈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中国共产党在临淄领导革命的历史从此掀开新的篇章。 白兔丘党支部建立后,积极组织、宣传群众,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春,白兔丘、呈羔、寇家、郝家、二张等村都成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证正面画有一张木犁,反面印两首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 剜却心头肉。 农民协会的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发动会员互相资助搞好生产;二是节俭承办会员的婚丧嫁娶之事;三是会员出了事情由农会出面交涉,替会员说话。为了与当地的地主恶霸进行斗争,还把“短工”、“长工”组织起来,成立了“短工团”、“觅汉团”。1928年麦收季节,为反对封建地主的剥削,党支部组织发动长工、短工联合行动,向地主提出增资的要求,如果不提高工钱,短工就不上市,长工就不下地干活。那些地主豪绅们眼巴巴地看着已经成熟的麦子不能收割,急得火烧火燎,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提资的要求。斗争的初步胜利,使广大民众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同年秋,中共山东地方委员会发动各地党组织开展“吃坡”运动。白兔丘党组织以白兔丘、呈羔、大路沟等村为中心,组织串通各村的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吃坡”斗争。夜间,贫苦农民手拿镰刀、口袋,一起拥进地主的谷子地里,割的割,掐的掐、背的背,挑的挑,把地主的谷穗抢到家里,解决暂时缺粮的困难。这次“吃坡”斗争,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席卷了淄河西岸的十几个村庄。 广饶、临淄的党组织为了联合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还开辟了一条从广饶经白兔丘、临淄城到辛店的秘密联络线。中共广饶县委经常印发一些号召人民觉醒斗争的宣传品,例如“打倒地主老财”、“打倒贪官污吏”、“取消苛捐杂税”等,带给农民协会,散布到交通路口、大集上,甚至贴到地主的大门上,散发到县衙内,震慑了反动封建势力。1928年冬,耿贞元被调任中共山东省委机关联络站交通员。高新成等便与封庙党支部任天纵联系秘密进行党的活动。1930年春,广饶县委组织了黄桥庙会“砸木行”的斗争,白兔丘党支部也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在庙会上,砸了收苛捐杂税的桌子,举行了沿街的游行示威,高呼“打倒贪官污吏!”、“废除苛捐杂税”等口号。 1931年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后,“捕共队”的黑手伸向了各地党的基层组织,白兔丘党支部也遭到破坏,停止了活动。 白兔丘党支部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临淄这块土地上竖起的第一面红旗。她在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中虽是短暂的,但在淄水岸边深深地埋下了革命的火种。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