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青岛莱西市委老干部局积极打造“银发耀莱西”老干部宣讲品牌,通过建强队伍、优化内容、创新形式、完善机制,有效拓展平台载体,推进宣讲工作走深走实。 一、立足“谁来讲”,建强宣讲队伍 坚持高标准遴选、多层次组建、动态化管理,构建“1+11+N”三级宣讲队伍体系。一是组建市级宣讲团。从全市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中,优选35名政治坚定、理论扎实、表达力强的老干部作为主力,邀请退休副县实职以上老领导、党史专家、知名学者等加入,形成主要宣讲力量。二是成立镇街宣讲队。由各镇(街道)党(工)委牵头,以各镇街老干部党组织书记为骨干,精选辖区内的离退休干部、优秀教师、劳模、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分领域组建11类宣讲队伍,精准对接不同需求,实现全域分类覆盖。三是发展基层宣讲分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动驻村第一书记、乡贤能人、“草根名嘴”等组建N支特色宣讲小分队,推动“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宣讲感染力与实效性。 二、聚焦“讲什么”,优化内容供给 紧扣党员干部需求和全市中心工作,分类设计实用管用、特色鲜明的宣讲培训专题。一是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结合宣传部门年度宣讲重点,将老干部宣讲纳入全市宣讲工作大盘子,组织宣讲队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二是结合中心工作。围绕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设计宣讲专题,邀请行业专家讲解前沿理论、分享实践经验,帮助宣讲团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宣讲工作有机结合,提升宣讲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关注诉求导向。针对不同受众和需求定制宣讲内容,围绕理论政策、党纪党规、红色精神、乡村振兴、反诈安全、家庭教育等9大类开展差异化宣讲。市级宣讲团侧重面向离退休干部和群众开展政策解读,基层队伍侧重结合地域实际开展特色宣讲。 三、围绕“如何讲”,创新方式方法 立足莱西市情,创新宣讲方式,以多维互动取代单向灌输,提升宣讲实效。一是坚持示范宣讲。引导“一把手”领学领讲,各镇街老干部党组织书记带头深入基层,扎实做好示范宣讲。莱西市老干部艺术团团长矫贵海采用“音乐+党课”形式,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激发群众爱国热情。莱西市院上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昌中南以法院庭审案件为例,引导老年人理性处理邻里纠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突出“土味”宣讲。“银发耀莱西”市级宣讲团紧紧围绕群众生活实际,将身边事例融入宣讲内容,生动展现莱西各地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思路成效。比如,沽河街道庄扶新村党委书记王希科总结提炼庄扶新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盘活资产资源,改善村容村貌,实现“村企共富”的经验做法,并充实到宣讲内容,让宣讲更接地气、更具说服力。三是深挖本地素材。各镇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依托“杨树讲堂”“胡同讲堂”“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载体,创新开展有亮点、有实效的宣讲,确保活动常讲常新。比如,水集街道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群体力量,通过“感受非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实现文化传承和理论宣讲“双向奔赴”。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近2万人(次)。 四、确保“讲得好”,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制度支撑、培训赋能与激励保障,推进宣讲工作持续有力提升。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实行宣讲员定期选聘、实名登记、动态调整和分管联系等机制,推行“定题—备课—试讲—反馈”的标准化流程,常态开展示范宣讲,精心打磨宣讲课程,着力提升宣讲质量。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深入推进分级培训、重点培养、集中学习,近年来先后组织宣讲骨干培训20余期,培训300人次,推动宣讲团成员在理论学习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做好经费等服务保障,积极为宣讲工作搭建好平台,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表扬优秀老干部宣讲员,引领带动更多老同志为做好宣讲工作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