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承初愿,余晖润童心。近年来,济宁泗水县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建强阵地、精准赋能和创新载体三维发力,为“五老”搭建干事创业新平台,让“银发”力量在护航青少年成长中焕发别样光彩,书写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泗水答卷。 建强阵地:为银发骨干筑牢干事“舞台” “有了固定工作室,开展活动心里更有底!”在泗水县济河街道陈兴玉工作室,退休干部陈兴玉正带领青少年练习书法,墨香袅袅与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温馨动人的画面。精心打造5处“五老”工作室,聚焦法治宣讲、儒学传承、非遗保护等关键领域。其中,张英杰工作室年均开展法治讲座20余场,累计惠及10000余人次;王春工作室累计授课超500课时,受益听众达30000余人次。按照规划,今年底前还将新增5处工作室,让更多“五老”拥有“固定履职岗”,真正实现有处议事、有地服务。 精准赋能:让银发骨干手握服务“底气” 针对“五老”群体在代际沟通、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泗水县关工委靶向施策、精准破题。近几年,累计举办“五老”骨干培训班3期,培训400余人次,特邀济宁市关工委副主任张学峰等专家亲临授课,课程涵盖老干部作用发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和新媒体应用等实用内容。去年,择优选聘120名专业素养过硬的老干部担任金牌“五老”志愿者,明确其在思想政治引领、红色基因传承等领域的核心职责,并通过“菜单式”定制培训、经验交流沙龙等形式,推动老干部群体从“满怀热情”向“善作善成”转变。 创新载体:为银发骨干拓宽服务“路径” 在筑牢阵地、强化能力的基础上,泗水县关工委设计多元活动载体,推动“五老”特长与青少年需求精准匹配。今年以来,组织“五老”开展红色教育百场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走进镇街,以鲜活抗战故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累计覆盖3000余人次。联合县卫健局、县教体局等部门成立心理科普宣讲团,开展主题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300余场,有效纾解青少年学业压力与社交焦虑。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累计募集善款110万余元,资助学生322名。从红色基因传承到心理健康守护,再到困难学子帮扶,广大“五老”在各领域发光发热,真切感受到老有所为的十足成就感。 泗水县关工委通过多点发力,引导广大“五老”从安逸退休生活迈向干事创业新征程,这不仅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温暖坚实的力量,更拓宽了银发群体干事创业的工作路径。如今,泗水越来越多的老干部主动加入“五老”队伍,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忠诚敬业、关爱后代”的崇高精神,为培育时代新人持续贡献着宝贵的银发智慧与夕阳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