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湖北谷城检察“银发先锋”:以党建红染透夕阳色 用检察心铺就为民路  

2025-10-17 08:2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4| 评论: 0|原作者: 马明刚

在鄂西北革命老区湖北谷城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追光者”:他们卸下藏青检察制服,却揣着未凉的检察初心;鬓角爬满霜花,眼底却燃着炽热的为民火焰。县检察院48名离退休党员组成的“银发先锋队”,以党支部为“红色堡垒”,将半生沉淀的政治智慧、办案经验与群众工作“真功夫”,化作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在组织建设、矛盾化解、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续写着检察人“退休不退志”的使命答卷。

强基筑堡垒:把支部建成有温度的“精神港湾”

“退休不是信仰的‘休止符’,支部是我们的‘精神坐标系’!”党支部书记盛庆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全体老党员的心声。2022年支部换届,院党组精心选配“领航班子”:深耕党建20年的盛庆生掌好“方向盘”,刑事检察“老兵”王新华筑牢活动“压舱石”,群众工作“活字典”王万明架起连心“彩虹桥”,三人分工协作,让支部工作焕发新活力。

制度执行见真章。党员活动室墙上的“党费收缴台账”格外醒目:自2021年起,48名党员党费收缴率始终100%,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提前嘱托子女代缴,从未有人“掉队”。“三会一课”更成了老党员的“精神营养餐”:每月党小组会,热茶氤氲中,大家敞开心扉谈思想、话家常;每季度支部党员大会,既通报检察工作新动态,更收集老党员对业务建设的“金点子”;每年4次党课,盛庆生用35年办案经历作“教材”,把枯燥法条变成“邻里纠纷调解实录”,让党的创新理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组织生活更要“接地气、冒热气”。2023年“七一”前夕,主题党日搬到堰河村田埂,盛庆生围绕“乡村振兴与法治护航”,用“庄稼话”解读政策,既深化老党员思想认识,也为村民送上“法治锦囊”。同年秋,28名老党员赴苍峪沟大捷展览馆开展红色教育,在革命烈士雕像前,老党员陈勇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声音铿锵:“这誓词刻在骨子里,再念千遍,初心依旧滚烫!”此外,支部坚持为党龄满30年的老党员过“政治生日”,送上手写贺卡与理论书籍;定期谈心谈话,对生活遇困、思想波动的党员及时帮扶,多年来无一名老党员出现负面言行,真正把支部建成了凝聚人心的“银发之家”。

调解化积怨:“银发和事佬”成群众“定心丸”

“老检察官懂法又懂情,找他们调解,心里比吃了定心丸还踏实!”这是谷城群众对“银发调解员”的由衷评价。2021年9月,县综治中心刑事和解办公室挂牌,王新华、张建军、马光进三位退休检察官主动“上岗”,创新“检察官+银发调解员+社区干部”多元解纷模式,让“老经验”变身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2023年12月,冷集镇村民李某甲送来的锦旗,背后藏着一段跨越20年的和解故事。2022年10月,李某甲因宅基地边界纠纷,失手将弟媳打成轻伤二级,社区、司法所5次调解无果。“简单起诉易结案,却会把兄弟情彻底‘打断’。”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想到王新华、张建军。

两位老检察官先到社区“蹲点”,从邻居口中摸清矛盾“病根”;再分别约见兄弟俩,静静倾听两页纸的委屈。一个多月里,他们6次往返社区,4次组织面对面沟通:带兄弟俩看老房子唤醒儿时记忆,请80岁老母亲用亲情“破冰”,拿类似案例解析“对簿公堂”的后果。最终,李某甲道歉赔偿,弟弟选择谅解,两家人在调解室里紧紧握手。“今年正月初一,李某甲发微信说,兄弟俩带着家人吃了团圆饭,这比任何奖状都珍贵!”王新华的笑容里满是欣慰。

马光进、张建军则用“一管到底”的执着,化解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2024年3月,务工人员高某因劳务费纠纷,砸坏雇主姚某汽车玻璃。两人先帮高某认识错误,再劝姚某换位思考,促成初步和解。“劳务费问题不解决,矛盾还会‘复发’。”他们对着工资单、考勤表逐笔核对,发现是公司财务疏漏导致高某少领1.2万元工资。最终,姚某补付工资,高某赔偿修车费,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截至2025年6月,刑事和解办公室已化解案件17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0%,减少向法院移送起诉160多件,“银发调解”成了群众信赖的“金字招牌”。

助农献良策:“夕阳红”点亮乡村振兴“新引擎”

“单卖鲜叶赚‘辛苦钱’,得走‘茶旅融合’的路子!修观光步道、搞采茶体验、做茶叶文创,收益准能翻番!”2023年夏天,茨河镇后庄村茶园里,退休干部陈勇的建议,让驻村干警与村民代表眼前一亮。曾在此驻村帮扶两年的他,对村里的产业短板、村民需求了如指掌。

调研座谈会上,老党员们以“娘家人”身份建言献策:见3米宽的产业路制约运输,便建议协调部门拓宽道路;知农户缺种茶技术,就提议邀请农技专家定期培训;谈小流域治理,又提议在河道两岸种果树、中药材,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老同志们的建议全是‘干货’,句句说到心坎里!”村支书兰搏文感慨。如今,后庄村新建3条观光步道,举办采茶体验活动,去年茶厂销售额增长20%,带动5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老党员们还是年轻干警的“传帮带”导师。盛庆生将30年办案笔记整理成册,里面记满“与情绪激动当事人沟通技巧”“从细节找矛盾突破口”等“实战经验”。只要年轻干警有需要,他就带着笔记到公诉部、民事检察部,结合案例“手把手”教学:“办理邻里纠纷,既要守得住法律底线,也要焐得热人心。”支部每季度召开“银龄献策”座谈会,2024年收集到“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宣传”“优化案件文书归档流程”等12条建议,8条被院党组采纳落实。“老同志们的智慧,是检察事业的‘活化石’,更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县检察院检察长刘春黎说。

如今,这支“银发先锋队”仍行走在谷城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他们的脚步或许不再矫健,却始终朝着为民服务的方向坚定前行;声音或许不再洪亮,却总能用温暖话语抚平群众烦忧。正如盛庆生所说:“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发光发热’,让余热洒满谷城的每一寸土地,续写检察人服务群众的崭新篇章!”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