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铭记历史荣光 传承红色基因 ——河南信阳市委老干部局开展“红色记忆·银耀申城”离休干部口述红色历史专访活动

2025-9-26 10:54|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0| 评论: 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贯彻落实省委老干部局《挖掘全省离休干部红色资源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永远铭记广大离休干部建立的历史功绩,大力弘扬老同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河南信阳市委老干部局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开展红色记忆·银耀申城信阳市离休干部口述红色历史专访活动,通过提前布局谋划深入实地走访、广泛宣传推广,系统挖掘整理抗战时期老干部的亲身经历,形成具有信阳特色的红色档案,为传承革命精神、激发时代担当注入鲜活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实施。一是‌‌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全省离休干部红色资源工作启动后,市委老干部局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主要领导统筹安排,制定详实方案,对离休干部红色资源挖掘的重点内容、实施办法、任务分工、经费保障进行研究,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二是‌严格标准,精准筛选。‌严格对照方案中采访对象条件,联动各县(区)及市直单位通过档案核查、社区走访、家属联络等方式,全面摸排全市健在抗战时期离休干部情况。经筛选,全市共确定8位平均年龄97岁、身体条件较好、参与过信阳抗战或相关战役的老干部作为重点采访对象。同时,建立抗战时期离休干部红色档案,收录老干部基本信息、参战经历、荣誉证书等资料,为专访提供翔实依据。三是‌深入沟通,争取支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落实“一对一”“五联五送五必访”等精准服务离休干部制度,分组深入老同志家中,耐心阐释工作意义,消除老同志顾虑,争取家属理解配合,为采访营造良好氛围。

突出用心用情,精细服务高效。‌一是‌前置对接,精准供料。‌提前与本地媒体和省局采访团队深度对接,提供老干部个人经历、身体状况、特殊事件等关键信息,协助优化采访提纲。制定《口述史录制采访手册》,明确“前期资料研读—访谈提纲设计—现场录音录像—史料交叉验证—成果整理归档”五步流程,提前查阅相关战史资料,设计专题问题,确保访谈内容精准深入。二是用心用情,精细服务。‌尊重老同志意愿,通过多次走访了解,灵活协调采访时间地点,提供安静舒适环境,确保从容讲述。活动中,采访组深入单位社区、干休所、医院等地,与时间赛跑,用真情对话。离休干部大多都听力下降、表达受限,给采访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有些靠亲属“翻译”,有些需笔墨帮忙。为了厘清一个事件,弄清一个细节,记者和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倾听、询问、交流,事无巨细地推敲、梳理、求证。采访同时注重收集整理老干部照片、勋章证章、手稿日记、自传等作为历史资料和教育资源。三是全程参与,高效顺畅。‌安排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全程参加活动,做好协调联络和应急保障,确保采访高效顺畅。同时,建立采访后回访机制,文稿完成后,由党史专家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确保史实准确无误、表述规范严谨。及时整理文字和音像资料并反馈给老同志及家属,确保口述内容真实准确、影像资料保存完整,真正让历史记忆留得下、传得开、用得好。

广泛宣传推广,凝聚奋进力量。一是主流媒体联动与信阳日报社、信阳广播电视台合作开设红色记忆·银耀申城离休干部口述红色历史专栏,同步在“信阳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刊发,累计刊发专题报道8篇、纪录片12,点赞阅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薛进礼和王尔凤事迹央广网、《河南新闻联播》、河南日报头版报道。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当天,信阳日报、信阳广播电视台推出《致敬信阳抗战老兵》《和抗战老兵一起看阅兵》《敬礼!我的国》系列报道10期,近六万人次点赞浏览。二是新媒体矩阵赋能王尔凤、张全健、许二虎、薛进礼四位离休干部,分别受邀参加河南省80──80位抗战老兵亲历战争口述史》和“他们经历的抗战”专栏采访拍摄,以微纪录片、肖像照海报、长条创意海报等形式,通过河南发布、顶端新闻“史鉴初心”专栏、“河南党课开讲”视频号和抖音号、大象新闻客户端、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矩阵等多维全媒体形式宣发,在抖音、微信刷屏,相关阅读量达17万。三是红色教育融合。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局系统青年干部和信阳日报年轻记者与受访离休干部结对联系,面对面倾听他们的初心志向,拍摄红色故事影像,整理红色档案。老同志们深情讲述早年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干事创业的真实经历和心灵感悟,谈到动情处,老同志们为工作人员哼唱当年铿锵有力的战歌。老干部工作者们在记录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接受了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与老干部结对访谈,形成“老少共话抗战”的生动局面。信阳广播电视台推出新闻特写《老英雄与“红领巾”的红色之约》,淮滨县实验小学学生走进百岁抗战老兵王尔凤家中,与老人共同观看抗战阅兵仪式,聆听抗战烽火故事、传递童心祝福,共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抗战精神在接力传承中焕发磅礴生机。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