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济南市济阳区泊远学堂托管中心内,一场特殊的宣讲正在举行。济阳区“银龄韶韵”老干部宣讲团以“勿忘九一八,争做爱国好少年”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动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历史之痛:永不遗忘的国殇 “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宣讲团成员、70岁的冉庆亮声音沉痛而坚定。他详细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真相:日军蓄意炸毁铁路、诬陷中国军队,进而发动侵略,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三千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那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 英雄之魂:不屈的中华脊梁 冉庆亮动情地讲述了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事迹。当说到杨靖宇将军胃中只有草根树皮、赵一曼高唱《红旗歌》英勇就义时,台下孩子们眼眶泛红,神情肃穆。“英雄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国家的忠诚,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时代之责:少年当自强 “历史远去,但教训永存。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才能振兴民族。”冉庆亮勉励孩子们珍惜今日和平,勤奋学习、锤炼本领,争做爱国好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你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诗以咏志:警钟长鸣启新程 年逾花甲的宣讲团成员刘兰兴以一首《九一八警钟长鸣》将活动推向高潮:“警笛裂空秋月寒,残碑犹刻旧衣冠……长鸣岂为仇不忘,钟启新程四海安。”铿锵诗句中,既有对历史的沉痛追忆,更有对和平未来的深切期盼。 童心回应:誓言铮铮践初心 互动环节中,五年级学生刘浩泽激动地说:“听了爷爷们的讲述,我更加明白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孩子们纷纷举手,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表达报国之志。 活动结束后,泊远学堂托管中心负责人付长娟表示:“老干部们用亲身经历和深情讲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国种子。这样的教育意义深远。” 银发丹心,薪火相传。济阳区老干部以余热照亮童心,用历史唤醒担当,正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最动人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