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云南昭通市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市8600余名离退休干部深入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多元形式凝聚银发智慧、释放银发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昭通实践注入了坚实的“夕阳红”力量。 多维搭建平台,丰富活动载体 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精心部署,以专题学习、调研考察、座谈访谈等“六个一”活动为抓手,推动专题调研走深走实。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积极响应,开展专题学习90余场、参观调研31场、座谈访谈215场、主题党日125场,44名负责同志为离退休干部党员讲党课,办实事32件。建立139个离退休干部学习小组,覆盖2104人,推动构建起“党支部+学习小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与党支部联合开展活动97场次。在65场助力活动和志愿服务中,老干部们积极发挥余热,共收集意见建议及感想感言320条,形成了上下联动、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 红色基因引领,传承初心使命 全市专题调研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先后赴扎西会议会址、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八仙营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等红色场馆,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重温历史等方式,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全市各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新开展微党课活动,罗占云将军英勇善战的革命事迹、战斗英雄黄再宽舍生忘死的感人故事等本土英模事迹得到广泛传颂。这一系列贴近实际、富有温情的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新时代的发展脉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市累计拍摄制作“微党课”视频20余部,开展老党员讲党课30余场。 深入实地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从镇彝威革命老区的工业园区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从永善县的沿江特色水果产业到巧家县的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老干部们深入一线“看变化、建真言”,紧紧围绕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洪乖就招商引资与安全生产提出专业建议,鲁甸县政协原四级调研员饶绍伦为文旅融合发展献策支招,80岁高龄的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凌征凯呼吁加强基层法治宣传。一条条务实建议成为助推改革发展的“金点子”。 践行回信精神,办好民生实事 老同志们坚持以“学”促“干”,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市银耀乌蒙志愿服务协会邀请山东烟台种植专家赴昭阳区指导苹果种植技术,推广无人机管护等新技术。市中医院“银耀乌蒙老中医志愿服务队”年内开展服务20余次,惠及1500余人。全市11县(市、区)依托离退休干部优势,先后建立“银发调解室”25个,625名老干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盐津县组建首届“银发监督员”队伍,为基层治理注入“银发智慧”。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社区共建“银发调解室”就近发挥作用,助力基层治理。今年,离休干部杨树藩完成十年捐款善举,累计捐款近30万元,资助55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汤云贵、刘声美等老同志也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用爱心托举未来,用实际行动诠释“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的深刻内涵。 银发抒怀心声,共话昭通发展 离退休干部结合自身经历与所见所感,畅谈学习体会、积极建言献策,字里行间满怀对党的忠诚与对昭通发展的期盼。 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卢登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老同志的关怀与期望。虽退休,但我们要以‘银龄行动’志愿者为榜样,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既做回信精神的‘宣讲员’,也当改革发展的‘参谋员’,为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继续贡献余热。” 鲁甸县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县长周述先说:“看到鲁甸花椒产业园、光伏电站落地,南部新区建设热火朝天,街道污水管网改造后不再淹水,我打心底高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我相信在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中,鲁甸一定会越来越好!” 彝良县政协原副主席陶爱强说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党经历28年奋斗,带领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让人民当家作主。又经过76年不懈努力,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国家富强,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回顾建党建国的伟大成就,令人倍感振奋。如今中华大地处处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经久不衰,激励我们永远拥护党、热爱党、感恩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