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抓实理论武装、规范组织建设、深化作用发挥,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凝心铸魂讲政治,筑牢离退休干部思想根基。把讲政治的要求贯彻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一是压实学习教育成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下发《任务清单》,明确13项具体目标要求,召开学习教育推进会,对部分副处级以上老干部、退休支部书记开展集中廉政谈话,进一步增强老同志的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截止目前,各支部依托原单位参加读书班10期88人次,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135场次,组织“典型案例大家谈”、观看警示教育片81场次,退休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24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5件、办理实事16件。二是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身体条件、居住地点等实际情况,通过社区开展“板凳学”“庭院学”50余场次,支部开展“集中学习”“送学上门”165次,部门组织“专题辅导”“导学解读”15次,引导全区千余名老同志保持思想常新、理论常新。三是积极引导建言献策。以凝聚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线下阵地,借助“大武口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干部之家”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广大离退休干部学习宣传“双先”光荣事迹50余场次,推动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学习宣传落地有声。深入组织开展“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截至目前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30余场,收集老领导、老党员意见建议70余条,营造“有话愿讲、有劲肯使、献智献策有回应”良好氛围。 提质增效抓队伍,夯实离退休干部组织基础。把离退休干部党建纳入全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形成“组织部牵头抓总、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宏观指导、各党(工)委具体负责、相关单位支持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规范组织建设。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要点》,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换届等制度,今年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区委巡察工作中,及时掌握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坚持以党的组织建设为重点,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实现专职副书记或党建联络员全覆盖。创新开展“述职+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年度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强化经费保障,建立“财政预算+部门支持+党费补助”经费保障机制,发放支部书记、委员工作补助11.44万元,较好调动了基层支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精准精细分类管理。探索推行离退休干部党员分类管理,建立三类离退休党员名库,精准掌握各类党员基本情况和近期状态,重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做到经常性联系、常态化关爱、动态化更新。对照支部规范化建设、“六好”标准,开展“揭榜领题”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运行情况专题调研,深入现场指导工作25次,进一步严格组织生活,提高规范标准,重点培育区人民检察院、区纪委等一批支部有特色、书记重担当的退休干部党支部,推动先进典型提质扩面,在全区离退休干部“双先”评选中,获评先进个人2名。三是持续加强教育培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培训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今年依托全区组织人事培训班、冬季党员轮训等实现支部书记、委员轮训全覆盖。建立健全后备书记库,实行动态管理,换届后各支部及时更新人员入库,将离退休干部培训范围延伸覆盖后备书记,加强系统培训与实践锻炼,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发展积蓄“银发”力量。 服务大局亮身份,推动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围绕离退休志愿服务组织功能不强等难题聚力攻坚,探索构建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机制,为老干部志愿者作用发挥奠定基础、释放活力。一是拓展深化阵地功能。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场所资源,打造各级老年大学16个,镇(街道)老年教学场所4个,社区基层教学点20个,推行“课程联设、师资联用、活动联办”教学方式,开展“红色讲堂”“课前十分钟微党课”,累计覆盖老同志千余人次,有效满足离退休干部就近就便学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聚焦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课题持续发力,在建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社区“老党员之家”作用,今年新建“老党员之家”2个,累计调处纠纷、解决民生问题280余件,有效延伸服务触角,有关工作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老干部专题报道。二是深入挖掘人才资源。开展全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大起底,通过集中动员、“一对一”聘请等多种形式,重点吸纳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热心公益、具备专长的离退休干部加入“银发人才库”,组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组织40个,动态储备人才50名,努力营造“银龄有我、榜样有我、奉献有我”良好风尚,我区“银龄行动”经验做法被中国老干部、新华网等媒体刊登报道。三是拓宽作用发挥渠道。采取“分类施策、精准对接”方式,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先后选派10名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社区党建指导员,推选50名优秀老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动员252名老同志出任楼栋长、单元长,引导他们在物业服务监督、矛盾调解等“五大员”岗位上发挥优势。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广泛动员老居委会成员、老致富能手、老教师骨干等参与其中,目前“五老”成员564名。 用心用情展关怀,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在精细服务中提升管理,在规范管理中优化服务,真正做到“让党组织满意、让老干部满意”。一是落实为老服务机制。健全离休干部精准服务机制,高标准落实离休干部“一人一策”服务。动态更新离退休干部服务台账,及时帮助解决困难,今年共开展走访慰问29次,报销医疗费用2次,解决实际困难3次,不断提升离休干部服务质量。着眼提升组织凝聚力,深入落实“五必访”工作机制,紧盯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高质量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多措并举慰问离退休干部、生活困难老党员、离退休干部遗孀共计1780名,发放慰问金及物资43.94万元。二是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健全离退休干部“三个精准”服务管理机制,对不同年龄、健康状况、居住区域的老干部精准服务管理,做到“心连心”电话问候传递关爱、“面对面”走访沟通了解需求、“一对一”跟进诉求解决困难。加强老干部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卫健局,在社区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养生沙龙,分享养生经验15场次。三是深化精神关怀质效。结合实际,盘活资源,推行综合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老年教育为基础,党建、文体、康养、助餐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达60%,着力构建“15分钟”精神共富颐养服务圈。深化“空巢”老人应急保障机制,依托“共享子女”“6080”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看望陪伴”“窗帘行动”服务,实现11个镇(街道)、53个社区服务全覆盖,今年惠及群体1000余人次。 |